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多主体的“朝阳少年”评价指标体系
2024-10-24潘君英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能都独具特色且多元纷呈。新课程标准的导向也明确指出,多元评价应聚焦育人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融合,共同勾画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画卷。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我们必须确保评价情境贴近真实生活,让评价指标展现多元化特色,评价方式展现多样化特点,评价内容全面覆盖,同时确保评价反馈具有指导性价值。我校根据办学理念和育人文化,建立了“朝阳少年”评价指标体系。在原有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围绕人员、时间和环境三方面重构评价组织架构,借助“悦评越好”平台,实施多主体、全方位、可视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一、多元化评价体系
1.品德发展
理想信念:共27条具体评价指标。由班主任每学期中段、期末,对本班全体学生评价1次,共2次,此维度指标属于意识形态类,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开展,并依托具体的活动开展评价,不能用主观意识评价学生。
社会责任:共51条具体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方式贯穿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评价主体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
行为习惯:共40条具体评价指标。由班主任每周对全班学生评价1次。其中涉及家长评价的评价指标,由班主任提醒家长每周评价1次。
2.学业发展
本维度包括8个二级评价指标,共28条具体评价指标,由科任教师每周对所任教班级学生开展不少于1次的评价。内容包含:学习习惯、阅读书本能力、搜集和使用资料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定义评价。本维度需要结合场景评价方式,每个学科都有对应的具体评价指标,按照学生的实际开展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性评价。
3.身心发展
健康生活:共37条具体评价指标,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对任教学生开展每周不少于1次的评价。其中涉及家长评价的指标,由班主任提醒家长,每周对自己的孩子评价5次。
身心素质:共8条具体评价指标,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对任教学生开展每周5次的评价。
4.审美素养
美育实践共9条具体评价指标,感受表达共16条具体评价指标,由美术、音乐教师每周对任教班级学生开展1次评价。其中涉及家长评价的指标,由班主任提醒家长每周评价1次。
5.劳动与社会实践
劳动习惯:共25条具体评价指标,由班主任对班内全体学生每周开展1次评价。其中涉及家长评价的指标,由班主任提醒家长,每周对自己的孩子评价5次。
社会体验:共7条具体评价指标,由学校各个部门,根据本部门开展的活动,开展实时评价。
二、多主体评价体系
对校内开展的社团活动,由社团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以及相对应的具体评价指标,每周对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评价1次,评价时采用“图文点评+推荐上墙”模式。
学校每月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学生互评评价指标共10条,主要对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展开评价。适时与社区开展联合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工作人员对学生开展多元评价,其中包括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未成年人活动等。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可以常态化、实时化、多样化。
借助“悦评越好”平台,我们实现了从多个视角、侧面和渠道采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多方评价数据。首先,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实现积分量化,学生可以凭所得的积分兑换心仪礼品,加强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其次,通过校园大屏实时播报,显示每周文明班评比数据、积分排行前五十名的学生、科任教师推荐的上排行榜的学生,促进了校园内的良性竞争与相互学习。再者,根据积分累积情况和学生的优秀表现,评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校园之星,激励更多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学期末利用后台自动生成并导出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以此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综合评价,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全面、客观的反馈,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三、成效
“朝阳少年”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都更新了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得以创新,评价、记录、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实现了数字化操作;激发了学生成长动力,教师将赏识教育、积极教育的理念不断地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成长数据的全方位、精细化采集,提升了评价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