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视野下初中历史教学中考古材料运用研究
2024-10-28李苗
摘要: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对于考古材料的重视程度有了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翔实的资料。但是,如何有效利用考古材料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甚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考古材料的运用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使考古材料未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考古材料的合理运用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剖析隐性知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关注考古学动态,加强课外史料拓展。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中国历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材料;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004年,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考古发掘和跨学科研究,揭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仅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史料[1],逐步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及分析能力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考古材料的作用,本文拟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教学,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考古材料统计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到,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史前时期的考古材料较为丰富,且来源广泛,具有史料性、直观性、代表性等特点。合理利用考古材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且可以在无形之中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辅助历史教学。
二、考古材料对中华文明探源教学的重要价值
1.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中国是早期人类起源地之一
化石是埋藏在地质层中的古生物遗骸或遗迹,是周围沉积物里长期渗透和石化的矿物,是研究古代人类历史的重要材料。人类起源一直是考古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且学术界说法众多,通过考古发掘的古人类化石可以证实人类是由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另外,考古学家在云南、北京、湖北等地都发掘出不同的古人类遗址,1965年在云南元谋发现的牙齿化石填补了中国南方直立人的空白,证明中国在距今170万年左右就已出现早期人类,中国是早期人类的起源地之一。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掘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完整的猿人头盖骨,相较于元谋人,北京人更接近现代人,会使用打制石器猎捕动物,并开始使用天然火,具备一定抵抗自然的能力。1930年山顶洞人化石在北京人遗址上的山顶洞被发掘,还出土石器、穿孔饰物、骨角器等,体现了人类生产和观念的进步,爱美意识逐渐涌现。通过对人类化石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自豪感。另外,还可以理解生产力的进步过程,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大量与农业相关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是远古世界农耕中心之一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民族是否伟大,就要看该民族为世界作出了多少贡献。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不仅因为中国出现了早期人类,更重要的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兴起,为人类真正走向文明创造了条件。大量与农业相关的考古资料涌现,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也为中国是世界农耕中心之一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1970年中国考古队在山西发现晋城下川遗址,并出土多粒禾类植物种子,以及石锤、研磨盘等生产工具。经碳14测定,这些植物种子的年代为距今2.3万年至1.6万年,对于人类农业起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以及北京门头沟东胡林人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证实我国在距今1万年左右便已开始栽培农作物。贾湖遗址出土的家猪骨骼和炭化稻粒,表明当时的农业和畜牧业都有所发展。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水稻遗存,以及绑缚藤条的骨耜,展示了生产工具的进步,以稻作物为主的农业已经有所发展。当前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遗迹均在中国被发现,这是我们祖先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证实了中国是远古世界农耕中心之一。通过对农业考古材料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3.考古材料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百年考古表明,5000年前中华文明起源后各文化区表现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多元并行”发展格局,“苏秉琦先生从横向的空间角度提出了‘满天星斗说’,在纵向的时间角度提出了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递进阶段说”,推动中国考古进入大发现时代。“在上博简以及传世文献中记载,中国历史上有海岱地区和中原地区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在一定时期实行‘二头盟主’民主共政,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原地区逐渐超过海岱地区,使公天下转变成‘一头盟主’世袭专政的家天下,后出现‘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等事件,当前学界大致认为唐尧部族在今天的陶寺遗址,遗址中有大量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因素。这说明了东夷部族集团曾一度西进中原,也确实存在一段‘二头共政’的时期。”另外,对陶寺遗址的研究也印证了各区域文化向中原汇聚的现象。除陶寺遗址外,还有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类似特征,中原地区汇聚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等,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三、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考古材料的策略分析
1.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考古材料,剖析隐性知识
文物是实物资料,在漫长的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载,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是我们唯一能够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方式。对于考古实物的深刻剖析影响着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图片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物插图,剖析插图中的隐性信息,加强学生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教师可利用考古图片联系教学,通过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农作物遗迹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得到初步发展、种植业开始出现的内容,这与之前采集渔猎时期不同。农业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生活慢慢地从游牧走向定居,家畜饲养开始出现,为原始聚落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出现奠定基础。通过对比不同聚落的考古遗存,还可发现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国情怀。
2.融合现代科技,教学方式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历史教学也不应仅限于课堂,参观博物馆是获取考古资料的便捷途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要求:“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情感化、易于理解和多样化的演示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创造情境,还要充分利用博物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探索和利用尽可能多的乡土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前往附近的博物馆,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参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博物馆也在线上进行拓展,如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号等推送当前的考古新进展,因此,学生也可以利用线上博物馆了解相关文物。另外,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学校开设VR教室,VR技术能够虚拟现实,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变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让学生利用网络自行查找相关知识等手段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环节,推动教学形式多样化。
3.教师关注考古学研究动态,加强课外史料拓展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考古学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但教科书的编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及时补充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这就需要教师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关注考古动态,把握时代发展前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教科书为基础,科学地选择与课本和课程标准具有相关性的考古材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本地的遗迹遗物展开乡土资源的教学工作,如在湖北荆州地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纪南城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等,感受当地的历史变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历史,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学习资料的手段越来越广泛,这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推进丰富了考古学成果,也为中学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但在实际的历史课堂上,考古材料的运用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需要遵循适度性、关联性的原则,合理选取考古材料并进行深刻剖析,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汝康,贾兰坡.周口店新发现的中国猿人化石[J].古生物学报,1954(03):267-288+348-354.
[3]邱中郎,顾玉珉,张银运,等.周口店新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3(02):109-131
[4]贾兰坡.中国猿人化石产地1958年发掘报告[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01):21-26.
[5]贾兰坡.山顶洞人[M].重庆:龙门联合书局,1951.
[6]方其军.双鸟朝阳的故乡——记河姆渡遗址博物馆[J].宁波通讯,2013(10):88-91.
[7]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牙雕蚕[J].大众考古,2017(11):97.
[8]纪东.蛋壳陶黑陶杯[J].走向世界,2011(13):54-56.
作者简介:
李苗(1999—),女,汉族,湖北十堰人。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