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足石刻博物馆馆藏文物花供养菩萨考察

2024-10-26何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8期

摘 要:大足石刻博物馆中心展览区陈列着一件大钟寺花供养菩萨,它原在大足万古镇大钟寺内,纪年和雕凿工匠皆不详,通过与大钟寺相关造像及石篆山、石门山花供养菩萨像比较,确认它出自文氏家族所雕刻。

关键词:花供养菩萨;文氏家族;北宋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04

在大足石刻博物馆一层的中心展览区(图1)展出的一尊花供养菩萨(图2、图3),雕刻于北宋年间(960—1126),出土于大足万古镇大钟寺遗址。在密教中,花是修法时的重要供品之一,依修法之不同,使用不同种类的花,用以供养佛菩萨,象征着美好的意义①。“供养菩萨”之名,并非出自佛典。除故事画、经变画、说法图之外,单身或群体作礼佛、供养之状,无具体内容的菩萨画像皆谓之“供养菩萨”②。以花供养的菩萨像,即称为花供养菩萨。

大钟寺花供养菩萨像高130厘米,头残缺,身型修长,垂发披覆双肩,璎珞长垂,腕戴镯,上着袒右式袈裟,下着及地长裙,衣纹线条流畅简洁,胸前捧盘,盘内盛花朵,立于须弥座上(图4、图5)。其座正面的镌记为:“双腊乡弟子卢少口、同寿杨氏等舍银四两口口粮镌妆花供养菩萨一身,祈乞夫妇安宁,为愿□□□□五月十二日造。”③

大钟寺造像位于大足区万古镇境内,于1986年一农户修建住宅挖掘地基时被发现,皆是圆雕作品,清理出具有保存价值的造像有51件,造像记有寺院名称,本地居民世代称此地为“大钟寺坡”,故称此地发掘的文物为大钟寺造像。部分铭文出现纪年,最早是北宋咸平三年(1000),最晚是北宋嘉祐八年(1063),由此推断大钟寺造像主要集中在这一期间。另据铭文记载,雕刻匠师主要是文氏家族的第一代人文昌和其子文惟简、文惟一,由地方民众出资雕凿。

大足石刻博物馆展厅内还展出了一件出土于大钟寺遗址的经幢幢身,该经幢上出现了北宋“皇祐四年”(1052)、“嘉祐四年”(1059)两个时期的年号,由文昌和他的两个儿子文惟简、文惟一雕凿。另李小强老师考察到大钟寺出土的另一件北宋嘉祐八年(1063)造像,和大钟寺花供养菩萨出资雕刻的主人都是双腊乡信众,所以他认为花供养菩萨的镌造时间大致也在该年左右④。

花供养菩萨的题材像在大足的石门山和石篆山也出现了同类题材。据考,在大钟寺造像之后,文昌的两位儿子文惟简、文惟一分别在石篆山、石门山凿像。这两处石刻中皆出现有手捧盘的花供养菩萨像。石篆山第7号毗卢释迦弥勒龛(三身佛)出现了铭文2则,据第一则“戊辰年十月七日修水陆斋庆赞讫”和第二则“岳阳文惟简镌男文居政居用居礼岁次壬戌八月三日记”的记载⑤,可知戊辰年即北宋元祐三年(1088)修水陆斋,“壬戌”为北宋元丰五年(1082),即此年文惟简与其子文居政、文居用、文居礼镌造了7号三身佛龛。龛内主像居中是毗卢遮那,佛像双手胸前结毗卢印;左佛像弥勒佛左手腹前结印,右手抚膝;右佛像释迦牟尼佛左手抚膝,右手举胸前结印。左右刻弟子像10身,供养人男女2身,龛口及龛外刻力士4身(图6)。据考证,正壁左供养人是当时石篆山庄园主严逊,像高123厘米。饰头巾,面部圆润,细眼微睁,薄唇闭口,身着圆领窄袖长服,腰间束带,双手胸前持长柄香炉。石篆山附近佛会寺内宋代僧人希昼书《严逊记碑》记载,严逊花五十万钱购置所居之乡石篆山,并在石篆山出资雕凿了13个龛窟,《严逊记碑》中所称“毗卢释迦弥勒佛龛”即是7号龛。

第7号三尊主像两侧各立一身供养菩萨,相向而立。左侧供养菩萨像高125厘米,头梳髻,垂发覆肩,头戴卷草冠,冠内刻一佛像,耳饰珠串,胸饰璎珞;上着披巾,下着长短裙,披巾两端于腹前相叠后向上敷搭前臂,长垂体侧,肩部披巾及长裙裙摆皆饰有璎珞,腹部有桃形饰物和珠串组成的饰物链,身饰飘带,呈“U”形垂于腹前;手腕戴镯,双手胸前托盘,内盛山石,状如假山。右侧供养菩萨(图7)像高125厘米,头梳球状高髻,鬓发绕耳,头戴双重卷草冠,冠内刻一佛像,菩萨面部椭圆,戴花钿耳饰,下垂短珠串,饰项圈,着内衣,胸下系带作结,外着遮覆披巾,于腹前交叉覆搭前臂后,垂于身体两侧,披巾上饰璎珞珠串;下着长短两层裙,短裙至膝盖上部,双膝处饰弧形花卉饰物链,其下垂珠串坠饰;手腕戴镯,双手胸前捧盘,盘内置花卉,此尊供养菩萨即是花供养菩萨。

从雕刻时间推断此龛花供养菩萨比大钟寺的造像年代晚了近20年,出现了文氏家族的第三代人,也正符合家族年龄结构。从人物的造型结构可看出相似之处,体型皆修长,造型有起伏变化,皆秀发垂肩,身上璎珞珠串出现相似造型,盘中所捧花卉如出一辙。石篆山7号花供养菩萨保存更加完整,曲眉丰颊,神情虔诚恭敬,端庄典雅,头戴卷草花冠既繁复又整体压缩统一,披帛绕臂有起伏转折飘飞之感,身形体态动势微妙轻盈。此龛花供养菩萨与大钟寺花供养菩萨相比,形体高度、造型动态和雕凿工艺相似度非常高,从繁复的衣物、饰品和保存完好的面部来看,石篆山7号花供养菩萨的雕刻工艺似乎更胜一筹。从石篆山7号花供养菩萨头部装饰来看,她头戴高宝冠,冠上刻有化佛的形象,头部两侧宝缯垂至肩臂,其面部丰圆饱满,弯眉秀目,嘴角含笑,体态轻盈,纹飘带繁复有序,既立体又完整统一,婉转起伏富有韵律感。身姿斜依石壁,姿态朝正壁主像略左侧,双手胸前捧花卉,虔诚谦恭又温婉秀丽,这些都极具有北宋菩萨的典型神韵,这些特征反映了宋代观音造型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世俗化,面部和身体的刻画更加细腻和生动,充满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此窟造像从年代推算和铭文记载已经是文氏家族二代、三代人雕刻,说明文氏家族的雕刻工艺得以传承并长足发展,雕刻工艺更加精进,不失为文氏家族最优秀代表作之一。

石门山第3号释迦佛龛(图8)镌记及匠师镌名题记“昌州大足县长溪里,本旁所居奉佛女弟子赵氏,一娘子与男女等发心镌造释迦佛香花菩萨阿难迦叶一龛,永为万世之瞻仰,祈保一家之安宁,增寿,算以遐长,保子孙而吉庆……又愿亡夫早生人世……三宝证知,谨记,以绍圣三年丙子四月十四日,奉佛女弟子赵氏一娘子与男吴逢吴信之吴舜之吴节之,镌作,文惟一、男居道刻”的记载⑥,由此说明在北宋绍圣三年(1096),文惟一与其子文居道在石门山雕刻了第3号造像释迦佛与香花菩萨龛,据该龛造像记所载,此龛造像包括释迦佛、两尊供养菩萨、阿难、迦叶。两身供养菩萨位于龛左右壁,位置略低于主像。左供养菩萨像高55厘米,浅浮雕桃形头光,边缘刻火焰纹,梳髻,垂发披覆右肩,戴单重卷草冠,冠带作结后飘,脸颊丰满,戴桃形花钿耳饰,上着袒右式袈裟,下着裙;双手胸前捧盘,内置山石,状如假山,跣足立于仰莲台上。右供养菩萨像(图9)像高55厘米,浅浮雕桃形头光,边缘刻火焰纹,梳髻,垂发分两绺披覆右肩,戴双重卷草冠,冠带作结垂于肩后。脸圆,眉目清秀,细颈,手腕戴镯,上着袒右式袈裟,下着裙,双手胸前捧持一盘,内置放花卉,跣足立于双重仰莲台上。此像与大钟寺花供养菩萨手捧花卉、垂发、上着袒右式袈裟、下着裙皆具有相似之处。

从上述造像看出,石篆山和石门山的供养菩萨像皆位于佛像左右,手捧山石和花卉,戴花钿耳饰,地位等同于协侍菩萨,他们身躯体态向主像倾斜,菩萨视线皆朝向主尊,就其处理的位置、持物和姿势而言,它们都具有供养菩萨的特点。石篆山和石门山雕凿的两尊花供养菩萨像,装饰更华丽,衣纹更繁复。菩萨头上皆戴双重卷草高花冠,石篆山的花供养菩萨冠中有佛像,而石门山则没有出现。石门山两尊供养像比主像低,供养者的身份更加突出,石篆山的两尊供养像与主像一致。大钟寺出土的花供养菩萨题记中出现“花供养菩萨”的称谓,石门山造像题记中的“香花菩萨”,也是以花为供养的菩萨的另一种世俗称谓,石篆山、石门山的供养菩萨皆手捧花盘,盘内花卉图案造型皆与大钟寺花卉相似,从图像到称谓,都明显受到大钟寺花供养菩萨的影响,以此表明这一花卉图案及供养菩萨造型在文氏家族内部是有传承的。由此推断,大钟寺花供养菩萨应凿刻于北宋年间,或许出自文氏家族第一代和第二代人雕刻,也或许是第一代或第二代人独立所雕刻。

万古大钟寺、石篆山、石门山出现的花供养菩萨像说明了这一题材在当时大足地区趋于流行,体现这一时期普通百姓的信仰需求,他们的目的主要是祈求家人安宁长寿、子孙后代聪明多智等愿望,同时也证明了文氏家族的雕刻技艺在大足区域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李正觉.佛教图文百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1.

②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65.

③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大足石刻铭文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473.

④李小强.大足石刻十八讲[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2022:50.

⑤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大足石刻铭文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317-318.

⑥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大足石刻铭文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