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应对西方,俄罗斯将修改核政策

2024-10-24

读报参考 2024年30期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不久前表示,俄罗斯将修改其核政策,以应对西方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的行动,并称“这项工作已进入后期,而且有明确的意图要进行修改”,这一决定“与我们的西方对手(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的升级进程有关”。

俄核政策经历多次调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军事能力显著下滑,唯有庞大的核武库是手中不多的可以和西方讨价还价的可靠筹码。为了最大化地发挥核武库的作用,俄罗斯把核威慑的作用范围扩展到了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对核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以确保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利益。例如,俄罗斯在独立之初时确实奉行的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但后来先是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又在继续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权利的基础上强调“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原则,以弥补可能与西方国家在综合实力上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在增强核力量的同时还在俄罗斯周边积极部署反导系统,使得俄罗斯的核威慑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开始思考新的核威慑政策。

2020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新版核威慑政策称,俄罗斯在面临敌人发动的核攻击或威胁到国家生存的常规攻击时,可以使用核武器;并特别强调无论敌人是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使用常规武器,只要对俄重要设施构成致命打击,即可以先行对敌方使用核武器。该政策的核心仍是突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通过向战略对手作出明确表态,遏制后者不敢对俄罗斯及其盟友发动核战争和常规战争,同时灵活应对在不同情境下的各种安全挑战。

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俄罗斯的这项核威慑政策并没有发挥预期作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仍然采取步步紧逼的态度,并导致了地区形势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对核武器的论述开始逐步递进,多次表示可能会修改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中的“最低使用条件”,暗示可能在冲突中使用战术核武器。

今年3月,普京表示,俄罗斯核武原则或因局势变化进行调整,俄已经在技术层面作好进行核战的准备。6月,普京再次表示,核武器是俄罗斯最后的选择,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核武器。

此次里亚布科夫再次发表修改俄核政策的声明,是迄今为止俄罗斯最明确也最直接表示会继续推进改变核政策的言论,意图在于通过展示核武器实力和使用核力量的意愿,阻止西方国家进一步挑战其底线,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未来,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可能会降低。

意图抑制俄乌冲突继续升级

此次俄罗斯宣布将修改核政策,与当前俄乌冲突的升级事态密切相关。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大部分战场都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但如今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随着乌克兰军队突入俄罗斯西部库尔斯克州地区,战火烧到了俄罗斯本土,俄罗斯首次面临从境外作战转为本土作战的境况。此外,乌克兰还多次使用自杀式无人机打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甚至袭击了莫斯科,虽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但象征意义重大,让很多俄罗斯民众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打破了此前常有的“安全幻想”,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冲击。

此外,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北约国家与俄罗斯正面对抗的风险正在升高。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虽未公开出兵,但很多成员国家持续向乌克兰提供资金乃至武器援助,军事人员以雇佣兵、技术顾问等形式参与作战,深度卷入俄乌冲突。在此次乌克兰越境突袭行动中,有不少北约国家的军事人员以雇佣兵身份参战,北约重型武器也常常出现在交火一线。俄方公开的相关证据显示,北约国家的F-16战机已经开始以乌克兰名义参与对俄作战。此外,北约部分国家甚至怂恿乌克兰采取更多极端行动,如突袭俄罗斯的核电站等。这些都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宣布修改核政策,是俄常规军力承压越来越大,被迫进一步诉诸核武器威力的体现。俄罗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西方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北约继续援助乌克兰先进武器,发动远程火力打击,特别是对俄境内核设施构成威胁的话,那么,俄方可能会考虑核反击选项,从而迫使西方重新评估对乌援助立场,实现有效控制危机升级的震慑效果。

核武器是当下全球最大的军事威慑力量。俄罗斯多次修改核政策,其目的并不是真的使用核武器,而是借助核武器的威慑属性作为谈判工具,获得与美国进行战略博弈的有利地位。此次俄罗斯放出要修改核政策的重磅消息,虽然可能只是一种警告和威慑手段,但也确实反映出俄罗斯对当前局势的不满。只要美国继续坚持其霸权主义思维,只要西方国家继续将俄罗斯视为威胁,那么,俄罗斯的这种紧张和焦虑就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摘自《澎湃新闻》凌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