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结果和小组合作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策略的研究
2024-10-25宋佳栗王明辉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提出,对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间英语阅读能力的差异逐渐显现,以往一刀切的阅读教学策略已经不合时宜。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基于平台结果和小组合作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将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借助平台结果和小组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策略。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指导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小组;个性化;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0-0091-03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七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八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九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同时,三级学业质量标准中阅读的要求对学校部分学生来说很有难度。
另外,由于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不同和家庭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同,在经过小学六年的英语学习后,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部分学生能独立阅读英文原版小说,部分学生能够阅读所在年级的课外读物,部分学生只能读懂课本内容,部分学生没有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年级阅读能力。
这样一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不同的阅读指导策略,帮助他们理解语篇内容,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 概念界定
(一)数据分析平台
数据分析平台能够为教师提供便捷精准的数据采集,快速科学的数据分析,即时有效的数据发布服务;能够为教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提供翔实的客观数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得力助手。通过报表实现学生的作业、成绩和分析,可以追踪学生学习及成绩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平台以星立方、智学网数据分析平台和问卷星为主,采用课上课下结合的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
学者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还未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但部分学者认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性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任务分割,结果整合;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分配角色,分享领导的基本特征。本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定义如下: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三)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阅读主体基于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领会其中的内涵意义,且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联系,形成价值取向的全过程。个性化阅读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产生个性化思维,形成具有主观意义的联想与启示。
三、 分组方法
(一)同质小组
教师结合星立方平台上学生的阅读成绩、平时阅读表现及他们自身的意愿,将学生分成细节组、推理判断组、归纳总结组、观点表达组和阅读指导组。细节组主要包括阅读方面比较薄弱的学生;推理判断组主要包含推理判断题型容易出现错误的学生;归纳总结组主要包括容易在归纳总结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观点表达组的学生容易在观点表达方面出现错误;阅读指导组的学生是在阅读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可以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指导其他学生解决阅读问题。
(二)异质小组
异质小组的成员包含细节组、推理判断组、归纳总结组、观点表达组及阅读指导组各1至2名成员。阅读指导组的成员承担异质小组的组长,负责指导组员的阅读学习。
异质小组形成后,仔细观察每一个异质小组是否和谐。如果学生之间脾气秉性等不合适可以适当调节。
异质小组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特征,比如学生外貌及性格特征,安排成员位置。
以下是异质小组成员的构成:
四、 实施方法
课堂实施采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Unit 2 Communication。具体课堂实施方法如下:
(一)阅读课堂实施一
Getting Ready & Lesson 4 Animal Talk
教学目标:通过多次阅读,获取、梳理动物间不同的沟通方式及具体信息并建构思维导图;基于语篇结构图思维导图,描述多种动物沟通方式并用完整句提出自己的观点;客观分析并评价动物沟通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过程:
1. 基于communication进行头脑风暴。主要让观点表达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2. 阅读导入部分并快读寻找狗试图传递的信息及其沟通方式,主要让细节组的学生来回答;依据语篇绘制思维导图并复述,让学生独立绘制后,组长评价组内各个组员的思维导图后,根据组员的英语学习情况分配复述任务并进行班级展示。3. 讨论人与动物沟通方式的不同及对人类的影响,异质组长引导组员讨论并让总结归纳组的学生进行展示。4. 家庭作业:依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并上传班级小管家,其他学生点评。5. 学生自我评价:能够识别出Introduction—specific结构并总结大意;能够根据此结构绘制文章的思维导图;能够根据思维导图运用现在完成时介绍动物的沟通方式;能够说出动物和人类沟通方式的不同;能够用现在完成时描述动物沟通方式对人类的影响。
(二)阅读课堂实施二
Lesson 6 The Texting Generation & Fun Zone 1
教学目标:基于前4课时理解能力的基础,能够将获取并梳理语篇各段主题句及细节信息和总结段落大意的能力应用于5、6课时,绘制语篇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简介短信或其他沟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优势及不足,形成看待事物的辩证思维。
教学过程:
1. 头脑风暴:What do people do with mobile phones?主要让观点表达组的成员表达自己的观点。2. 根据图片和标题预测语篇主要内容,这部分主要引导推理判断组的学生回答;阅读第1段并选择本段大意;再阅读Reading Help明确概括大意的方法;运用以上方法逐段总结第2、3、4和5段的大意并回答相关问题,这部分主要让归纳总结组的学生回答问题;依据所获取的信息绘制思维导图。3. 依据思维导图,描述手机的发展史及优缺点,这部分主要让异质小组组长组内分配任务并展示。4. 选取另一种沟通工具并依据语篇结构及句型描述其发展和优缺点,异质小组组长安排不同学生复述不同部分。5. 家庭作业:依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进行点评。6. 学生自我评价:能够识别出Introduction—Development—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comments的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结构及句型描述一种沟通工具的发展;能够运用所学结构描述一种沟通方式的优势和不足。
(三)练习课堂实施
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三篇文章,语篇A、语篇B与语篇C。三篇文章的难度逐渐递增。细节组的学生完成语篇A后将答案传到智学网平台,然后再去完成B和C。推理判断组、归纳总结组和观点表达组的学生完成语篇B后将答案上传到智学网平台,再去完成A和C。阅读指导组的学生完成语篇C后将答案传到智学网平台,再去完成A和B。
教师利用智学网平台的分析结果即各个题的正确率。依据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并讲解。如果语篇C的某个题错误率特别高,可以引导阅读指导组的学生集体讨论后给全班讲解。如果是观点表达的错误率高,就引导观点表达组集体讨论后给全班讲解。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全班讲解。家庭作业:绘制B、C篇思维导图。
五、 研究结果
(一)学生两次阅读成绩对比
阅读考试试卷是区里统一测试,统一阅卷;阅读选择部分共13道题26分统一采用机评的方式,阅读回答问题部分共4道题10分采用双人评分的方式,如果双人评分差异性大则需要第三个人评分。以下是星立方平台上学生的两次阅读成绩:
由上表可知,学生前测阅读选择部分的平均分是16.25分,阅读回答问题部分的平均分是6.52分,总分的平均分是22.73分。学生后测阅读选择部分的平均分是20.71分,阅读回答问题部分的平均分是7.95分,总分的平均分是28.68分。学生的后测阅读选择部分、阅读回答问题部分及总分都高于前测。
经过数据对比,发现在各个阅读小组中,22名学生在自己的阅读短板题型取得了进步。
(二)《学生阅读技能调查问卷》结果
本研究借鉴刘亦春编制的《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问卷共有45项,结合学校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删除第3、4、5、6、10、16、17、18、25、27、28、31、32、33和41项,最后保留30项。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五点计分的方式进行测量。
教师课上利用问卷星将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学生在20分钟内独立完成。同时教师强调本次调查问卷结果与英语考试无关,只是为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务必真实填写。
经过分析,阅读指导组的学生在第3题(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我经常用词缀、上下文、同义、反义等方法推测该词的含义)、第15题(我会在阅读中不断运用我原有的知识去想象并理解文中的新信息)和第20题(阅读一篇文章时,我首先根据标题预测文中的内容)都选择的是D(大部分时间这样做)或者E(总是这样做),在其他题的选择上偶尔会出现A、B、C项。
观点表达组学生在第10题(理解一句话不仅要理解其字面含义,更重要的是通过上下文区推断其隐含的意义)都选择的是D或者E;归纳总结组在第25题(常对已经学过的或用过的阅读技巧进行总结,并在下次的阅读中能灵活运用)和第30题(每次阅读完总要做一些自测题,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和提高)都选择的C;他们在第5题(在阅读过程中很难判断哪些生词重要,哪些生词不重要,希望教师给予指点)、第11题(阅读时喜欢一字一字慢慢细读)、第12题(知道如何划分意群,在阅读时按照意群去读)和第20题(拿到一篇文章会首先去看标题,然后根据标题预测文中的内容)基本上都选择的是A、B和C。
推理判断组的学生在第2题(我在查生词前,会考虑该生词是否值得查)、第10题、第13题(我遇到长难句时,会反复阅读弄懂意思后再往下读),第21题(我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调整我的预测内容),第24题(我经常会依据文章的内容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第25题(我会对已经学过的和使用过的阅读技巧进行总结,且在后续阅读中轻松运用),第28题(我在读完文章后会用英文总结文章大意、作者观点及文章结构)和第29题(我常常用流程图的形式来归纳文章的结构)8道题基本上都选择的是A、B和C。
细节组的学生在问卷上每道题的选择上都是以C为主。
六、 结论
基于平台结果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阅读小组的集体作用,可以促进全体组员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依据课堂小组学习可以针对初中生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阅读策略的指导,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学习并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26-30.
[2]盛群力.合作学习一实用技能、基本原则及常见问题[M].浙江:宁波出版社,2018.
[3]许爽.初中现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