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让生命成长更丰盈
2024-10-24黄日暖
刘震红,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省骨干教师,茂名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茂名市“名师课堂”应用共同体名师指导团队成员,茂名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她重视科研促教,提出“体验语文”教学主张,致力于构建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体验式课堂教学。
2023年10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茂名市祥和中学语文教师刘震红参加了项目主办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组织的赴西藏林芝开展送教共研、示范带学的教育帮扶活动。她克服剧烈头痛、心慌的强烈高原反应,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工布江达县中学送教《白杨礼赞》一课,其体验式教学方式深受认可。
《广东教育》:刘老师,听说您送教到西藏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授课,得到当地听课师生的热烈反响。能分享一下这次送教的独特感受吗?
刘震红:送教进藏确实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在工布江达县中学,我送教时采用体验式教学讲授《白杨礼赞》。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教学起点,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开展朗读体验活动,学生朗读兴趣浓厚,朗读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气氛活跃,这节富有鲜明体验特色的课得到当地师生的热烈反响和好评。
课后,许多学生用小纸条留言,说很喜欢上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其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我完成送教任务准备离开学校时,恋恋不舍的学生纷纷追下楼要求合影,看到那一张张高原红小脸庞上露出的纯洁灿烂笑容,我既感动又欣慰,严重的高反在那一刻也似乎减轻了许多。这次进藏成功送教,说明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在广东沿海地区开展,也可以在西部地区成功推进,让更多的孩子获益。
《广东教育》:您是如何走上体验语文探索之路的?
刘震红:走上体验语文的道路其实有些漫长。2012年,我开始思考的是如何让教育教学更加有效,当时受杜威的“做中学”影响,可能更多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想得更多的是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体验,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一节课的学习。这大概是我所能追溯到的开启体验式教学的最早时间了,但是当时也只是关注课堂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变。不过也许是因为关注点更多地落在形式上,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变不大。于是,我又开始关注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为了解决教学困惑,一方面我努力加强理论学习,阅读了许多的教育书籍,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如钱梦龙“三主”理论、李吉林情境教育、丁之境语文生长理念、辛继湘体验教学理论等,都对我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体验教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引领我进入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领域。2022年新课程新课标落地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课标的全人教育思想相一致,体验式教学是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路径。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对新课标下体验式语文教学探索的信心。
另一方面,我在实践研究中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进行活动体验式教学外,又尝试情境体验式教学、朗读体验式教学。研究如何在文学体验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在情境体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如何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努力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发生。对于课堂之外的作业练习,也尝试着融入体验理念,布置自主的体验式语用作业,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我欣慰地发现,丰富的体验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感增强,语文学习兴趣被极大激发,课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学习热情被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举手回答问题也变得积极了,他们的手从以前的犹豫不决到现在的高高举起,他们回答问题从过去的寥寥无几到如今的争先恐后。美好的变化在课堂上发生,生命拔节的声音仿佛清晰可闻。这一切随着体验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在悄然发生。
《广东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是什么?
刘震红:简单地说,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以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活动。在初中学段语文学科领域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注重构建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设置学习任务,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之间的勾连,引发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自觉性是否增强,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否被激发,思辨力和创造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是否得到提升。力求做到以情怡情,以美陶美,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更好地生长。
《广东教育》:您对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进行了哪些有效探索和实践?
刘震红:为了践行新课标、构建新课堂,我们围绕“构建初中语文体验新课堂”的主题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多种的体验式教学策略,有朗读体验式、情境体验式、活动体验式、表演体验式等。
以情境体验式为例,情境体验式教学注重高质量情境的创设,开展体验式教学,推动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它要求情境要满足学习主体在与情境持续的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生成意义。这区别于以往的情境只作为导入的角色,对情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充分观察,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进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素养的转化过程。这里的情境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地在开展活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挥作用。
譬如在七年级首次写作教学中可以选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因为作为初中阶段的首次写作,学生的心情是忐忑的,对写作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通过情境体验,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完成一场情感和思想的旅行。
具体实施步骤:首先是明确主题,游历校园。围绕单元四季美景的教学主题,立足单元写作专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明确此次作文课的教学主题为:赏美丽校园,写优美作文。学生带着写作任务的学生走出教室,可以自由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细心观看每处的景物,品味每处人文景观,全方位、多感官感受校园的景致,获得真实感知和来自心灵深处的触动、启迪和感悟,汇聚成渴望表达的愿望。其次是有序写作,合作交流。运用学过的方法将观察的校园美景进行多维描写,再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完成作文升格。最后是荐赏美文。即推荐优秀作文,在全班进行交流。由于创设了美丽校园的真实情境,学生的写作内容有了着落,可以缓减学生忐忑不安的写作心情。
游历校园,捕捉自然景色美丽镜头,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回到书桌开始写作,刚感受过的景色还历历在目,真实丰富的情境,不仅为写作提供了鲜活素材,更是点燃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想说,从不喜欢写作到产生表达的欲望——抒发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滋养,语言运用和审美能力也得到有效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切得益于学生亲身感受校园文化景致的情境体验。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当学生把真实的情境、真切的感受诉诸笔端,用真实的文字记录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学生的生命力便会益发蓬勃。
《广东教育》:目前,体验式教学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震红:一是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习体验,能够有效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改变了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从被动接受、依赖标准答案到亲历感受、独立思考,促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最终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是多种体验方式丰富了教学形式。教学中积极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各项活动,如朗诵、演讲、表演、读书分享、汇报展示等。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素养。由于形式多样,活动丰富,体验感强,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表现精彩。通过系列体验活动,学生的朗诵能力、写作能力、审美创造、语言运用等素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三是初步总结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在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具有语文教学特色的“五环”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设置任务、体验学习、总结提升、评价反思。体验式教学将“座中学”转变为“做中学”,把“体验式”和“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为推广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流程。
四是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为了推进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我申报了省级课题开展研究,并组建了名师工作室进行辐射推广。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种教学、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教师积累了体验式教学的丰富经验,提高了对体验式教学的理性认识,有近10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我的名师工作室在2023年度“语文名师工作室共建工程”成果评选活动中也获得一等奖。
《广东教育》:对于未来的体验式教学,您有何期待?
刘震红: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不断健全和完善,这固然是于漪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但又何尝不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呢?
随着对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的变化是可喜的。由于当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不同起点的学校和学生的学习效能、进步程度,而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学生学习个体性的体验式教学,恰恰可以满足新课程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继续加强体验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时代的到来,在关注不同起点学生的学习效能、进步程度时,也应该尝试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赋能体验课堂教学。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体验式教学对于建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生态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