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数字化教改的实践探究

2024-10-31王红满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20期

摘要: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创新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已成为新的时代需求。高校金融学专业应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落实保障平台及政策支持,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形成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堂数字化教学、多元课程评价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文科;金融学;数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20.010

0引言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将其列为教育部工作重点及教育改革方向。全民教育、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是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数字化转型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创新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已成为新的时代需求。立足自身定位、进行特色教育、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同时培养学生有责任感、有担当、踏实务实等品质,已成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新问题。课程是教育最微观问题,但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问题。为落实学校“三有三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新文科建设的要求,结合金融课程“强理论、强实践、强创新”的特点,针对夯实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强化理论、实践和创新的深度融合,建设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等问题。金融学专业课程应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促进课程资源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专业教学、实训、科研、创新深度融合,建立起认知、学习、操作、考核、创新为一体的闭环式教学,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1新文科建设与数字化教学实施的保证措施

1.1制定符合时代需求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一批新产业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使得金融业人才需求发生着新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扎实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持续推动标准规则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制度执行,护航金融科技行稳致远。金融人才培养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把前沿金融科技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跨学科融合特色。同时将反映金融新趋势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量化投资等课程引入专业教学中。为解决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脱节及错位等问题,高校应与金融企业合作修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在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强化职业道德、守法意识,坚信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要具备探索与研究精神,适应金融科技发展。

1.2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文科建设、数字化教学能否做好,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文科建设了打破学科与非学科界限,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搜集各项教学资源,深度挖掘金融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协作,从而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与渗透。教育数字化战略要求教师提升数字技能,创新教学方式,引导c36ded5a725e91d0de23b4e319196880bae782ec257fc445b526897fde0a0383学生正确使用数字工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持续寻求专业发展。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也加强实践教育的探索。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培训、企业挂职锻炼,以教学改革为基础,开展教学研究,实现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

1.3建立保障平台与落实政策支持

为了保证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地实施,应推进平台资源建设,探索构建“教材+题库+案例+项目+思政”的教学资源体系。建立基于知识点在线学习和智能推荐、在线自主测试的智课平台学习工具,满足学生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需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向师生生成、推送学生学习进展报告,全方位采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和能力等多模态数据,实时评估在线学习效果。对线下课堂教师讲授及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全程记录,并进行系统分析,帮助教师全方位、多层次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实现校园空间的设备接入和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为学生提供“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良好环境。高校需要成立课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政策支持,考核及激励机制的制定。例如,鼓励教师参加新文科专业建设及数字化教学的培训;教师晋升评价时不单看科研成果,还应看课程改革的参与度;奖励教学改革效果好的教师。

2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2.1建设课程数字资源库,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

按照“开课必有线上资源”的基本原则,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通过自建线上资源,引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银在线等平台优质资源,实现具有数字资源的课程占比90%以上。经过课程资源不断迭代更新,现有4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校级一流课程和3门校级培育课程。自建课程的线上教学内容通过智慧树、学银在线等平台开设,形式涵盖教学视频1975分钟、习题6800道,拓展视频、拓展书籍、课件等近100项教学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平台的学习记录情况便于教师督学和调整讲授内容。多门课程相互协作形成课程合力,加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研室鼓励教师分享优质数字资源,把评判、遴选优质资源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集体教研让教师们了解到更多优质适合的数字资源。为提高学生获取数字资源能力,线上设置一个区域,加平时成绩作为激励,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分享。随着课程资源不断增加,学生可以借助大量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渠道的限制,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

2.2重构课程体系,实现智育与德育有机融合

重构课程体系,适量删减部分传统类课程的课时,增加金融科技、大数据金融等新课程及实验实践课时。基于金融行业需求的特色课程群建设,邀请学校、企业及金融机构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编写金融类教材,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内容反映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同时将银行培训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形成“专业素养+职业认证+企业实战”的课程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实践实验教学课时的比重,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平台,开设金融ERP模拟沙盘实验、大数据金融分析、金融工程实验、金融业务技能、投资理财情景模拟等实验课程。同时积极走访借鉴其他兄弟院校实验教学优势,将金融业全景仿真实验室、“实验超市”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等好的做法纳入金融系长期建设目标。为满足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金融学专业课程要注重跨学科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课堂内容以行业及真实问题需求为导向,学生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搜集信息、评价信息、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激发者与辅导者,通过积极的态度及言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明确的目标及奖罚机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金融学课程组编写了金融学课程思政案例集及金融防诈手册,金融系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包括1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集。借助教研活动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案例磨课,实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2.3课证融通、定制化培养,促进学生技能提升

将上海当代金融培训有限公司举办的AFP(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培训嵌入金融学专业传统教学中,学生可以受到行业资格证对口课程教育,并有机会获得职业资格认证证书。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教师使用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指定教材开展教学,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报考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学生通过知识体系的学习,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认证与专业发展,以及持续学习与知识更新方面,可以在竞争激烈的金融领域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招商银行、长江证券等20个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搭建学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多边导师”制度,打造了校、政、行、企、所协同育人机制。开设了招商银行“汇合班”“金融风险管理班”“银行客户服务班、中信银行“金融服务班”等7个特色班。学校负责通识课、专业课教学,合作单位负责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并安排学生实习、落实学生就业,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2.4数字化带动课程教学从课前、课中到课后提质增效

课前,根据在线学习数据生成的“画像”明晰学情,设计课堂教学策略;课中,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教学相长,数字化技术使得课堂教学智能化、个性化,针对ERP沙盘模拟、金融业务技能等实验课程开展云实验,学生从机房中解放出来,随时随地在线练习;课后,以课程为依托开展实训活动,学生到招商银行、长江证券等20个企业基地开展实训,深入了解金融行业工作内容及人才需求。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改革,实现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例如,以个人理财投资课程为依托开展走访调研“4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通过以金融学课程为依托开展校内外金融防诈宣传、参与光大银行金融防诈直播、以保险学课程为依托探索养老市场发展态势等实践活动,达到课程实践育人目的。

2.5数字化技术促使课程评价更加全面和准确

金融课程评价方式融入数字化技术,解决分层次学生培养问题。重构后的课程内容开展分块基本能力考核,在兼顾大部分学生能力的考核基础上,引导部分有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学生进一步成长,实施全过程的考核方法,鼓励非标准答案考试,校内开展课程教学效果考核,校外实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评价。最后,根据课程综合评价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改进。

3结语

全球金融创新背景下,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金融人才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通过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实现了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多维转变: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从“被动填鸭式”讲授向“自主探究式提问、教师搭梯子引导解答”的个性化培养转变;从“习惯快餐知识获取”向“解决问题高阶思维形成”的深入思考方式转变;从紧扣课本、标准化答案、期末考试定成绩向“基础能力、数字能力、创新能力考核”的多维度评价方式转变;从结课即结束的教学向科研分流、职业分流、竞赛分流、定制班分流的持续培育学生的发展路径转变,从教学投入模式、课程培育模式单一向对教师发展和课程全流程培育的全方位教学投入机制转变。在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实施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为培养具备问题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作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金亮等.基于SPOC的专业核心课程深度学习模式建构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4):7984.

[2]王红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观察,2023,(5):2224+44.

[3]冯小舟,卢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J].江苏商论,2023,(11):112120.

[4]陈慧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行为金融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2,(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