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尼古拉火鸡常见疾病发生情况调查与防控措施研究
2024-10-28陆江宁邬立刚高月林刘云邵宝亮
摘 要:针对黑龙江省饲养的尼古拉斯火鸡发病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常见多发疾病主要有五种,对这五种疾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研究探索,以供广大同行和火鸡养殖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尼古拉斯火鸡;常见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4)10-0039-05
火鸡又叫吐绶鸡、七面鸡,原产于北美洲,有青铜火鸡、黑火鸡、石板青火鸡、尼古拉斯火鸡、贝蒂纳火鸡和荷兰白火鸡等种类,是世界上常见的家养肉禽之一。我国火鸡出现的时间大约在鸦片战争前后,由华侨和欧美传教士从国外引进[1]。火鸡肉质细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具有生长快、产肉率高、繁殖力强、易于管理、效益高等特点[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和天津的火鸡饲养业开始发展,主要饲养尼古拉斯火鸡、青铜火鸡和贝蒂纳火鸡,现已发展到20多个省、市地区。我国由于饲养火鸡的时间比较短,缺乏火鸡疫病的防控经验,因此一旦发生疾病,会给饲养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3]。黑龙江省饲养的火鸡品种多是尼古拉斯火鸡,目前养殖规模最大的存栏种火鸡为1 000套,商品火鸡2 000套,其他为不同规模的散养,主要作为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饲养规模不同,火鸡疾病发生情况不尽一致,但常见多发病有一定的共同性。
1 常见多发疾病
调研黑龙江省饲养的尼古拉斯火鸡,其常见多发病主要为以下几种:
1.1 新城疫
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等。感染后的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腹泻,同时伴有神经症状,成年火鸡产蛋量严重下降,剖检可见黏膜和浆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病毒经病鸡呼吸道、消化道排出,污染空气、饲料和饮水后,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以接触性传播为主。各日龄火鸡均可感染,尤其雏鸡更易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寒冷季节更易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病鸡体温升高至43~44 ℃,表现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食欲废绝,喜欢待于暗处,鸡冠和肉髯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腹泻,粪便呈绿色或血色,严重脱水,呼吸急促,还伴有震颤、斜颈、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
剖检可见消化道黏膜出血。尤其腺胃乳头、肌胃角质下和肠道黏膜出血严重,严重时形成溃疡。呼吸道黏膜、心脏及全身脂肪组织有出血点。慢性型仅见肠黏膜出血或偶见溃疡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溃疡是新城疫病变的一个突出特征。
若鸡群突然出现采食量下降、呼吸道症状、拉绿色稀便,成年鸡产蛋量下降明显,应首先考虑新城疫的可能性,结合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出血为主、肠道黏膜坏死和溃疡的典型病理变化,可初诊为新城疫。
1.2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以影响家禽和野生鸟类。该病毒具有特殊的RNA结构,很容易变异新亚型,因而极难控制。本病多发生在晚秋和初冬。火鸡感染禽流感的类型包括无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无症状:大多数火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不会表现明显症状,但它们仍然可成为病毒携带者并将其传播给其他家禽或野生鸟类。
呼吸道症状:火鸡感染后,可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喘息、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等。
消化道症状:火鸡感染后,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神经系统症状:火鸡感染后,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颈部扭曲、翅膀和腿部麻痹等。
禽流感病毒主要侵害呼吸道,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和坏死,严重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腔内充满血样渗出物;还可以侵害消化道,引起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和坏死,严重时可导致肠道穿孔和腹膜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严重时发生坏死;肝脏、肾脏充血、水肿和出血,甚至可导致肝脏坏死、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膜炎、脑炎等。
1.3 减蛋综合征
减蛋综合征是由减蛋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同品系、不同年龄的火鸡都易感,但幼鸡、育成鸡感染后不表现任何临诊症状,发病主要见于产蛋鸡群,感染后影响整个产蛋期。
垂直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可经种蛋或感染的精液经交配、人工授精而传播;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人员,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眼结膜等可水平传播,后者传播速度较慢,且不连续,感染率较低。
本病典型表现是新开产母鸡在产蛋量上升到接近高峰时,突然发生群体减蛋,降幅可达20%~60%,持续4~10周;蛋壳质量变差,薄壳、软壳或无壳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淡或消失,内部品质正常;种蛋受精率可保持正常范围,但孵化率明显下降,死胚增多。
病变主要见于卵巢和输卵管。自然感染除了非活动性卵巢和输卵管萎缩,未见其他肉眼可见病变[4]。
1.4 鸡毒支原体病
鸡毒支原体病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病,可感染不同日龄的禽,尤以鸡和火鸡最易感,幼龄鸡、纯种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在寒冷季节。
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病原菌通过带菌鸡的咳嗽、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进行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隐性感染的带菌鸡。垂直传播是由感染母鸡经种蛋传播或感染的种公鸡经交配通过精液传播,这是造成疾病代代相传、不断流行的主要原因,导致该病难以彻底净化。
雏火鸡感染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打喷嚏,鼻腔内有粘液性鼻液,堵塞鼻孔而影响呼吸;咳嗽,有呼吸啰音;眼脸肿胀,眼结膜潮红,流泪;另外,患病火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生长速度减慢,体重减轻。
相比雏火鸡,成年火鸡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较轻。产蛋期火鸡感染后表现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新孵出的雏火鸡感染后体质变弱,严重的还会出现肺炎、心包炎和肝被膜炎等。
本病感染鸡群后,易继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使症状加重,并产生并发症,导致鸡群死亡率升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剖检可见鼻孔、气管以及支气管中有大量粘性分泌物,气管壁水肿;感染前期气囊变厚,呈灰白色不透明状,感染后期可见气囊有干酪样渗出物,蛋鸡剖检可见输卵管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可见纤维性心包炎和肝周炎。
1.5 火鸡痘
火鸡痘是由火鸡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和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在集约化养殖场,会造成火鸡消瘦、产蛋率下降。卫生条件差或营养不良时可继发其他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幼龄火鸡,更易引起严重的伤害。健康火鸡因与发病火鸡接触而被传染,蚊子与鸟类也是本病的传播者。本病传播速度较缓慢。
病鸡主要表现为肉瘤、翼内无羽毛或少羽毛的皮肤上、鸡爪、胫部等有痘疹;有的在咽喉、口腔、眼角内侧黏膜上出现小如黄豆、大如蚕豆大小的包囊;有的发生在眼部,单眼或双眼都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因进食、饮水困难而死亡;有的在舌黏膜上形成一层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几乎覆盖整个舌面,假膜下形成血红色的溃疡灶,常因饮水、采食困难导致衰竭死亡;有些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等,死亡率达12%以上,带来较严重的损失。
剖检可见痘疹内有豆渣样糊状物;剪开舌面、眼结膜上或眼角内的包囊,内有混浊脓样糊状液体,有的呈豆渣样或干酪样;失明鸡嗉囊内无食或少食,体质瘦弱;有的在咽喉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溃疡表面覆盖纤维素性坏死伪膜;少数伴有心包积液或肠内臌气等。
2 疾病诊断
饲养的火鸡发生疾病时,首先要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2.1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发病火鸡的临床症状,按照先群体后个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检查,发现共性症状、典型症状和个体表现,结合症状表现初步判断。
2.2 病理解剖学检查
对病死鸡或濒死鸡进行病理解剖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侧重对相应组织器官进行详细检查分析,病变明显部位可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进一步观察。
2.3 实验室检测
2.3.1 病毒感染检测 怀疑鸡群为病毒感染时,可采用病毒分离与鉴定、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进行检查判断。
2.3.1.1 病毒分离与鉴定 病理剖检时,可从病死火鸡的肝脏、肾脏、肺脏、气管、法氏囊等组织中分离病毒,通过病毒的形态学特征、血清学试验等方法鉴定。
2.3.1.2 病毒抗原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火鸡血清中的病毒抗原,可初步诊断火鸡是否感染。
2.3.1.3 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检测火鸡组织或血液中的病毒核酸,此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确诊火鸡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2.3.2 支原体感染检测 怀疑鸡群是支原体感染时,可采用病原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并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2.3.2.1 病原分离培养法 病理剖检时,可从感染火鸡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泄殖腔中采集样品,样品要确保新鲜,避免污染。一般将样品划线接种到麦康凯琼脂平板或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条件显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以及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形态特征,由此初步判断是否为支原体。
2.3.2.2 血清学检测法 通过检测火鸡血清中的支原体抗体水平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火鸡支原体感染。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等。
2.3.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火鸡支原体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如16S rRNA基因、ompA基因等,通过检测扩增产物与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是否相符,由此判断是否存有火鸡支原体感染。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实时荧光定量PCR、LAMP等。
2.3.2.4 药敏试验 对分离的火鸡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2.4 诊断结果判定
根据火鸡发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确诊火鸡所患的是何种疾病。
3 疾病治疗
3.1 病毒感染
如确诊火鸡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如新城疫、减蛋综合征、鸡痘等需按照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法规和政策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和扩散风险,采取封锁、扑杀、免疫等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其他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隔离病鸡,避免传播给其他鸡只。同时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通过尸体传播;②药物治疗:病毒性疾病一般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多种复合维生素来控制继发感染,缓解症状和抗应激反应等。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疾病;③疫苗紧急接种:为迅速控制病情可紧急接种对应的疫苗,迅速提高火鸡的免疫力,控制疫情的发展,减少经济损失,这是应对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3.2 支原体感染
确诊火鸡支原体感染后,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具有高敏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没有条件做药敏试验,可选择红霉素、泰乐菌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者是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火鸡群体有食欲时,可将药物拌入饲料中饲喂;若没有食欲尚有饮欲时,可将药物投放到饮水中饮用,但需注意现兑现饮;若无食欲、无饮欲时,可采用注射给药进行治疗。
3.3 综合防控措施
加强人员管理:饲养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树立正确的防疫观念和生物安全意识,进入鸡舍前应进行个人消毒,佩戴防护用品。同时,保持健康的身体,定期体检。
加强饲养环境管理:保持鸡舍的清洁、通风和干燥,注意防寒防暑,定期对鸡舍、器具、车辆等进行彻底的卫生消毒,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加强饲料管理:选择专用优质全价饲料,避免使用过期或发霉变质的饲料,合理控制饲喂量和饲喂次数,避免过饥或过饱,保持鸡只健康。
加强饮水管理:定期刷洗和消毒饮水器,保持清洁卫生。选择合格水源,定期更换新鲜饮水,保障水质安全。
监控疫情: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变化,及时发现病鸡。同时,关注当地疫情动态,了解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以便综合分析、控制病情。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如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场区,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等,有助于减少病原通过人员和车辆传播的风险。
4 疾病预防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养殖实际,选择必要、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但免疫接种不应被当作火鸡场低水平生物安全或不良饲养管理的替代品,而应成为火鸡场综合生产管理的一部分[5]。根据常见多发疾病情况,推荐疫苗免疫计划(表1),供大家参考。
目前黑龙江省火鸡养殖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是很大,规模最大的养殖场存栏火鸡量在3 000只左右;各养殖场养殖水平参差不齐,散养户饲养管理比较粗放,饲养量较大的养yq2MqSZExBer/0SqPpUPheS9grcWQMMvPX20F+CGotQ=殖场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较规范,但也存在密度较大的问题,增加了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火鸡饲养管理要坚持“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原则,注重加强日常管理和常见多发疾病的免疫预防,并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发生,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文场,刘东宝,刘佳贺.火鸡的品种、养殖、食用和展望[J].特种珍禽,2013(4):8-12.
[2] 罗感.火鸡养殖效益分析[J].家农村新技术,2024(1):32-33.
[3] 王涛.火鸡念珠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家禽科学,2021(12):32-33.
[4] 王瑞波.鸡、火鸡常见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4):188-190.
[5] 孙丹彤.火鸡免疫接种常见问题[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