旅游专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培育研究
2024-10-31杨招继
摘要: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理解历史、掌握历史规律,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良好的历史观对于旅游人才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培育良好的历史观,是加快旅游万亿级产业,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而要把握旅游专业大学生历史观培育的主要任务,直面历史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历史观教育方式方法,促进旅游专业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历史观;大学生;旅游业;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20.062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为人们认识历史、总结历史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由马克思提出的阐释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观点,通过科学辩证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亟须正确历史观的教育及引导,因此,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放在首位,不仅是大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关。
1旅游专业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知史可以明智,学史方能笃行。对历史的探寻思索是为了指引当下、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遵循历史逻辑,在对青年历史观教育上他指出:“青年人应当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历史的规律为依据,准确地掌握基本国情,不断地增强自己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始终紧紧跟随着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旅游专业人才要争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接受历史观教育上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这就得以使历史观教育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1.1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兼具知识、能力、思维、品格等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性教育,也是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障性教育。科学的历史观教育对于一个人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辨析社会发展中各种重要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具有深远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观教育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分析、理解历史问题,运用历史经验剖析、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要求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第二,政治是历史静态研究和动态发展的要素,历史天然表现着过去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素质情操,塑造理想人格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站稳政治立场。大学生应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和内在发展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领会到自身成长进步与国家发展、民族繁荣的深刻联系,领悟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必要性,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因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1.2是引导旅游专业人才树立科学历史观的根本遵循
历史是最好也是最为生动的教科书,历史、现实、未来自始互通,学习历史不仅在于重温历史,更是为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引,人们只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才能向前发展。新的时代必然呼唤新的使命,旅游专业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的内在规律有清晰的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从而自觉热爱旅游事业,投身旅游业发展之中。新时代赋予了历史观新的内涵,以此为基础,更要把握中华民族在历史航向上的统一性、历史格局上的多元性、历史进程中的延续性、历史发展中的人民性。历史观教育直接地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体现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传播了民族品格和中国精神。通过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能够明辨史实,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魄力,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潮流的积极意义,从而主动提升民族认同、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树立使命担当。
1.3是筑牢旅游业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理论基石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前所未有的深入,各种思潮交融冲击,这种时代发展大趋势对旅游从业者思想意识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为旅游专业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现实基础。首先,历史观教育的有效开展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主要在于是否获得人民的普遍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本着为民谋福的信念,始终毫不动摇地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浴血奋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历史观教育使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史,增强对党的认同和维护,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懈拼搏。此外,历史观教育的有效开展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团结稳定。习近平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任何国家民族要想谋取统一安定,一定需要施行起到助推效用的教育制度,历史观念的好坏对错与国家兴衰存亡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唤醒民族意识,凝聚人民力量,帮助旅游专业人才意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涉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下,沿着正确道路奋勇前进,从而起到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占领意识形态的主战场的作用。
1.4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渗透的现实需要
当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面临的挑战逐渐凸显,在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下,历史虚无主义影响越来越广泛,这也成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严峻形势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无形的侵蚀,甚至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抵触情绪,制约历史观教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明确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历史观教育指导旅游业人才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善于运用科学历史思维拨开历史迷雾,增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能力。
2旅游专业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限制,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依旧突出,认清当前开展历史观教育面临的困境,是加快推进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2.1部分大学生对历史观教育缺乏足够认识
当前国际格局迅速重构,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潮凭借网络媒介等方式或多或少对青年大学生思想产生着影响。如何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多种思想观念影响下树立主流思想,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施行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识普遍较为浅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识不足,从主观意识层面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学习的重要性,主动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和专业知识技能相比,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并没有太多实际用途,学习只是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忽视了对自身思想和主观世界的构建,因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大学生应对错误历史观的能力相对薄弱
从本质上来说,历史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它不是无源之水,不会凭空产生和消亡,而历史经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需要不断经过实践的检验,因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也需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活动当中才能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广泛多样,内容纷繁复杂。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应对错误历史观的能力相对薄弱,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如何引起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生动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传承者的重要作用,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度思考。
2.3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四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高校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在我们党建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当中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当中获得并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经验,这些优秀的实践成果需要以高校作为主渠道进行弘扬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受各类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为了更好应对多元思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需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方式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以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开展教育活动。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表现出目标定位不清晰,理论内容陈旧枯燥,手段过于传统保守,与时代和学生发展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接受度不高等缺陷。因而必须加强对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4历史观教育队伍的主导作用有待凸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主导力量,对学生思想观念和意识行为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深远,因而思政课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以坚定的立场带领人,以深厚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行为感化人,才能做好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榜样,这也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来看,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都能达到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成效,教师引导作用还有待凸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有待持续深化和加强;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和职业能力水平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培训学习考核等方式予以提升,才能有更大的底气做好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引领者角色。
3加强旅游专业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策略
要推进旅游人才历史观教育,必须本着问题意识,积极探索旅游专业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方式,使之更好地为旅游业发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3.1提高认识:增强学生历史观学习的使命感
提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最关键的是大学生自愿、主动接受、获取、领悟,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基本的就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这一主要途径,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方法,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在扎实巩固基础理论之上,能够广泛阅读相关书籍资料,进一步扩展知识面,提高历史认知水平。其次,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功能,促使学生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积极的理论品格。鼓励学生在时代洪流中勇于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历史主线,传承历史精神,增强历史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内容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明晰历史发展进程和特征,准确进行历史定位,真正做到以清醒、深厚、高度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自觉去把握形势,这是历史观教育成效发挥的关键一环。综上,学生能够体悟历史责任、认清使命担当,在实践中发扬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3.2抓住根本:巩固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中心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高效发展的根本方式。基于历史观教育特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困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角色,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观教育,就必须找到施教的关键所在。首先,历史观知识及理论的教育教学并非强制性灌输,而是建立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之上。授课教师应该以学生为首要关注对象,普遍、深入挖掘既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又能广泛吸引学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以情促教,激发学生学习意愿,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其次,历史观教育非一日之功可得,学生是否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学好相关课程,主要在于能否抓住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点,提高课堂教学引领力。即授课教师在现实教学中是否认真考虑以及有效回应学生的学习诉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包括在历史发展脉络、规律,唯物史观原理等基本知识上讲解透彻,并对知识进行扩展;引发敬重历史英雄,弘扬爱国主义,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等情感的深度共鸣;通过实践锻炼展现把历史经验和唯物史观应用到现实生活和当下事件的能力等,整体增强课堂教学掌控力。
3.3把握重点: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施教主体,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对象,是学习主体,二者共同构成了历史观培育的完整过程和相关活动。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培育前,必然需要先接受充分的历史观教育,丰富的知识及理论储备,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只有成为高质量的教师,才会为高质量的教育做好铺垫。首先要深化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理论学习,通过研读教材、著作、资料,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等培训活动,积累丰富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提升历史思维水平,培养过硬的历史应用能力。其次,立足现有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环节,以历史观教育实效为标准健全教学评估机制。
第一,完备思政课教师历史知识及素养考查制度,定期进行考核评估,以优带弱,共同学习进步。
第二,更新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成果评定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提高评价中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弊端,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思政课教师应坚持正确的科研导向,协调好科研与教学的比重。
第三,以学生满意度为重要指标优化历史观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畅通学生课程满意度评价通道,将学生评价、教师互评以及领导督评相结合,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精准病灶,解决难题。搭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合作育人机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担负,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沟通、交流,有利于思政课教师综合把握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3.4改变方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为了顺应社会变幻及时代发展潮流,适应当前高校大学生需求,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不断调整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观培育目标的设定,内容的实施,方法的运用,也应与时俱进,持续创新。首先,要坚持将习近平历史观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历史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培养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科学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搭建好习近平大历史观的主体框架体系,讲好讲清这一理论观点,启迪青年大学生敬畏历史、以史为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借助新型网络媒介拓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渠道。网络平台教育是根据新媒体和大数据迅速发展的趋势,使用网络资源和现代媒体手段实施教学的一种模式,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克服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课程的感染力。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中可以加强网络平台如慕课、微课、学习通的使用,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自主、便捷的优势,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学习效率。再次,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创设虚拟历史场景。应用现代技术和人物演绎还原特定历史场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体验,达到学生自主研习历史与自觉接受历史观教育的目的。最后,通过社会实践巩固学习成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绝非单纯进行理论灌输,其终极目的是应用于实际,阐释和处理现实问题。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红色革命景点等,对鲜活素材进行直接学习和感受,能够使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引发学生思想触动,从而检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7(1).
[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