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散养土鸡啄癖的原因及防控
2024-10-28赵伯存
摘 要:随着生态养殖的兴起,林下散养土鸡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然而,在这一养殖过程中,土鸡啄癖问题逐渐显现,对鸡群的健康和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旨在探究林下散养土鸡啄癖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饲养环境、营养不均衡、疾病及应激反应是导致啄癖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从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疾病预防及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林下散养土鸡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林下散养鸡;啄癖;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4)10-0084-03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土鸡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林下散养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方式,不仅为土鸡提供了自然的生长环境,还有助于提高鸡肉的品质和口感。然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土鸡啄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探究林下散养土鸡啄癖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对于促进林下散养土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全面剖析林下散养土鸡啄癖的成因,并针对不同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林下散养土鸡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啄癖发生率,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1 病因分析
1.1 饲养环境不佳
饲养环境是导致鸡啄癖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饲养环境不佳会使鸡群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进而引发啄癖行为。如鸡舍过于潮湿、温度过高或通风不良等环境问题都可能导致鸡群烦躁不安,从而增加啄癖的发生概率。此外,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或光线过强也会对鸡群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啄癖行为的发生。
1.2 应激反应
应激是指鸡在面对各种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机体代谢障碍,增加啄癖的风险。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应激反应,例如转群、饲料变换、强烈的光照、极端气候、通风不良、接种疫苗、疾病和噪声等。在应激条件下,群体中的优势鸡会攻击弱势鸡,进而引发啄癖。
1.3 营养不均衡
散养土鸡以自然环境中的一些食物为主,很容易出现营养失衡问题,比如缺乏维生素B、蛋白质、钙、磷、锰等微量元素,导致代谢障碍,进而引发啄癖行为。例如,蛋白质是鸡生长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果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不足或质量差,就会导致氨基酸的缺乏,进而影响鸡的神经系统,从而引发啄癖[1]。
1.4 疾病原因
散养在外的土鸡如果不定期驱虫,很容易遭受寄生虫感染,比如球虫、螨虫等,发生球虫病、膝螨等,容易产生鸡啄癖。病鸡感染了大肠杆菌等细菌,出现大肠杆菌病、白痢等,也会造成鸡啄癖问题出现。
2 症状表现
2.1 啄羽
土鸡在啄羽时,啄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背部、胸部以及嗉囊部位的羽毛,然后还会啄尾羽、头羽等。啄羽现象常见于鸡换羽期。如果是产蛋土鸡,在产蛋高峰期也比较常见。从土鸡散养实践来看,土鸡不仅会啄自己的羽毛,土鸡之间还会相互啄食对方的翼羽和尾羽。严重时,会导致土鸡尾巴变得“光秃秃”,或者翅膀羽毛变得稀疏,不能进行低空飞行。有的土鸡除了会羽毛脱落,裸露的局部皮肤也会因此受伤出血。在鸡的耳垂、鸡冠和肉髯等部位,会表现出发暗、肿胀的症状,在土鸡的眼睛周围,会出现皮下出血,颜色从红色变成黑色或者蓝色。
2.2 啄肛
在散养土鸡群体中,啄肛症状常见于育成鸡,产蛋土鸡在产蛋初期也会发生。当外部的太阳光线过强,或者散养的土鸡密度过大,易出现啄肛问题。当散养土鸡患有白痢时,因为严重腹泻,导致鸡肛门发红肿胀,从而吸引其他土鸡啄肛。产蛋鸡在产蛋时,如果努责的时间过长,产蛋困难,泄殖腔脱出时间较长,或者出现了脱肛或撕裂,导致鸡的肛门发红、出血,会被其他健康鸡啄肛。如果不及时制止,很容易导致产蛋鸡出现输卵管脱垂、泄殖腔炎等症状[2]。
2.3 啄趾
这一症状常见于雏鸡。雏鸡因为视力或者其他原因,比如雏鸡舍内光线过强,或者光照直射了雏鸡的脚趾等,都会诱发雏鸡啄自己的脚趾或其他鸡的脚趾,导致脚趾残缺、出血,如果不及时制止,雏鸡成年后很容易出现脚趾残缺、跛行现象。
2.4 啄蛋
这一症状常见于产蛋高峰期,母鸡在刚下完蛋后,会出现其他鸡会争相啄食鸡蛋的现象。有的母鸡还会啄食自己刚下的鸡蛋。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母鸡缺乏蛋白质或者钙物质引起。
3 治疗方法
在发现被啄鸡后,都需要先隔离保护,再治疗。如果发现被啄鸡症状严重,已经失去治疗价值,可以及时淘汰。
针对产蛋散养土鸡,可以在每吨饲料中加入0.15%蛋氨酸,连喂10 d。每吨饲料加入石膏粉15~20 kg,连喂3 d。每吨饲料中加入核黄素2~3 g,连喂20 d[3]。
如果是因疾病导致的啄癖,应先进行疾病治疗。比如球虫病导致的鸡啄癖,采用“克球沙”,每100 g药物兑水100 kg,供鸡自由饮用,连用3~5 d(产蛋期禁用,休药期10 d)。为了减少鸡肠道出血,缓解腹泻,在采用上述驱虫药物的基础上,使用康欣泰(32.5%硫酸新霉素),每100 g药物兑水150 kg ,供鸡自由饮用,连用3~5 d。鸡白痢引起的啄癖采用中药治疗,取黄柏15 g、凤尾草20 g、野菊花30 g、白头翁30 g、马齿苋30 g、辣蓼20 g、穿心莲20 g、五倍子15 g、垂盆草20 g、山楂25 g,煎煮后取汁液,让鸡自饮2~3 d。
4 预防措施
4.1 及时断喙
在7~13日龄时,可以进行断喙。采用专业的断喙设备,切断上喙鼻孔至喙尖的50%部分,切断下喙的30%部分。为了减少断喙应激,注意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 K3和红霉素药物,加入量分别是2 mg/kg和0.25 g/kg,供鸡自由饮用。如果是散养蛋鸡,在7~9周龄时,还需要进行第2次修喙,可以有效预防鸡啄癖。
4.2 控制光照
鸡舍光照强度不宜过高,尤其是在育雏期,应严格加强光照强度控制。3日龄左右的光照强度为30 lx,3~20日龄的光照强度为20 lx,21日龄后的光照强度为5~10 lx,注意光照灯不宜离鸡太近,以免出现啄肛、啄羽等问题[4]。散养土鸡由于外界活动较长,所以还可以为散养土鸡配置专用的眼镜,鸡戴上后无法正常平视,只能斜视或者看向下方,这会有效预防土鸡间相互打架、啄毛,且不会对正常采食、饮水和活动带来影响。
4.3 补充营养
在散养土鸡时,注意补充营养,保证营养丰富全面。比如可以饲喂全价饲料,在饲料中加入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等微量元素[5]。如果发现鸡啄蛋,在饲料中加入骨粉、碳酸氢钙进行补钙,同时加强饲养密度控制,公鸡、母鸡、雏鸡分区饲养,可以有效预防鸡啄癖。
4.4 预防应激
为了降低应激反应对鸡群的影响,要尽量避免或减轻各种应激因素。例如,在进行转群、饲料变换等操作时,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轻应激反应。此外,还应注意控制鸡舍的气候变化,避免过冷过热、通风不良等问题。
4.5 疾病预防
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导致的鸡啄癖,需要定期为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的鸡只。当发现有鸡出现啄癖行为时,饲养管理者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防止啄癖行为的扩散和加重。
5 总结
在林下土鸡养殖过程中,鸡啄癖是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的一大问题,应先了解具体的症状表现,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以及预防方法,降低鸡啄癖的危害,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彩华.肉种鸡啄癖的综合防控技术[J].养殖与饲料,2022(6):111-113.
[2] 翟文忠.鸡啄癖的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3(6):83-84.
[3] 崔海岚.鸡啄癖的促发因素与防治对策[J].当代畜牧,2023(4):91-92.
[4] 马文斌,李中习,王薇.鸡啄癖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控[J].养殖与饲料,2023(3):86-88.
[5] 周亚丽,王娟,吴高奇.规模养殖鸡群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2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