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的保护
2024-10-26卢筱洪
摘 要:文章梳理了南迁珠江三角洲的氏族对开发珠江三角洲的贡献与这些氏族宋元始祖墓保护现状,提出保护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的对策和意义。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保护;对策意义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7.006
0 引言
珠江三角洲坐落在南海北部边缘,位于我国南端、广东的中南区域,其范围从北纬21度55分到23度73分、东经112度45分到114度33分。本文深入探讨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特别指向了那一块相对较为狭窄的地域范围,其覆盖区域从三水思贤滘和东莞石龙延伸至珠江口的沿海地带。宋元墓葬在考古学上划入宋元明清考古一段,对宋元墓葬保护与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旨在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现状、对策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1 南迁珠江三角洲的氏族
自秦汉时起,珠江三角洲就有军事背景的移民定居在岭南,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就有记载,当时是军事占领。北方士民开垦珠江三角洲主要发生在宋代以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原士民陆续南迁有130多次,大规模的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靖康之乱”后,宋室南渡时期,中原士民大量南迁,先至南雄地区暂栖,后散居珠江三角洲,是历史记载的一次规模较大的集团性行动。据估计,当时有97个家族迁徙,迁入人口可能有几千人。此次陆续迁入珠三角的人口当有数万人。另两次发生在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等拥立宋帝赵昺转战于东南沿海,由福建海路入粤,退守广东新会以南的崖山,后陆秀夫抱着宋帝于新会崖山跳海自杀,伴随宋帝逃亡的皇族、官员和士兵大多选择在珠江三角洲隐居。南宋的皇族宗室则选择“更易姓名、潜迹山中”。
南迁氏族现有据可查的有60多个姓,如罗、杨、简、程、藩、叶、韩、魏、侯、姚等。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珠玑巷南迁而来有164族。落籍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有康、李、张、邵、孔、梁、姚、关、庞、简、陆、黎、程、陈、黄、麦、冼、区等18姓、36族。落籍番禺县(古县名,今位于广州市)李、简、黎、冼、韩、谢、麦、屈8姓、14族。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靠近南海北部,这一地区覆盖了广州、佛山、江门等城市及其周边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17200平方千米。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个区域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军事迁移活动,其中97个家族的迁移规模就有几千人。新会崖山事件后,很多忠于南宋的人士,包括高官和皇族成员选择这里作为避难地。至于区域内的家族分布,顺德县(那时候被认为是南海的一部分,今佛山市顺德区)有包括陈、李、冯、陆等在内的16个姓氏、21个家族。而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拥有邝、麦等13个姓氏、27个家族。香山县(广东古县名)主要地域包含现中山市、珠海市等地,有张、雷、缪等33个姓氏、53个家族。东莞县(今东莞市)有13个姓、13个家族。鹤山县(今鹤山市)与恩平县(今恩平市)各自拥有两个不同的姓氏及家族。广宁县与清远县(今清远市)有朱、冼两姓及家族。宝安县(今深圳市宝安区)有何、黄两个姓氏各自形成了独立的家族。阳江县(今阳江市)则由司徒家族单独构成。增城县(今增城市)只有刘姓的家族。实际上远非上述统计数据所涉及的姓族。据笔者近年来的调查,自珠玑巷南迁落籍南海的还有许多氏族,如《九江朱氏族谱》《颜氏族谱》《邝氏族谱》《蔡氏族谱》等记载的朱、颜、邝、蔡等姓氏。又据1988年南海方志办姓氏调查统计,南海现有210个姓,其中自珠玑巷南迁落籍南海的有88姓。旧《南海县志》记载,明崇祯十五年(1642)南海有84姓,清乾隆六年(1741)有9+ZqyVldorLxD4kdD7+v0Og==0姓。在南海九江有“除了丁共宋,都是南雄种”之说,也说明了南海大部分居民来自南雄。
2 南迁氏族对珠江三角洲的贡献
宋元时期,一些南迁的家族显著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开拓与发展,不仅加速了该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且对其长远影响甚深,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为兴盛的经济文化区域之一。如今珠江三角洲的突出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家族的不懈努力和智慧。对其贡献概述如下:
一是开荒垦地和修筑堤围。从宋朝到明朝,各姓氏家谱以及地方志中对开垦活动的详细记录随处可见。如新会县在北宋初期设立,到了南宋时期,这里被描述为“海有膏田沃壤,仓廪舟楫多取给”。在宋朝和元朝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地形以低洼的沼泽地为主,其非常容易遭受洪水的侵袭。因此修筑堤坝免受洪水的侵袭是当时之急事。到了宋朝时期,南方的迁移民族与原有的当地居民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了28条围堤,总长度约220千米,保护了约1.5 平方千米的农田。这些工程主要分布在西北江下游以及东莞的石龙地区。特别是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宋朝时期建造的围堤,如罗格围(位于南庄)、西樵山的桑园围—东西基和桂华(今佛山)存院围,总长度约75千米,保护耕地约1.8平方千米。东莞有东江围、咸潮围(位于莞城南)。在南宋咸淳二年(1266),罗贵的后代罗隐孙进士倡议建立罗岸围,长度达1.3千米,保护了约16.7平方千米的农田;在996年至1279年间,珠玑巷的移民14姓人家共同建设了小榄围。此外,在沿海地带还建造了许多防海小堤,如香山县的黄角石基等。从宋度宗朝(1266—1274)开始,人们开始注重利用地形高低建立堤捍,顺应水势而筑,避免直接与水争夺土地。据《南海县志》记载,建堤时选用优质土壤、层层夯实,以确保堤坝坚固。围堤建成后,普遍种植柳树以保护堤坝。元祐二年(1087),东莞知县李岩在京山、水南、石贝、牛渡海、西湖、福隆、司马头等地建立了长约33.3千米的堤坝,保护了约653.3平方千米的农田。
二是迁徙至南方的居民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并携带了中原地区较为发达的耕作技术,这促使珠江三角洲的耕作方法和经济作物种植获得了显著的革新与飞速发展。根据宋代资料记载,来自中原的移民携带着丰富的稻田耕作知识,他们到达珠江三角洲后,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农业改革。这些改革包括优选良种、优化育种;依据不同土质选择适宜的肥料,如河泥、塘泥、贝壳灰和牛骨灰等;强调耕作管理,包括中耕、合理灌溉以及使用冬季翻耕暴晒来提高土壤肥力。大部分水田都通过建造堤防实现了每年两季稻作,有些地区甚至能在冬季休闲期间种植第三季作物,实现一年三熟的农作模式,逐渐增加了耕作面积。特别是到了明末,出现了“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的农业模式,这种模式将种植甘蔗、养殖鱼类与种植桑树、养蚕、养鱼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既科学又高效的农业耕作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一大亮点,也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农业成就。与此同时,经济作物因其高于水稻种植的收益潜力,种植面积迅速扩张,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当时农田连绵不断,人们争相投入经济作物的种植。此外,自明朝中期起,烟草和花生等外来作物的引进亦促进了农业的多样化。从南宋到明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在南迁移民和本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断适应地理环境,克服自然挑战,成功构建了围堤以夺取与海的界线,确保了居住区和耕作地的安全。同时,通过创新和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这一地区从曾经的边远荒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带转变为一个拥有众多城镇、经济繁荣的重要区域。这一转变标志着其在农业生产和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斗争和适应的伟大成果。
三是南迁移民具有较先进的文化思想,在传播中原文化、繁荣岭南文化特别是对广府文化成熟与发展以及向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移民海外者以其反馈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海洋经济化,从而带动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近现代化。自宋朝开始,珠江三角洲的文化教育发展显著,孕育了大量的人才,历经岁月的累积,科举出身的学者人数显著增长。以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唐朝时期,进士仅有7人,到了北宋时期进士增加至24人,在南宋时期进一步翻倍,达到了48人。南迁移民对珠江三角洲文化教育方面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葬现状
一是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湮没于荒野中。因年代久远,加之宋明理学“追思三代”思想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除少部分名门望族传承有序外,大部分湮没于荒野中,无法考究。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墓表建筑比如碑等不在,在文物普查时,无法确定有无墓葬。其次受当时各种因素的限制,对宋元始祖墓的重视程度不足。最后即使有族谱的记载,但因地名更改、一代知情人的故去,墓葬无法确认。因此,对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的调查,首要任务是将湮没于荒野之中的古墓找出来,这也是我们保护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的前提。目前珠江三角洲正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可将宋元始祖墓调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摸清本地宋元始祖墓的突破点。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宋元始祖墓鲜见于书。据有关学者考证,宋末期,罗贵等南迁的97个家族中最有实证的有18人。他们全部散居在珠江三角洲,成为各地的始祖,他们的墓亦在珠江三角洲各地并记载于各族谱之中。但均少见于各地的文物登记或保护名单中。
二是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该地区宋元始祖墓带来了重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经济快速崛起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片繁荣的土地因经济和城市建设发现了长久以来被自然掩盖的宋代祖先的墓地,对其保护也因经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十年频有珠江三角洲古墓遭到破坏的报道。
三是殡葬改革对宋元始祖墓冲击。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珠江三角洲实施“三道两区”政策下的清坟活动日渐增多。一些宋元始祖墓因无法考究其真实身份和背景,导致评估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存在困难,加之湮没于荒野中,导致宋元始祖墓遭受破坏的风险增加,包括宋元始祖墓在内的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墓、遗址,也难免遭受无差别的破坏。
4 保护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对策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的现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保护该地区的宋元始祖墓。
一是更新观念、扩大范围、开展文物普查,摸清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的数量。要充分认识到宋元始祖墓的价值,更新观念,扩大文物普查的范围和对象,将宋元始祖墓作为重点纳入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充分利用各地修志的大好时机,以地方志、族谱等史料为线索,将珠江三角洲现存的宋元始祖墓调查清楚,以期为下一步保护宋元始祖墓做好准备。
二是发挥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开展宋元始祖墓保护工作。在深刻理解经济发展对宋元始祖墓带来的利与弊后,我们需要全面挖掘经济增长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宋元始祖墓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宋元始祖墓的保护措施,力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这不仅要求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还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审视和调整,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与时俱进地得到保护,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三是依法办事,保护宋元始祖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等六个部门共同发布的文件《关于特殊墓葬处理问题的通知》(民发〔2000〕93号),其中明确指出“已经进行普查并登记的古代墓葬,必须得到保留以及得到相应的保护”,这为我们维护珠江三角洲的宋元始祖墓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在考虑到文物保护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双重利益下,面对民政部门推进的清墓行动,我们有责任根据这些关键法律法规行事,确保那些具有不可替代历史意义的宋元始祖墓地得到妥善保护。
5 保护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的意义
一是保护珠江三角宋元始祖墓,可以促进文化大省建设。广东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不可小觑。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贵的一环,历经宋元时期珠江三角洲先驱们的不懈努力和创造,在中华文化整体的兴盛和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不仅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还推动了岭南文化的持续进步和繁荣,为今天我们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资源。他们对广府文化的贡献,为珠江三角洲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确保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万物皆有源,在建设文化大省的今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历史文化。文化大省的根在于历史文化,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二是保护珠江三角洲宋元始祖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团结力量蕴含了自然与社会两大要素。其中,自然要素中的血缘关系在塑造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祭共祖先、修家谱和祠堂等方式维持血缘关系。珠江三角洲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都将南雄珠玑巷视作他们祖居地,并将宋元之际南迁到珠江三角洲的士民视作他们的始祖。在海外各种各样的同乡会均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而形成的,如香港雷方邝同乡会、香港叶氏宗亲会等。将省外赤子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散布在珠江三角洲各族的始祖墓和祖祠,通过每年春、秋扫祭始祖墓活动,可以增强海内外宗亲的联系,从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意识和能动力量,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三是落实以人为本,保护文化遗产。珠江三角洲的宋元始祖墓,不仅是历史的印记,也是该地区早期开发与进步的宝贵遗产。特别是其中体现的开拓精神、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尊重先人的传统,都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这些宋元始祖墓,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将其归入迁平坟的对象。尤其一些宋元始祖一无功名在身,二无追封,其墓更容易被迁平。宋元始祖墓被毁,对其后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我国独有历史文化特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祭拜先人,周朝时期就已形成了祭墓的习俗,尤其对普通百姓而言,祭拜祖墓成了重要的仪式。如今,在珠江三角洲,春节、元宵、清明等节日前后的春祭,以及中秋、重阳等节日前后的秋祭,虽因地制宜却有所差异,这些习俗的持续传承,特别是宋元时期墓葬传统的保留,成了历史传承未被遗忘的关键,彼此之间互为补充。
五是“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而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其外来人口(新客家人)与本地人旗鼓相当,甚至超出了本地人,这一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天,这些新客家人从不同的途径,带着不同的目的和理想,跨入珠江三角洲各地,为发展当地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这正是珠江三角洲宋元墓主开拓进取、开放态势、包容精神的延续。这些新客家人也和珠江三角洲宋元先辈一样,在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2]杨宝霖,钟百凌,李炳球.东莞文史:第28辑[M].东莞: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8.
[3]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邓炳权.和谐社会与文博事业[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5]刘安.淮南子[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7.
[6]广东南海九江商会.九江儒林乡志[M].[出版信息不详].
[7]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M].佛山: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1976.
[8]简朝亮.粤东简氏大同谱[M].[出版信息不详].
[9]赵仲光,等.新会三江赵氏族谱[M].[出版信息不详].
[10]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M]//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11]南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海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陈伯陶.东莞县志:卷二十一[M].[出版信息不详].
[13]冼宝榦,冼瑞祺.岭南冼氏宗谱[M].[出版信息不详].
[14]潘尚楫.南海县[M].[出版信息不详].
[15]杨宝霖.珠玑巷氏族的南迁及其对东莞的开发[M]//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16]郑熊.番禺杂记[M].[出版信息不详].
[17]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叶显恩.移民与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化[M]//朱德兰.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八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研究所,2005.
[19]阮元.广东通志[M].[出版信息不详].
[20]曾昭旋,等.罗贵等南迁97人名考[M]//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21]关于特殊坟墓处理问题的通知(民发〔2000〕93号)[EB/OL].(2000-04-17)[2023-12-22].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0/content_60524.htm.
[22]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