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24-10-25王绪贤

考试周刊 2024年38期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坚持贯彻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创新语文教学评价系统,在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下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论述了初中语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内容,为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8-0050-04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要想更好地促进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得不断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能促进学生精神的陶冶和道德素养的提高。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每位学生围绕理想主题说明自己读书的目的和学习的意义,了解学生对理想的看法和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加强自我认知,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评价系统,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应该贯彻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不断优化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从多维角度考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情况等,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认知自身的真实的学习状态和发展现状。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系统的反馈信息来改进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语文教学方法。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的语文教学测评,收集整合学生的测验情况,分析学生的测验成绩和小题得分,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薄弱点,了解语文教学的疑难点。初中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组织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以电子量化表等形式来让学生进行提问自测、单元测验和学科互评等。这样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数据直观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和学业发展,并且通过教学反馈来升级优化教学内容。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建立动态教学评价系统。在这种动态监测和追踪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分析数据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比如,语文教师可以监测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作业完成进度,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来调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态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动态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另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估和考核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不应仅依赖考试的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采取多元形式,从多种角度出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效。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汇报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和学习感悟,并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评价语文学习成果。教师也不能一味坚持结果性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研讨过程中的表现,通过线上平台来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这有利于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学会反思和检查,促进学生思维的培育,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科学设计语文作业,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还要重视语文课后作业的科学设计。通过合理设计语文课后作业,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巩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不仅要设计答题类型的作业,还应该布置相关的生活实践性的作业,以此加强学生的生活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具体而言,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时候要以任务为导向,明确学生基本的语文任务目标,强调语文任务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活动,加强课后交流与合作。语文作业设计应用任务导向法可以加强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比如,要求学生种植一株小番茄,学生就可以在培土栽苗,浇水摘果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察番茄的整体培育过程,这样不仅能够跨学科地了解相关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知栽植的不易,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体悟生活背后深刻的情感价值,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学科作业的时候也可以联系其他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跨学科的综合作业设计,这样能够丰富语文作业内容,优30309b5a61fbdb63c94e866ea8151d50化语文作业模式。比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昆虫,并用绘画和文字形式记录昆虫的形态和习性,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美育教育,还能够综合地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加强语文课后作业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迁移应用语文知识,感悟生活,体会人生百态。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日常生活当中的趣事,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享受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感受文字的力量和魅力进而激发主观能动性去自发地创作作品,记录生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语文课程内容

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素材开展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群文阅读,这样学生能够大量接触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古诗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古诗文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然后让学生根据古诗文的核心内容和情感本质进行仿写训练,促进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深度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体悟诗文背后的人文价值和情感内涵。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红灯笼、对联、传统建筑等,从生活出发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写作素材,实现文化与生活的一体融合。这些生活化的写作素材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热情和灵感。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博物馆,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民俗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并通过文字形式加以记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学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通过解读传统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时文学创作的时代特点和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感悟传统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特色。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作古诗文鉴赏的短文,将内心的鉴赏感受和情感认同外化为文字,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和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鉴赏《观沧海》,并为学生介绍作者创作的基本背景和时代特色,让学生从诗文的内容和技巧等角度出发进行鉴赏,并以短文形式记录自己的鉴赏心得。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鉴赏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更多传统文学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创设多元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依据教学素材设计相关语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语文知识的内涵。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预留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挖掘教学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比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问题:“为什么作者未有艳羡意?”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预想,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历程中,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学科综合思考素养的系统培养,也确保了学生更加深入地挖掘文章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故事情节来创设语文故事教学情境。语文教师设计故事情境时应该以语文教学素材为基础,加强语文故事情节和语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确保故事语言的生动性,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体味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表演情境。让学生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编写相关剧本并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就是对语文知识进行一次自我的深刻加工,可以在人物角色中感受人物情感和思想,沉浸式地进行语文学习。语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排演话剧或者小品,让学生根据文本角色特点进行即兴发挥。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表演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形象,了解文本的情感底蕴和思想内涵。

(五)采用多样教学模式,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要想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来优化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第一,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法。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语文问题闯关游戏,以此提高学生语文解题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二,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单元整体教学法。在进行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深入了解语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来拓展语文教材资源,并且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语文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语文主题的综合探究与学习。初中语文教师不仅可以挖掘现有的教材内容,还可以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拓展语文视野。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综合性原则,通过多种数学、艺术、科学等学科知识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初中语文项目式教学活动应该明确项目设计的目标,遵循明确性和一致性原则,保障语文主题项目设计的目标和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语文教师在开展项目式语文教学活动之前,应该深入了解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合理科学地设计项目目标,使之与语文教学发展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相匹配。另外,语文教师应该在整体单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来整合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科学、难度适宜的语文项目主题,让分散的语文知识能够集中在项目教学中,确保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保障语文项目式教学能更好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第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分层化教学法。人文素养培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师有必要明确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相关教学理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为之制订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定制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指导不同程度的学生自主学习力所能及的知识,以此引导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

三、 结论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遵循多元化和生活化原则,不断创新语文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多元化的语文情境教学中去,以此加强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和基本的文学素养。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积极地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要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另外,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将语文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了解社会,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沈旺盛.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探究[J].学苑教育,2022(28):49-51.

[2]孙有喜.初中语文标准化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J].中国标准化,2022(4):151-153.

[3]许永丽.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策略思考[J].新课程,2021(17):54-55.

[4]杨德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J].家长,2021(7):133-134.

[5]许姣姣.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探究[J].教书育人,2021(31):20-21.

[6]王伟伟.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0):60-61.

[7]张志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策略摭谈[J].新课程研究,2021(11):99-100.

[8]苏昕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师,2020(S1):135.

[9]杨春锋.人文素养培育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44-45.

[10]张凯丽.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2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