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24-10-25陈志熔
摘 要: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数学作为一门关键学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着创新和科技进步。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贯彻这些观念,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文章将阐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0-0048-04
在培养个体全面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小学数学教育也正面临崭新的挑战和机遇。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这一背景,我们亟须讨论如何更好地将新课程标准运用于实践,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重大且深远,对学生的数学学科发展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其整体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小学数学培养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建立稳固的数学基础。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数学的各个分支都依赖于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思维框架,为深入学习高阶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对学科探索的渴望。数学不仅是记忆和计算,而且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领域。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带来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参与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积极的学习动力。
二、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5f126772f5a23612dc5cb841dcb1009e4ad2fa943168e7a6da3487ea8420041f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关注创新的教学方式。只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才能主动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体验数学的独特魅力。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升数学的核心技能。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便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并满足学生对高质量学习环境的需求。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助于数学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因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二)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策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若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他们将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与教师配合。教师能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收到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挖掘数学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是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可以与生活紧密结合。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深入理466d32029308c264eda3ea2e2538f7caf2258c3eb326d7f41ada12a6f39013d5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理论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是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时代需求进行设计的,体现了数学应用的价值,同时也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工具。在教学课堂中,应以生活为核心,探索教科书中的生动元素,缩小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巧妙地将数学思维和生活要素融入教科书,创造出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随时随地亲身感受数学的吸引力。
例如,在教学“重量单位”时,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缺乏经验,理解较模糊。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逐步建立对克和千克的准确理解。通过估算、称重、计算、比较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克与千克的精确含义。又如,以认识人民币为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同人民币单位的转换。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生活场景,使学生通过熟悉的场景来解决新问题。这种数学建模过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和量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借助课堂提问,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各类教学难点,以助于学生简化数学概念,促进他们轻松地理解数学内容,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应采用巧妙的问题设计,逐渐增加难度,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的本质和内涵,从而获得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时,我们注意到学生常常将这两个几何体混淆,特别是对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难以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圆柱与圆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圆柱体的概念?”设计这样的问题可以与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理论基础相符,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维,促进他们的探究能力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优化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沟通与合作等方面,并以小组合作为核心,以应用教育方案为基础,在高效的课堂环境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相关内容时,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一致性原则进行分组,并确定任务。比如,可以研究七巧板的起源和发展,展示图形平移变换过程的操作,并利用七巧板改变方格纸上的图形。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逐一展示他们的预览结果,以促进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此外,还可利用几何绘图板展示七巧板的“找中点法”的制作过程,让每个小组分别切割正方形,每位组员完成一幅图。最后,汇集所有小组的作品,并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分组组织,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确保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四)组织课堂活动,积累学习经验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快速变化和更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逐渐变得独立和稳定。他们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呈现出明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直接影响他们对积累经验的积极性。然而,由于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缺乏正确方法的掌握,导致他们对基本数学活动的体验相对不足。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以学生认知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各种多样的活动,注重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同时将教科书问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紧密结合,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体验。
例如,在“分数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扫描教科书中的相关概念图像,并将其嵌入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课件,要求学生根据“本期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解答“航模小组的成员数量是多少”的问题,以获取数学信息。根据任务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习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如制作列表、绘制图表、列举算式等,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进而制订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并与全班分享。
(五)引进以人为本理念,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类似问题。数学知识不仅在考试中有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知识点。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提前设计教学过程和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获得更多展示机会。教师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小明家里购置了一套全新的房子,需要进行地板铺设和墙面粉刷。然而,小明手中仅有一把尺子。请大家协助小明思考如何计算地板和墙面的面积。通过此实际问题,学生可以体验探索之乐,并取得问题解决的成就感。
(六)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针对目前学生空间意识不足的问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具备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并对教材中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对比。
例如,以“图形的运动(三)”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物体在生活中通过旋转所形成的不同图形,从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图形的运动轨迹和变化情况。因此,通过具体的图形展示,原本的抽象空间理念可以更加具象化,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空间的认知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该领域,培养他们观察运动物体的能力,并提升实际应用水平。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和之前学习的“图形的运动(二)”,学生可以进行对比和总结,以建立完备的知识框架。
(七)营造真实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核心素养不限于培养单一数学能力,而是融合了多种数学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后,能够有效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然而,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真实问题情境结合起来,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激发其数学思维。在创造问题情境时,教师必须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融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和表面化,从而成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节“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Ltq4c4+DPCbAgvkvmIHT7tOJ9lNjo+VFEOKr13h7IBk=负数时,应以生活中的负数情境为切入点,创设真实的问题背景,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可以运用天气预报、超市购物时的误差数据和电费欠费通知等常见负数元素,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中的负数数值。天气-15℃表示气温比0℃低 15℃;在称重时允许误差范围为±2g内,鉴于重量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该误差值不能超过2g或低于2g。换个说法,这个范围内的数值是合理的。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使其得出准确的结论,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
(八)倡导多元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需要转变过去的“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从转变教学理念入手,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不断培养解题的品质,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六节“圆”为例,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绘制圆的方法和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圆的绘制方法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研究和探讨,观察学生能否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完成绘制圆的任务后,教师可要求他们探讨圆的绘制方法。学生经过总结反思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打开圆规的两脚,然后固定其中一个针尖,并旋转圆规完成圆的绘制。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九)注重生活实践参与,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学科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不要局限于教材范围,还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认识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发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授课时,应注重融合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节“折线统计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传授相关知识给学生,让他们对折线统计图有基础的了解,并能简单分析统计图中数值的含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读懂折线统计图,完成所要求的统计图制作任务。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实践运用折线统计图,展示他们每天完成各科目作业所需的时间。制作这种统计图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还需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非常有益。
(十)基于逻辑推理能力,强化理论知识理解
在小学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推理能力是学生所具备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和对比能力,也是学生在实际运用课堂学习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之一。然而,在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常常担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敢让学生自主进行逻辑推理和探索。一方面,他们担心课堂时间有限被浪费;另一方面,也担心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压力。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有初步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构建一个推理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纳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知识时,涉及以下方面:观察和理解三角形、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内角和、分类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内角和”知识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推理来构建课堂环境。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课件复习上一节课的三角形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即木棒实验。他们试着用不同长度的木棒组成三角形,以便回顾三角形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将具体的长度与三角形的各边联系起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核心概念,并最终得出重要的结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实际操作的探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有利于他们掌握数学学习策略,推动他们全面发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也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挖掘教材,促进以生活为主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引入问题解决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组织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积极学习态度,提升核心素养。
267b96b1b7a11772c4a0549f9665a7b1参考文献:
[1]耿丽丽.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182-184.
[2]高雪芹,张玉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学习的优化路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1(12):71-72.
[3]韩瑞娟,李肖.论指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过程:以苏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6):71-75.
[4]倪丹丹.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5):223-224.
[5]周俊,王贡保杰.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2(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