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发展策略研究

2024-10-29赵清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9期

摘 要:“教师、教材、教法”三项改革是落实“职教20条”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何树立正确的“三教”改革观念、制订明确的“三教”改革目标、提升“三教”改革质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调查法研究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相关内容,首先阐述了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政策动因,其次提出了核心问题,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需要及时优化课程建设标准、丰富课程内容,以“校企”双元育人为主渠道,做好一系列改革,对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课程建设;师资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124-04

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与教育发展改革存在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经济社会的制度环境、制度结构影响着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政策是社会经济变革的潜在条件,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而变化。[1]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多方面发展产生变化,自从掀起技术革命的发展热潮后,调整产业结构刻不容缓,此项工作必然使职业世界面临着严峻挑战,很多传统的职业岗位人员将被淘汰,新的职业岗位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向社会输送大量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院校,面对这种新形势只能走上改革之路。目前,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受到广泛关注,是保障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有效方式,也是帮助职业教育朝着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动因

(一)产业转型升级倒逼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目前,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在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激励产业及时优化原有结构,使经济结构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职业教育而言,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是多样化的,除了体现在专业结构方面,也与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因为传统的流水线、生产线工作模式已经被诸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代替,所以我国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2]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联系更加紧密,注重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也是顺应产业革命发展热潮的需要。

(二)类型教育定位引领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有利于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跨界属性便是一个显著的不同点,职业教育实施“三教”改革的环节由于诸多因素停滞不前或者改革速度缓慢,比较关键的是如何协调好企业与学校的跨界需求、产业与教育的跨界需求。“三教”改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课程、教师、教材其中一个改革不到位均无法形成预期改革目标。目前,深化“三教”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职业教育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三)打造活力课堂需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是主要场所,也是“三教”改革的大舞台,课堂革命的实现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教法的创新;其二,教材的改革;其三,教师的改革。[3]对此,职业院校需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引导教师认识“改革”的意义,帮助教师掌握改革能力,这是解决职业院校师资不足的必要工作;以资源的共享、合理整合为切入点,优化教材资源开发机制,加大教材资源的开发力度与创新性,是职业院校完善教材开发机制、解决内容和企业所需存在偏差的前提。

二、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整体课程建设不完善

“三教”改革需遵循整体性的基本原则,以整体观为切入点,将教师、教材、教法融入顶层设计,确保三个要素在系统筹划中共同彰显自身价值。但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输出还存在较多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体现在岗位胜任力方面,不仅与职业标准不同,而且与产业、行业的要求有偏差,主要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认为理论知识最关键,设置的课程也以理论为主,忽略了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着眼于整体观,积极落实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将教学体系化建设工作提上日程,才可以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做好铺垫。

(二)职业院校教法与数字化融合度低

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来临,生产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各产业的知识和技能都产生明显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和当今时代的要求不符,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较差。但在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中,很多职业院校依旧采用落后的教学手段,没有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数字化技术,在“三教”改革中体现的信息元素较少,未将有关改革的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也没有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全新的知识技能体系。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职业教育彰显出不同特色,其中之一为产教融合,无论是高职院校的发展,还是行业企业的发展,均要高度重视产教融合。[4]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匮乏,在企业参与实践活动、学习企业相关业务知识等教师甚少,教师对行业企业的要求、发展现状缺乏明确认知,日常教学依旧采用传统方式和传统内容,很多知识已与新形势相脱节;从教材的角度来看,面临着重知识轻应用的现状;从教法的角度来看,教学的过程中未摒弃理论灌输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的频率偏低,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趣味化的特征,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变化,甚至开始逃避、厌烦学习。

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发展策略

(一)以课程建设为引领,推动教材改革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契合

第一,职业教育“三教”改革需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推动课程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围绕教材改革制订清晰明了的目标,确保教材改革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一致;相关部门需提升对课程建设标准的关注度,对此进行调整,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将其与课程内容、职业标准衔接起来,设置对“三教”改革有所帮助的课程方案设计标准,该领域还需认识到之前教材编制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采取一系列调整措施,积极融入科学有效的内容;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加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明确不同课程结构的特征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摒弃不合理的内容,将专业布局的优化提上日程,引进更多师资力量,投入更多资金在专业建设,使其和产业发展处在同一层面。一是成立专业动态调整评估小组,以专业规模为操作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充分认识预警与退出机制的重要性,完成这两项机制的构建;二是立足“三教”改革需求的前提下遴选新增专业,在专业准入机制中融入诸多行之有效的内容。

第二,从教材开发建设的层面来看,需构建健全的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引导教材改革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密切沟通并达成合作,加大对教材的开发力度,将自身掌握的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来,选择合适的人员参与教材编制,以生产实践和岗位需求为重中之重,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教材。一是了解教材开发的各个步骤,加强对整体流程的优化,积极学习新技术,处理好教材在开发环节存在的不足;保障教材内容符合新时代要求;二是将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融入教材,不再利用落后的内容进行教学,积极整理产业、行业中的典型案例,使其与教材相融合,设计立体式、动态化的教材。

(二)以校企“双元”育人为途径,着力建设“双师型”师资团队

首先,推进“三教”改革的过程中,职业院校需以教师发展为主,认识传统教师培养路径的不足,将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实,打造一支教育理念先进、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素质水平高、在专业能力方面优势显著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学校—企业”双平台联合培养机制,确保校企双方全面彰显自身优势,持续拓展教师发展途径,进一步强化育人效果;构建由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师双能”混编教师团队,分析教育教学各管理岗位是否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了解岗位空缺现象,加大对干部结构的优化力度,引导企业行业管理干部和职业院校管理干部搭建沟通的桥梁,共同针对目前的育人工作献计献策;评审认定“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需注意,不可出现脱离标准条件的行为,以加强对教师信息资源库的分析,并持续更新资源库。

其次,以校企深度融合为主,及时打破职业院校评价单一的局面;遵循多样化的原则评价“双师型”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考核其教学实践取得的成果,考核教师在产品研发工作中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以及在学术科研方面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职业院校还需以教师教授的学生就业情况为参考,对就业质量好的教师给予“好”的评价,对就业质量不佳的教师给予“差”的评价;职业院校应从不同层面扩大教师评价主体,构建由高职院校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工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找出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存在的疏漏之处,及时优化该机制。

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各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除了明确学习情况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相匹配的互动,以不同班级学生为参考重点,注重互动内容的优化。如果某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则以师生互动为主,教师应属于课堂上的主力军,掌握更多主导权,抛出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教师控制好课堂节奏,顾及每一位学生;如果某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那么以生生互动为主,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使其可以自主把握学习节奏和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三)以技能习得为导向,重视教法实践以及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首先,教法改革的益处不可忽视,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日常实践中,需秉持现代化理念实施“情境”的教学方法,确保教材以一种全新形式展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学习,将理论知识牢记在脑海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交替的方式,将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展现在教学中,引企入校,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衔接;引导学生沉浸在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中,构建“以项目为载体、以老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情景式工程化”的人才培养体系。[5]

其次,“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学方法需做出调整,应将产教融合放在首位,积极学习如何正确落实“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需了解实践性教学的特征、步骤,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完成教学,分析哪些教学方法滞后,哪些教学方法先进,并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融合,强化“三教”改革效果。该领域需明确“三教”改革和企业的关联性,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发展情况,以产教融合型企业为重中之重,将其融入“三教”改革中;利用校企实训基地、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鼓励受教育者全身心投入其中,认识自身不仅是“学生”,也是“学徒”,营造任务型驱动教学氛围,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印象的同时,使其了解技术服务,并在实践基地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最后,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一味采用单一教学方法的弊端,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使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分析“问题式”“讨论式”教法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进行优化,并将“启发式”“参与式”教法改革的细化工作落实;开展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小组研学的机会,鼓励学生情景展示,或者部分学生为“正方”,部分学生为“反方”,在课堂上进行别开生面的辩论;“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应将“互联网+教育”纳入教学范畴,认识到此种模式的益处,提升互联网的应用率,提升翻转课堂的使用率;开展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环节,教师需遵循协同管理的原则,积极落实分层教学,以职教云等平台为载体,适时发布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利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以新颖性、多元性教学方法为主,将其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与纽带。

(四)以全局观为指导,形成整体协同推进的“三教”改革机制

首先,“三教”改革需将全局观放在重要位置,任何改革工作不可脱离系统性思维,从整体视角分析“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制订统筹规划的目标与方案。虽然教师、教材、教法的构成要素各不相同,但三者息息相关,必须以整体协同推进方式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为了解决学生技能不足的问题。

其次,支持组建“三教”改革指导咨询委员会。选择对“三教”改革有深入了解、懂得改革方向、素质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成为委员会的主导者,由不同部门的人员在“三教”改革中发挥自身作用,围绕改革现状和改革问题进行不断探讨,思考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考虑现实因素并完成统筹协调,在改革方案中及时融入更有意义的内容,促使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共同开展。

最后,建立横向和纵向协同管理体系。从横向层面看,构建由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以及学校其他相关行政部门等参与的“三教”改革管理体系。[6]从纵向层面看,需以现代化角度调整“三教”改革的方向,使院系在其中彰显自身地位和价值。教师队伍的培养需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案进行,融入诸多管理手段在专业群的建设中。职业院校需及时搭建平台,促使基层教学组织树立较强的责任感,将管理、考核、评估等工作和具体实践相融合,为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做好铺垫。教师深刻认识跨界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真正落实相应工作,注重职业院校的互动,邀请普通高中教师到中职学校为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中职教师也要及时发挥自身作用,展现学校优势,在自身长期相处的工作环境进行教学,除了采用讲授式教学之外,还要将项目式教学利用起来,在企业工作流程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更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从多维度调整职业院校教育,在立足职业教育特征的基础上,保持灵活的教学思路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使整体教学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热潮,才可以使广大青年学子沉浸在魅力四射、文化内涵深刻的教育教学中,从而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思,申佩.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有效路径探析[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3):50-53+58.

[2] 刘裕章,黄萍. 在“三教”改革实践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路径探究[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16(05):23-26.

[3] 王振林. 旅游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四化模式”构建刍议[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4):42-45.

[4] 金璐璐. 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模拟导游》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5] 许爱丽,陈卉,陈璐. “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2023(10):55-59.

[6] 刘苗苗.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教师参与“三教”改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3.

(荐稿人:莫寅斌,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若琂)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2023年度林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LZJB2023JY0 2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赵清(1982—),女,学士,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深化“三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