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民俗构建地方民众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
2024-10-29邹培培
生产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下和生产过程中所创造、享用的传承性文化事象。其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近年来,生产民俗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传统技艺作为生产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使得各具特色的茶文化被挖掘开发并符号化,成为地方的标志性文化,既提升了地方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其知名度。因而,深入挖掘茶文化背后的精神文化价值,对于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关于黄山毛峰茶的研究大多从生物、食品特性或营销经济学等角度出发,较少研究黄山毛峰茶的文化特性,对于黄山毛峰非遗技艺的传承研究同样较少。通过分析黄山毛峰茶采制技艺构建地方民众文化认同的路径,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其作用,增强民众对黄山毛峰茶文化的认同,对于促进当地民俗经济的发展、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激发当地民众对茶文化的兴趣以及促进采制技艺的传播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黄山毛峰构建地方民众文化认同的路径和内在机制,重新审视蕴含于其中的文化内涵,以期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黄山毛峰茶采制技艺的社会语境与内容
黄山毛峰是以产地加外形特征命名的一款茶叶,孕育于黄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悠久深厚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其采制技艺既是黄山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代表。
(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黄山毛峰产于皖南地区,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充沛,极其适合植物生长。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黄山毛峰茶的核心产区土层深厚而质地松软,透水性较好,酸碱度适中,有机物质较丰富,因而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黄山也是徽商故里和徽文化的发祥地,《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祐,兴于明之隆庆。丰富的产茶制茶经验为黄山毛峰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据相关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茶源于清代光绪年间,著名徽商谢正安在黄山云雾茶基础上,于1875年在现今富溪乡新田村充头源试制新茶,经数次实验后获得成功。黄山毛峰制茶技艺是在一代代人艰辛探索中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始终作为黄山茶中翘楚而声名远扬,其制作技艺亦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茶农、茶工自产自销,制作技艺也成为地域性的公共财富。
(二)采制技艺的发展
茶叶的采摘是黄山毛峰茶走向市场的第一个环节,从茶树上采摘的新鲜茶叶也称为“茶草”,茶草含有活性酶,极易变质变色,需要在采摘后迅速进行初步加工。
黄山毛峰基础制作技艺为:摊放、杀青、做形、毛火、摊凉、足火。在非遗体系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谢四十所掌握的传统工艺为:三炒(杀青)——三揉(揉捻)——三烘(毛火、足火)。据当地茶商介绍,特级黄山毛峰均为手工制作,其杀青工序在广口深底斗锅内进行,经验丰富的茶农炒茶时,可以做到“翻得快、扬得高、撒得开、捞得净”,在锅中一边炒制一边理条,不单独进行揉捻,炒至叶色失去光泽即可出锅。制作完成后的品质特点为:形似雀舌,匀齐壮实,滋味鲜浓,甘甜醇厚,叶底嫩黄。其中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是特级黄山毛峰区别于其他毛峰的两大特征。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黄山毛峰手工茶产量较之前明显有所下降,根据笔者实地调研结果显示,黄山市徽州区仅充头源茶叶、谢裕大等茶企保留了手工制茶的过程,前者有部分野放茶园,因此试制手工茶,后者则是与茶旅结合,开展非遗技艺普及活动。黄山光明茶业亦以现代化设备为主,但由于其为非遗传承人所在单位的特殊性,厂房附近设有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传习基地,以文旅融合炒茶体验为主,不做传统手工茶的生产。
黄山毛峰茶制作技艺是属于手艺人的“经验世界”,对技术的精准把握依赖于对本土环境的熟悉程度。这种经验性的个体知识以身体为载体,不会为外力所转移和剥夺;同时技艺内嵌于社会环境,是通过共享建立于物质环境之上的经验。
二、构建地方民众文化认同的内在机制与路径
民众是非遗传承的主体,非遗的活态传承需要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和深层次文化认同。当地对黄山毛峰茶文化认同的构建途径主要通过定期举行相关仪式展演、借助物质空间叙事以及强化人们的具身体验等途径展开。
(一)依托仪式展演
茶歌、采茶舞等民间艺术是民众集体记忆的载体。茶歌最初起源于当地茶农在生产劳动时用于调剂劳作的歌谣,或是采茶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歌对唱,是用于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唱词为一年十二月的花名和农事,气氛欢快愉悦,形式优美活泼,以方言进行演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对采茶场景的一种再现。采茶扑蝶舞是黄山当地一种民间舞蹈,盛行于祁门一带,在黄山市其他地区每逢茶季或节日期间也有表演。采茶扑蝶舞通过舞蹈动作呈现采茶姑娘采茶时被茶园彩蝶吸引,继而弃下茶篮、嬉闹捕捉彩蝶的情景,舞姿轻盈婉约,动作幅度较小。当地政府对茶歌、茶舞进行采编和记录,既实现了人们对历史记忆的保存,也顺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民间艺术形式的活态传承。
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不仅源于独特的非遗技艺,还有官方的认可以及民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通过举办茶展览、制茶大赛等活动,为本地民众提供技艺的交流和切磋空间。在展演过程中,人们能欣赏到精妙绝伦的制茶、泡茶、点茶技艺,直观感受并获得对地方茶文化的认知体验,同时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此外,非遗研培使黄山毛峰茶非遗制作技艺走进省内各高校,增强了非遗传承人和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与认同。
(二)借助物质空间叙事
作为地方的标志性文化,黄山毛峰茶制作技艺也会通过空间和景观叙事进行传播和传承。作为技艺的空间载体,展示是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能够很好地促进茶文化和非遗制作技艺的传播,提升黄山毛峰非遗制作技艺的地位与知名度。博物馆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场域。例如,谢裕大茶博物馆是当地龙头企业谢裕大主建的一所博物馆,近年来,其与省内外各高校都有交流合作与学习,主要是对各色采茶制茶用具的展览陈列以及对制茶场景的再现,游客可亲自体验炒茶、做青、理条等工序。博物馆利用现代可视化科技手段,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实现对黄山毛峰制作技艺的展示与推广。
通过搜集整理并展示黄山毛峰茶制作技艺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多视角、全方位地呈现茶文化,充分利用观者视觉、听觉的多元感官体验,使其深切地感受到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以及传递黄山毛峰制作技艺背后蕴含的地方性文化。博物馆分层分区陈列展示,既有对黄山毛峰历史源流和脉络的梳理,又结合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展示,实现对记忆的感知或强化。通过博物馆增强民众对黄山毛峰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的社会价值认同。
同时,当地茶楼、茶馆、茶亭等相关古建筑也是历史记忆的物质空间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楼功能也发生变化。最初的茶楼是歇脚之地,以及信息交流和交换的中心,而现代茶楼的功能逐渐多元化,可用于商务宴请、休闲娱乐、会客谈判等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地茶馆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常会有传统茶文化表演和评书等艺术表演,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仍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人们的具身体验
作为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者,非遗传承人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传承人习得的技术需要日复一日地训练和身体规训,关注自身的能力、经验、感觉和能动性。如在学习炒制茶时,需要多种身体感官的相互作用,如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知觉;茶叶的采摘和制作过程也需要身体动作的协调作用,联结各种知觉感官。身体的各种反应动作和感知等不仅仅是生物性因素的作用,更有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性因素。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传承人的感知是其周围的社会关系与身体的生物特性互相作用的产物。同时,在代际传承中,传承人的身体投入、主观情感和认知体验都被纳入其中,并受到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如在茶叶采制过程中,采摘、揉捻的力度与时间都需要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判断,茶叶的含水量、嫩度不同,揉捻的力度与时间也有所不同,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能很好地掌控,并充分利用新鲜茶草的品质进行工艺制作。
基于此,可以针对地方民众及外地游客打造茶文化制作体验园,通过亲身体验及身体经验塑造,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游客可以调动感觉器官对茶叶采制过程进行多维度感受,通过视觉观察茶叶制作过程中鲜叶颜色的变化,通过触觉对炒青温度和时间进行把控,通过嗅觉感受茶叶香味的挥发程度,使体验者通过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身体经验,对地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体验。与日常的大众媒体等文化宣传手段相比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身体记忆和经验会更加深刻,通过身体经验的传递,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加入对文化遗产的体悟中,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
近年来,茶旅融合为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更好的路径,许多地方以茶文化作为旅游体验项目的文化底色。其中,一些仪式展演和游客茶园体验环节,是初步认知活动,而后与茶的采制生产相关的环节是真正的切身体验。通过初步认知和切身体验的结合进行印象的深化,给外来游客和当地民众塑造了良好的本地形象,成功打造当地文化名片,获得了外地游客的认同。同时,从他者的眼光和客观立场的积极评价,增强了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提升其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黄山毛峰采茶制茶这一物质生产活动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也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三、结语
黄山毛峰绿茶制作技艺是独有的地方性知识,承载着集体的历史记忆,是当地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文化认同随着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也一并生长并传承,影响着一代代非遗传承人和当地民众。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与困境,应当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是其历史文化价值,是对历史记忆和技艺的延续,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和需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要吸纳融入新的内容,但其核心始终是增强地方民众的文化自信和对历史的认同。在非遗传承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要将其置于具体语境中,而不能将其从原先的语境中剥离出来,使其失去本真性。要保证活态传承和动态发展,坚守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传统。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黄山毛峰制作技艺要把握时代脉搏,在生产技术更新换代的现代化发展中,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1]许凡凡.传统制茶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农业考古,2021(05):234-240.
[2]石文倩,朱世桂.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制茶技艺传承与利用[J].农业考古,2019(02):246-252.
[3]蒋文义,胡在坤,蒋立科.黄山毛峰起源及对“四大名家”的续证[J].福建茶叶,2012,34(05):36-39.
[4]陈椽.安徽茶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5]胡学文.古歙春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6]蒋文义,曹玉春,方俊.对《谢裕大茶行》和“黄山毛峰”的初步考证[J].茶业通报,1993(01):46-49.
[7]蒋文义.黄山毛峰的起源及其沿革[J].中国茶叶加工,2001(03):37-39.
[8]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供销合作社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9]丁以寿.黄山毛峰[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10]郑建新,郑毅.黄山毛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1]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制茶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2]蒋万榜.黄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0.
(作者简介:邹培培,女,硕士研究生,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民俗学)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