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
2024-10-29赵启涛王书锦
摘 要:退役复学大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符合大学生提升个人文化教育水平的要求,会在其个人的人生经历中留了非常重要的印记。从思政教育的角度上来说,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备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章分析可知,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立场示范引领、国防教育示范引领、革命文化教育示范引领、理想信念示范引领等方面。为了充分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需要通过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讲述从军故事,发挥退役大学生军事训练指导、积极组建军事教育社团、征兵动员作用,为提高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成效提供支持。
关键词:退役复学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国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189-04
现阶段,国家对高素质兵源的需求逐步增加,军队对于士兵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入伍的意义在于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兵源,提升军队整体战斗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了入伍的经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意志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来说,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过程是其提升个人文化素养,锻炼个人实践能力的过程。经过军队锻炼和洗礼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重要的辅助支持作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退役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挥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明确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榜样地位,通过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带动,为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思想觉悟高度提供重要动力。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内涵解读
退役复学大学生是指在大学期间选择参军入伍,在服役期满后继续返回校园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群体,这些大学生群体经历了军事训练和军营生活,丰富了个人的人生历程。入伍期间也了解了军人的精神品质,进而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品质。通常情况下,经过部队洗礼的大学生在个人团队协作能力、克服困难意识方面会有显著提升。他们不仅具备军人的优秀品质,还具备大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专业能力,是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退役大学生在返校后,学校和社会对其关注度都会进一步地提升。[1]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政治立场示范引领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之所以具备示范引领作用,与高校大学生的从军经历紧密相关。经过军队锻炼和洗礼的青年,在个人政治立场上必然更加坚定,对于政治立场的重要性、政治立场的认知深刻性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大学生群体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虽然也会涉及一部分政治立场方面的内容,但普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教育通常仅依托理论支持,政治立场认知缺乏实践指导,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的经历,能使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军队的职责和军人的本色。政治工作也是军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部队期间,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在日常训练、理论学习等多方面都会渗透政治立场的教育。从军经历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强国意识,建立起做党的忠诚卫士的政治信念。[2]因此,当他们回到大学校园时,个人的政治立场层次、政治立场坚定性必然有所提升。他们在部队所经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积累内容,可作为引领其他普通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信念的最有说服力的资源。
(二)国防教育示范引领
国防教育在现代大学生全体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国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极具针对性和明确性的一部分教育内容。由退役复学大学生引领普通大学生学习国防理论知识,接受国防实践教育更具有可行性,更能够保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国防教育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是需要独立设置的课程,国防教育在常规的高校教育中通常以理论教育的形式存在。[3]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军队中时刻接受着国防教育,无论是在军队中所接受的理论学习,还是在军队接受的军事训练以及完成的军事任务,其根本目标都是以保卫祖国为核心要点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期间对国防教育、国防事业的认知和感受会更加直观,尤其是站岗放哨这类具象化的保卫国家行动,更会给退役复学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面向更广阔范围内的普通大学生时,退役复学大学生自身也可转变为能够为其他同学普及国防教育的主体。退役复学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在部队的国防教育经历和实践任务经历,向同学们传达国防教育在实践维度的具体呈现形式。将国防教育所强调的战斗力、意志力、凝聚力这三个核心要点以更加具象的实践任务和具体案例的形式传达给其他学生,促使普通大学生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也对开展国防安全保障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信念有更加直观的认知。[4]
(三)革命文化教育示范引领
革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文化的引领下,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大学生作为新时期担负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重要责任的群体,其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当包括一部分革命文化教育。例如,党史教育以及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课程教学,都属于能够渗透和呈现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关键要点。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服役期间长期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其在思想信念上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对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因此,高校教师可充分利用退役复学大学生所积累的革命文化教育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在面向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引领作用。促使其将个人在服役期间接受的革命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感受传达给其他同学。[5]部队在宣传革命教育、开展革命教育工作时所应用的方式方法也可借鉴应用在面向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服役期间所接受的革命教育在细节性和针对性上相对更强,一些红色革命故事也可作为现代普通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时的关键素材。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带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拥有的素材资源会更加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涵深刻性和形式丰富性也会得到提升。
(四)理想信念示范引领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育中更高层次的一部分内容。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有积极参与实践克服困难的动力。[6]处于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由于网络平台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以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融合理想信念教育在这一时代被淡化,大学生群体作为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最为积极主动的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思想信念的坚定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个人成长、未来的发展缺乏目标和信念感,若能够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更有利于促进普通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结合个人的基础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理想和目标。退役复学大学生面向普通大学生传达积极正向的理想信念内容时,可结合个人在部队期间所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结合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发展问题,强调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对于指导个人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实践的重要意义。将军队所倡导的帮助年轻人成长,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信念作为面向大学生实现思想信念示范引领时的关键要义。打开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眼界格局,使其能够以更加宏观、更加系统的视角审视个人理想和个人成长发展中的信念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担负起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重要责任的意义。
三、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措施研究
(一)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讲述从军故事
当兵的经历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来说是值得纪念、值得讲述的珍贵经历。在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示范作用时,教师可利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从军故事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案例,通过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讲解,让普通高校大学生体会军营对个人思想的洗礼作用。虽然现在我国处于和平年代,但参军仍然是每个青年的光荣,在现代化的军队环境中,退役复学大学生所经历的从军故事既体现了传统军事训练中所蕴含的军队精神,蕴含了不怕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也展现科技强军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退役复学大学生可将个人在部队中的真实经历作为思政教育的素材和故事向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讲解,促使普通高校大学生以生动的故事为契机,更加深刻地了解军队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7]同时,激发这部分大学生积极学习军人的精神,在强大精神力量的感召下,转变个人思想观念,树立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标准,提升个人思想觉悟。在讲述军队故事时,应选择具有生活化特征且蕴含深刻革命精神的故事。一方面体现从军故事扬正气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应当以“接地气”的形式促进普通高校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来说,向其他同学讲述从军故事的过程,也能够再次激发其对军队的怀念、对军队精神的认同。
(二)发挥退役大学生军事训练指导作用
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教学期间需要接受一定时间段系统性的军事训练。而军事训练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期间需要接受的常规训练,部队上的军事训练不仅内容更多、范围更大,而且训练的严苛程度、标准化程度也更高。退役复学大学生作为在部队环境中长期接受军事训练的主体,在退役复学进入高校后,必然能够担负起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军事训练、指导开展军事训练活动的责任。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军事训练标准下,能够促使高校大学生认识到军事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更加严格、更加标准的训练方式与训练流程,达到真正意义上促使大学生群体体会军事训练意义的目标。军队的军事训练不仅包括队列训练和基础的军事动作训练,还包括内务训练和拉练实践活动,这种结构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具体、更具实践性的军事训练方式,能够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军事训练质量,促使普通高校大学生从日常生活到学习再到思想信念,全方位形成新的认知、新的理念,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军事训练中的内务训练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紧急集合这类具有典型军队特色的训练内容,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时间观念。这种正向且具有深刻性的实践军事训练活动,能够从思想上促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所需要具备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觉悟,使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积极落实军事训练改革工作,运用“思想引导、技能训练、职业素养”三个载体,坚持“四个结合”,实现学生教官和新生两个层面育人功效。
(三)积极组建军事教育社团
组建社团的过程能够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重温军队的时光和岁月,在情感上建立其对军队的依恋。除此之外,组织军事教育社团活动的过程也能够激发一部分普通大学生对军队的向往,提升自主参军意愿。另外,社团活动既能够帮助普通大学生在常规思政教育中认识到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意义,也能促使大学生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强国强军梦的要求。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军事教育社团,从多角度对部队的生活、军人的职责以及军人在部队中的任务进行了解,既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也能帮助大学生积累思政教育实践经验。当退役复学大学生担负起组建军事教育社团的责任时,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其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责任感,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教育引导工作中,不断提升社团组织活动开展的丰富性,不断深入挖掘社团组织活动的内涵,为取得更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提供帮助。[8]例如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曾经举办过“军魂在心中、返校做先锋”主题活动,把“爱国、爱军、爱校”的精神与日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带领周围同学一起,在学院“一体化育人”指引下,积极实现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和职业素养的自我养成。
(四)发挥征兵动员作用
征兵动员不仅是我国国防事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充实军队、提高军队群体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方法。高校大学生可以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下,从多角度体会和了解部队的生活和军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向,这对激发一部分学生的参军意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有实践经验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征兵季也可担负起动员征兵的责任,以个人的实践经历为例动员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军,为个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接受个人价值观念与信仰的洗礼提供条件。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把握从军的机会,给自己的人生履历添上一笔重要的印记。除此之外,征兵动员教育本身也可转变为国防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由退役复学大学生结合个人的经历以及个人对部队的认知与情感,动员普通大学生积极参军,为壮大军队队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强化自身理想信念教育成效提供重要支持。
四、结语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返回高校继续接受文化知识学习时,可担负起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而高校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军队经历,通过引领后者做好各维度的思想引领和示范,基于个人的从军实践面向其他大学生进行宣传讲解,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丰富性提供支持。相信退役复学大学生经过从军经历的洗礼再次回到大学校园时,也会更加珍惜教学的机会,成长为素质更高、技术过硬的新时期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雪梅. “四史”宣传教育引领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23(04):81-85.
[2] 王岩. 网络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趋向研究: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J]. 人民长江,2023,54(12):283.
[3] 范明娟.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与形式探究: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J]. 人民长江,2023,54(12):284-285.
[4] 邢佳振.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28(S1):51-54.
[5] 张涵.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01):53-60.
[6] 常蕊.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培育[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6):36-39.
[7] 张雪华,赖贵珍.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36):50-53.
[8] 张琳. 信息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23(12):106.
(荐稿人:张德文,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敖利)
基金项目: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示范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SJSZ0498)。
作者简介:赵启涛(1987—),男,学士,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行政、党建、思政;王书锦(1977—),男,本科,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人武工作专员,研究方向为行政、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