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原则及其美学价值探究
2024-10-27朱旭晋
摘 要:英语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相互沟通引发共鸣的语言桥梁,其复杂性在于如何在保持原作语言风格的同时,实现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具备美学价值。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翻译中艺术语言的运用原理及美学意蕴,阐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决策和创新手法,如何得以生动地传达原作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风采,从而为翻译实践提供实质性的理论启示和实际指导。
关键词:英语翻译;语言处理;美学价值
作者简介:朱旭晋,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英语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桥梁,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英语文学本身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在翻译时应当加强对艺术语言风格的把握,明确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文意思,提升其美学价值。英语文学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转换为中文,语言表达方式会发生转变,但翻译人员不应改变原文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应高度重视翻译后的语言障碍问题,避免出现文化折扣的情况。在翻译中,译者需坚守原文精髓,运用适当的审美语言技巧,力求传递原著的艺术美感。本文将深入研究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的核心原则及其美学内涵,旨在为实际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超越单纯翻译技术的讨论,着重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决策力与创新才能。通过深入剖析多个案例,探讨译者如何巧妙地联结原文与译文,成功传达原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意境。
一、英语文学翻译的基本方式及其基本原则
(一)英语文学翻译的基本方式
在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直译、意译、音译作为三种主要的翻译方式,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直译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旨在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通过对源语言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让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原文高度一致。这种方法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能够使读者直接感受到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特征。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直译有时会导致译文生硬、不流畅。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译者需要结合原文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够为目标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意译作为另一种翻译方法,侧重于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而不是拘泥于词汇和句法结构的表面形式。意译要求译者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用目标语言中最自然、最流畅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义和情感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这种方法在翻译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时尤为常见,因为它能够避免因直译带来的误解和矛盾,从而更好地再现原作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蕴。例如,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句子时,意译可以帮助译者捕捉原文的神韵和情感,创造出具有同样感染力的译文。
音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方法,通过将原文的发音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类似发音,来传达原文中的人名、地名或其他专有名词。这种方法在文学翻译中通常用于处理一些无法通过直译或意译传达的专有名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英语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
信、达、雅,是由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又称“三难原则”。出自严复译著《天演论》中的“译例言”,其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在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信、达、雅三大原则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指导着译者在不同情境下的翻译实践。“信”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只有先保证忠实原文,才可能讨论流畅度和优美性。而“达”强调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还要能够为目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润色,使译文在保持忠实于原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连贯性。“雅”指的是译文要具有文采和美感,能够在语言上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不仅要考虑词汇和句法的选择,还要注重语感、节奏和意境的再现,使译文具有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例如,在翻译诗歌或散文等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运用目标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使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达到美学上的统一和谐。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原则
(一)贴合文学作品的原意内容
在英文文学翻译过程中,首要目标是精确保真原文意涵,需深度理解原文词汇、语法及情境,运用精确的语言和创新表达,确保思想情感和叙述结构在译文中得以忠实地再现,让读者能像读原著一样,透彻领悟作品深意和作者创作初衷。傅雷在翻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时,将原文中的“Rastignac, at the sight of this Paris that he wanted to conquer, felt a savage surge of ambition.” 翻译为“拉斯蒂涅站在巴黎面前,心中涌起了一股狂野的雄心”,通过准确传达原文中的词汇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巴尔扎克描绘的十九世纪巴黎社会风貌及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二)结合作品的意境之美
在处理文学作品的艺术语言时,译者必须充分结合作品的意境之美,通过对原文中蕴含的文化符号、情感氛围和艺术形象的细腻描绘,在译文中再现作品独特的美学意境和情感张力,使读者能够在译文中感受到与原作相一致的审美体验。例如,在翻译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时,原文中的“Whatever our souls are made of, his and mine are the same.” 被翻译为“无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再现了原作中浓烈的情感和阴郁的氛围。再如,杨绛在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时,将原文中的“Tilting at windmills” 翻译为“与风车作战”,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幽默和讽刺,还通过中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具有与原作相同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厚重感。通过这种对意境之美的把握和再现,译者能够使译文在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上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增强译文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吸引力。
(三)遵从文学元素之美
文学作品中丰富多样的文学元素,包括修辞手法、叙事结构和文体特征等,构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遵从这些文学元素美,通过对原文本中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和叙事结构的精细处理,使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与原作保持高度的美学一致性。例如,在翻译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时,原文中的“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被翻译为“众所周知,单身富翁一定要找老婆”,通过对原文中讽刺和幽默元素的保留,使译文同样充满机智和风趣。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再现了原作中既平静又深沉的情感力量。通过对这些文学元素美的遵从和再现,译者能够使译文在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上与原作保持高度一致,从而提升译文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吸引力。
三、英语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探究
(一)大道至简:对英文经典文学进行“情感”翻译,实现文学的艺术共鸣
在文学翻译中,大道至简的翻译理念强调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传递出原作的深刻内涵和美学价值,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因语言冗余而导致的翻译失真,还能通过精炼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在简洁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层次和艺术共鸣。例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其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最著名的一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被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种翻译不仅保留了原句中“tiger”和“rose”之间的强烈对比和诗意张力,同时通过简洁的中文表达,将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内涵完美再现,使得译文在简练中充满力量和美感。类似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被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既保留了原文的哲学深度和戏剧张力,又使得译文在中文中同样具有震撼力和思考空间。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中“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被译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原文中生命的绚烂与死亡的宁静之美巧妙融合,使得译文在表达上达到了艺术和情感的高度统一。这种情感翻译的方法,能够使译文在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同时,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实现文学的艺术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二)一语双关:从中西文学艺术相结合的视角,领略不同文化的语言魅力
在中西文学艺术相结合的视角下,一语双关的翻译技巧通过巧妙的语言处理,既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又充分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无论是在古代汉语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还是在当代语言妙趣横生的影视作品当中,一语双关始终充当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古代小说中涉及的奇功——“铁头功”往往都是“从‘头’开始的”,这种双关的表达既指的是身体意义上的“头部”,同时也指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从头开始”。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直译方式将其翻译为“start from the beginning”,似乎失去了这句话所蕴含的双重意义和幽默性。通过意译的艺术化表达,可以找寻一个与“头”相关的又能表示从头开始的英文表达,如“head start”意为“先发制人,赢在起跑线”,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双重意义,又增加了译文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趣味。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运用一语双关的技巧,不仅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传达出原作的多重含义和语言魅力,还能够通过语言的艺术处理,使译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这种翻译方法在保留原文语言特性的同时,通过巧妙的语言转换和文化融合,使得译文能够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艺术风采。
四、结语
英语文学翻译的艺术语言处理原则在于通过贴合原意、再现意境之美、遵从文学元素美,来实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共鸣和语言魅力。本文通过分析经典翻译实例,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审美判断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强调了跨文化交流中的美学价值。通过这种探究,旨在提升英语文学翻译的整体水平,促进中外文学的相互理解和欣赏。
参考文献:
[1]杨丽.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原则探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2(9):23-25.
[2]赵孟菲.美学视角下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语言处理策略探析[J].名家名作,2023(7):125-127.
[3]孟昭宇.接受美学视角下分析傅雷的翻译观:以《高老头》译本为例[J].今古文创,2023(18):97-99.
[4]莫晨莉.双关在英美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应用:以《哈姆雷特》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5):142-145.
[5]汪湘君.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国际公关,2020(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