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浩瀚星空 荣光闪耀

2024-10-24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40期

中国空间站傲立太空,火星探测器远征星际,探月取土实现突破,北斗导航照亮全球,C919大飞机适航开启新篇,长征五号运载重器,共同绘就中国空间事业75年辉煌变迁的宏伟画卷。

回首中国空间事业的75年历程,从“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天宫”遨游太空,再到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中国创新实力持续跃升。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健步如飞,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这一系列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空间事业75年来的辉煌写照,更是国家实力与科技进步的生动体现。展望未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探寻火星生命痕迹,预防小行星撞地球……我国深空探测又有新动作!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象征着中国正式迈入了自主建造空间站的新时代。至此,浩瀚太空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从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首飞至今,20多年来,我国先后实施13次载人飞行任务,22名航天员逐梦苍穹,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长期在轨驻留,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参与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每一步,将祖国荣耀写满太空。

2021年5月15日早8时20分,天问一号的着陆器成功登陆火星,其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自此,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祝融号”搭载的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和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对该地区沙丘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物质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祝融号”着陆区的沙丘表面存在结壳、龟裂、团粒化、多边形脊、带状水痕等表面特征。同时,通过光谱数据分析发现,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盐、蛋白石、含水铁氧化物等物质成分。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窄体客机/单通道干线客机。全机长38.9米,翼展35.8米,全机高11.95米。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机已累计交付9架,开通航线5条,通航城市5座,累计安全载客近50万人次。2023年9月,东航作为C919大型客机的全球首发用户,在2021年签订首批5架的基础上,再增订100架C919大型客机。今年4月,国航、南航均公告称,向中国商飞购买100架C919系列飞机,将于2024年至2031年期间分阶段交付。

此时此刻,在距离地球数万公里的太空,60颗北斗导航系统卫星正在运行。从手机定位到汽车导航、从野外救援到工程建设,精准、可靠的信息“对话”不仅打破了时空的边界,也激发了更多新的潜能。深中通道的建设利用 “+北斗”的力量,对沉管进行差分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完成了“海底穿针”难题。北斗的应用不只在海底。在四川的无人农场,300亩水稻的收割工作用搭载北斗设备的收割机,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能够搞定;在山洞中穿行的火车通过北斗定位实现全程安全防控,有效避免了铁路安全事故;在低空飞行的航空器,通过“北斗+5G”的技术有效解决通航飞行器的空中通信问题;从共享单车到户外徒步,北斗应用更是渗入生活多个角落。

2023年12月15日晚间,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本发火箭首次采用了新研制的直径5.2米、高18.5米的整流罩,能够容纳尺寸更大的有效载荷,进一步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讯、《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