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发展看中国历代灯具特点

2024-10-26刘海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8期

摘 要: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藏有400余件(套)古代灯具。文章立足于馆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梳理战汉、魏晋、唐宋、明清以及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各具特色的古代灯具,探究中国灯具的发展序列。在系统分析不同时代灯具特色的同时,积极从政治、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发展、交流等方面诠释古代灯具不同的外在形态以及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关键词:灯具;油灯;烛台;煤油灯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33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远郊,辖区内的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以下简称金山区博物馆)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经过努力征集,金山区博物馆现藏有400余件(套)灯具,这些灯具年代上至战汉,下至民国,基本涵盖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是我国灯具发展史的缩影。

1 战汉灯具

灯具,简而言之就是盛火以照明的器具。早在宁夏海源新石器时代的窑洞式房址的窑壁上就发现了50处火苗状烧土,烧土下端居中都有周壁呈青灰色的小孔,“表明这是原始人最初有意识为了照明而留下的用灯痕迹,可称壁灯”①,但这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灯具。目前,我国可见的最早的灯具为战国时期的陶豆形灯。从出土实物来看,战国灯具并不多,仅有数十件,且大都出自贵族墓地,主要以青铜材质为主。这是因为当时我国的阶级差距较大,贵族掌握并享受着国家的大部分财富,青铜作为当时的贵金属,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贵族阶层的专属物,而像材质易得、造型简单的陶豆形灯大概率为普通人民群众的日常用灯。汉代时期,我国灯具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质地上较前期有了很大发展,有铜质、铁质、陶瓷质、玉石质等。从造型上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所以,古代灯具在满足先民们的照明需求外,还往往通过不同的造型来给予使用者美的感受。

1.1 多枝灯

战国时期贵族Bl57OVmAhWTKny/K+NG7gGcCDwiwmyEX8L94d1l4eqI=的居所大多雄伟空旷,为了适应宽阔的居住环境,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具有代表性的灯具—多枝灯。多枝灯的外形似花树,枝条从灯柱上逸出,有规律地分层伸出,枝头托灯盘,大多为青铜质地。因多枝灯通常为王公贵族所用,故制作精美、装饰华丽。目前所能见到的战国多枝灯仅有十五连盏铜灯1件。到了汉代,多枝灯发展迅速,有铜质、铁质等,灯盏数发展为3~20盏不等。

细看多枝灯,会发现它有很多讲究,以河北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出土的十五连盏铜灯为例,其通体高82.9厘米,这样的设计应与当时的生活习惯有关。战国时期贵族们多着深衣,所谓深衣是将衣和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并不穿合裆裤,而是只在股间缠兜裆布,这就使当时的人们为了方便以及美观均行跪坐,即“两膝着地,两脚脚背向下,臀部落在脚踵上”②,而跪坐的高度恰恰与多枝灯的高度相当,使人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枝灯的光亮。金山区博物馆也藏有几件多枝灯,其中的清荷花五盘铜灯(图1)以盛开的莲花为灯座,灯柱上逸出卷云纹枝条,灯盘则分别立在枝条上,高低错落,美感十足,但其通高只有34厘米,可见这盏多枝灯并不直接落地,而是放置在桌面上使用的,这与当时木质家具的兴盛及垂足坐的流行是相呼应的。

1.2 仿日用器形灯

仿日用器形灯的造型往往以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为原型。我国目前可见最早的灯具是战国时期的陶制豆形灯,其由灯盘、灯柱及灯座三部分构成,灯盘中往往有一枚突出的尖锥形支钉用来插灯芯。因豆形灯形制简单、适合用各种原料制作,所以到了汉代,豆形灯已成为最流行的灯具,材质涉及陶、瓷、青铜、铁等。

行灯,即携行之灯。脱颖于战国青铜豆灯,盛行于两汉之间,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灯具,行灯的出现得益于夜间活动的增加。基本造型为敞口灯盘,直壁浅腹,灯盘中放置支钉;盘壁外一侧有柄,柄为方便手握行走,往往做成长叶形、珍禽形;平底,部分有足,如金山区博物馆所藏的汉铜行灯(图2),其底部就有蹄形足。

1.3 人形灯

人形灯是战汉灯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灯具,出现于战国中晚期。特点是灯具的整体呈人物形或灯具主体塑有人物造型,亦称俑形灯。根据人与灯盘的组合形式,人形灯又可分为人物持灯以及人物顶灯两种。值得注意的是,人形灯中的人物造型都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物状态,为我们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典章制度提供了依据。

1.4 动物形灯

战汉时期的动物形灯多为铜制和陶制,往往将整个灯具或灯具的主要部分做成动物形,又或取动物肢体的某一部分做成灯,如雁足灯。在动物的选取上,有飞禽、水族动物、走兽、家禽与祥兽等。而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被选取的动物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汉代视为祥瑞、长寿的鹿,代表仁义礼智信俱存的大雁,寓意吉祥的羊……它们都走上了灯具的舞台(图3)。

1.5 翻盖灯

翻盖灯整体看上去并不像灯,其某些部位以转轴关纽相连,在进行翻转改变方向后,这些部位就会变成灯的特定部件,所以称为翻盖灯。早在战国时期,翻盖灯就初见端倪,汉代翻盖灯兴起,并在继承战国的传统上创造出不少新品种,如羊尊灯、耳杯翻盖灯等。金山区博物馆馆藏汉青铜耳杯形翻盖灯(图4)整体呈椭圆形,底部为经过演变的耳杯;上部有盖且盖分为两半,两者以关纽相连,一半固定,另一半经过翻转可作为灯盘;灯盘上不仅设有支钉,而且有流以方便灯油回流;器物腹部中空,可用来盛放灯油。此灯具的设计既有一定的观赏性,又方便整理收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由此可见,我们虽然难以确认灯具的具体起源时间,但毋庸置疑的是,早在战汉时期灯具就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甚至可以说,战汉时期的灯具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以来灯具发展的基本脉络。

2 魏晋、唐宋灯具

魏晋时期青瓷兴盛,在此社会背景下,瓷灯逐渐普及开来,青铜灯开始走向没落,人俑灯、多枝灯减少。瓷质灯具与青铜灯具相比,原料较易获取、烧制更为方便、成本也更加低廉,一出现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1 烛台

魏晋之前多是油灯,而到了魏晋时期,烛台已十分流行,并由此奠定了历史上油灯和烛台并行的格局。烛台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支或几支圆管状烛柱用来插蜡烛,并依据烛管的数目可分为单管烛台和多管烛台。单管烛台比较有特点,它是以动物形象为造型,如羊形、狮形、熊形等。多管烛台,是具有两根及两根以上的烛管用来插蜡烛以照明。

还可根据承接蜡烛的形式将烛台分为插环式、插管式、插钎式三种。插环式,又称箍环式,这种烛台往往在灯柄上装置圆箍环,有陶质、瓷质、铜质等,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一直沿袭到唐宋时期。插管式,即在灯柄上装有管套用以插烛,最早的插管式烛台出现在东汉时期,自两晋时兴起,跃隋唐时期,一直流行到元代。插钎式,即烛台顶端装有钎针,并依靠钎针来承插蜡烛,最早见于明代,后期一直沿用。

2.2 省油灯

前文我们提到,早在魏晋时期青瓷就已十分兴盛。到了隋朝,青瓷普及南北各地,还成功烧制出白瓷。在唐朝国力强盛、手工业发达的社会背景下,陶瓷器的烧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窑厂,并奠定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宋代更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高峰时期,不仅有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坐镇,更有磁州窑、龙泉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著名窑口交相辉映。因此,在瓷器大为发展的唐宋时期,灯具多以瓷质、陶质为主。此时也出现了一类著名的灯具—省油灯。省油灯又称夹瓷盏,最早见于四川邛崃市的唐代邛窑窑址,后来在长沙窑、龙泉窑、建窑、景德镇窑等窑口也出土了形制各异的省油灯,从唐代延续至明清时期。省油灯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瓷质灯具,之所以在宋朝名声大噪,离不开当时文人阶层的推崇。南宋诗人陆游所编写的《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曾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③从这处描述中,我们得以窥探省油灯的工作原理,即省油灯通常做成中空夹层形,外壁上有一小孔用以注水,在点燃灯火时,夹层里的水就起到了降低灯盏温度、减少灯盏里油蒸发的作用,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省油灯的出现及兴盛体现了我国先民的智慧性创造,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平民们节能的需求,在当时受到民众的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2.3 灯具与佛教

灯具作为社会发展的衍生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魏晋时期,佛教的兴盛,当时灯具的造型和纹饰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如象征佛教的莲花纹此时常出现在北方的青瓷油灯上。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大力发展佛教,随着灯具走向世俗化,莲花纹也成为一种更加平常的装饰出现在灯具上。

除去莲花纹,鱼与佛教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摩羯鱼被当作佛教八宝之一,也称金银鱼,象征着智慧与慈悲,常用于佛教寺院的装饰;同时,佛教法器中的木鱼也是仿照鱼的形态做的,可见鱼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金山区博物馆馆藏的荷花瓷鱼灯(图5)是以水中波浪为灯座、以摩羯鱼为灯柄、以盛开的莲花为灯盏,集合了佛教八宝中的两宝,即莲花与摩羯鱼,是灯具受佛教影响的重要物证之一。

3 明清、民国灯具

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经济的刺激下手工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就灯具而言,到明清时期,灯具在我国历史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一方面,于隋唐时期流行的宫灯在此时达到极盛;另一方面,灯具的质地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用玻璃、珐琅等新材料制成的灯具,各种陶瓷灯、金属灯、竹木灯等灯具争放异彩,让人应接不暇。

3.1 宫灯

早在隋炀帝时期,燃灯活动就已非常隆重热烈。唐朝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刺激了灯具的生产与工艺的提升,从而促进了兼有照明与观赏双重功能的彩灯的繁荣。隋唐以后,出于统治者与民同乐的需要,灯彩开始走向民间。到了宋代,元宵灯彩发展得更加繁荣,出现了灯市,可谓是千姿百态,人间胜景。具有照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宫灯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达到了鼎盛。清代的宫灯造型丰富繁多,常用优质硬木制框架,周身嵌绢画或玻璃画。民间的灯彩更加富有活力,并出现了各地的流派,百姓们也将灯彩统一称为“宫灯”(图6)。

3.2 陶瓷与灯具

瓷质灯具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我国实用照明灯具的主流。特别是明代青花瓷以及清代粉彩、珐琅彩、颜色釉等品种的发展,更掀开了古代灯具的新面貌。比如粉彩为釉上彩,因其色调柔和、立体感强、符合人们的审美,所以粉彩工艺也被用于各种瓷质器物之上,灯具便是其中之一。

在明清时期众多的瓷质灯具中,有一类别出心裁、造型轻巧的灯具,即书灯。最早关于书灯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元代,但并无实物印证。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书灯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多为瓷质。造型上,书灯灯盏常做成小壶形,壶直口、带盖、短颈、圆腹;带管状平口长流,后有一弓形鋬;壶底竖有一圆柱连接底部圆盘。使用时将灯芯从壶嘴插入壶中,具有美观、实用、省油、清洁的特点(图7)。

3.3 玻璃与灯具

我国最早有关于玻璃的记载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一书,书中称玻璃器为“璆琳”,但这种传统的古代玻璃与现代玻璃还有着较大的区别。现代玻璃大约于清中期传入我国,并广泛用于灯具的制作。玻璃相比于其他材质,虽然是最晚用于灯具的,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灯具的存在形态,更为电光源的诞生,提供了别无他选的材质。1859年,在美国发现宾夕法尼亚油田之后,出现了一种燃烧煤油的灯具,即“煤油灯”。随着煤油输入我国,本土的植物油产业遭到了强烈打击,灯具燃料逐渐被煤油取代,煤油灯也开始在我国流行。煤油灯主要是由灯头、灯座、灯罩三部分组成。灯头有一圈金属制围栏用以固定灯罩,一侧有一个连接小齿轮的旋钮,可调节灯芯以控制灯的亮度;灯座为可以盛放煤油的玻璃容器,使用时灯芯可以将煤油吸到绳头以供燃烧;灯罩为玻璃质,既可以防风,也可以隔绝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废烟(图8)。

4 结语

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灯具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在做好文物征集保管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文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通过创新展览、博物馆进校园、博物馆进社区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回馈社会,以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金山区博物馆所藏的400余件(套)古代灯具,不仅形态各异、文化内涵丰富,而且更难得的是它们几乎涵盖我国古代灯具完整的发展序列,可看作是我国古代灯具发展的缩影。立足金山区博物馆馆藏灯具,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等宏观视角出发,探寻我国历代灯具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不仅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能够为我们搭建博物馆教育的桥梁,帮助观众真正地走近灯具,了解灯具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注释

①李泽奉,刘如仲.古灯饰鉴赏与收藏[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②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4:160.

③陆游.陆放翁全集:上[M].北京:中国书店,1986:495.

参考文献

[1]李泽奉,刘如仲.古灯饰鉴赏与收藏[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2]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宋史料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4:160.

[4]陆游.陆放翁全集:上[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495.

[5]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130.

[6]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