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岩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2024-10-23董杰张佳晋陈虹轩闫瑞
[摘 要]首先,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红岩文化产品设计创新的重要性进行概括总结,并结合其影响提出红岩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的实践意义。其次,对现有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突出问题。最后,提出红岩文化设计创新思路,旨在增强红岩文化文创产品与时代发展、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提升红岩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度。
[关 键 词]红岩文化;文创;信息产品;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7-0036-03
文献著录格式:董杰,张佳晋,陈虹轩,等.基于红岩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天工,2024(27):36-38.
一、基于红岩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性与实践意义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当前互联网世界信息爆炸,客观上易消解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认知主动性。红色文化传播需要寻找一个有效的载体,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红色文化的需求[2]。所以对与红岩文化相关的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就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红岩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笔者以红岩文化产品创新性设计为切入点,探寻部分红岩文化相关产品痛点,并结合红岩精神,尝试开发出具有文化内涵且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信息产品,将红岩文化融入社会生活,为宣传红岩文化提供新的途径。此外,笔者旨在改进原有的临摹、复刻等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使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文化意义,同时试图挖掘出红岩文化深层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红岩文化IP与信息产品。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必要性。[3] 笔者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与红岩文化相关的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制作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产品,在满足人们更高需求的同时帮助人们了解红岩文化。
(二)基于红岩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的实践意义
互联网为数字化艺术传播创造了极佳的数字化传播环境。[4]笔者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唤起消费者的兴趣,从而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中,并在传播和宣传红色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大力推进红色文创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使用价值,不仅实现资源商品化,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还能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5]。
二、红岩文化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目前,与红岩文化相关的产品种类正在不断丰富,相关作品与文献也不在少数。经过调研,可将其分为传统文创产品和数字文创产品(见表1、表2)。相对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文创产品,它存在不够创新、同质化严重、受众群体不够广泛、大众消费欲望较低等问题。
(一)文创产品缺乏创新点,难以吸引消费者
目前红岩文化相关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主流产品如书签、文具、礼盒等与同类产品的造型相似度高,缺乏独特的、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创新点,且对于红岩文化的体现也极为相似,众多产品都以红色为整体基调,搭配一些相关的插图元素,在视觉、结构等方面的创新较少,与市场上其他文创产品如出一辙。如与红岩文化相关的帆布袋设计,白色的帆布袋上面搭配了几个字和相关图案,在不考虑设计感与美感的前提下,该产品的外观与其他普通帆布袋极为相似,缺乏红岩文化的体现,难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且产品的制作不够精良。
(二)线上宣传力度不足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可见互联网市场的规模庞大。但网络上介绍红岩文化的相关视频相对较少,且相关视频的上传时间大多为几年前。在视频呈现形式上,也以纪录片形式为主,宣传力度不足。
(三)产品受众群体较窄,扩大市场困难
文创产品应当注重市场的需求,兼顾美感与实用性,而当代众多产品却未兼顾各个消费群体间的审美差异,使人们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要在产品设计中,注意到消费群体的审美差异,促使更多的群体愿意为其买单。
三、红岩文化产品设计方法
(一)元素提取法
元素提取法指将事物或事件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图形进行提取,这种方法不仅能使设计变得更加快捷,还能避免设计图稿与主题偏离。该方法十分适用于红岩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将有关事件的代表性物品、建筑、特殊图形进行提取再创造,使产品具有红岩文化内涵与底蕴,带领用户沉浸式体验红岩文化。
(二)符号概括法
符号概括法是更为精练简洁的设计方法,但与元素提取法不同的是,符号概括法可以将无形的文化含义进行有形的符号化创造,使产品更具创新性,达到形式上吸引用户的目的。在App界面图标设计中,应注意图标设计需遵循辨识性高、记忆性强、功能指向明确、设计形式独特简洁的原则。因此,除了对红岩文化的符号化概括外,还要考虑如何体现相关功能,使图标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导向功能。
(三)隐喻设计法
在红岩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中,采取适当的隐喻会在一定程度上链接红色文化,唤醒用户潜在的记忆储备。适当隐喻性提供了一个整合新信息与之前知识的记忆方法[6],让用户能够更加快速地接收到视觉界面所传递的信息。由于红岩文化系列文创产品承担着文化传承责任,所以在设计中应更多关注图形、图片的隐喻作用,这一点要与元素提取法深度结合,从而达到传播红岩文化的作用。
(四)特色设计法
“特色设计”是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要遵循的基本方法。我们在做创意产品研发时要立足自身,着眼实际,发扬特色,将其本身的内涵阐发出来,寻找其自身的独特性[7],从而找到产品的创新出发点,设计出以创意性、美观性、实用性为导向的红岩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前,应对比大量市面上已有相关产品,探究其色彩搭配原理、图文使用含义,并挖掘出最具代表性、再创性强的特色红岩文化元素。特色设计要求在保证元素可辨识度高的前提条件下,对已知形象或抽象文化内涵进行简洁化设计。
四、红岩文化创新产品实践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BE5DB9EpvGYjtVFCt6q9Jv.webp)
为了解决红岩文化文创产品的痛点,笔者以红岩文化为主题,设计了以数字信息产品为载体的系列数字文创产品,包含数字动画及红岩文化科普App。通过对红岩文化代表性元素的提取、再设计、符号化转变以及功能上的服务导向,达到去同质化的目的。
(一)数字动画
相比纪录片,数字动画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打破了时空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岩精神,更容易吸引各年龄段的受众,宣传效果更好,更易被大众接受。此外,利用特效技术,增强感染力,让红岩文化在新时代以全新形式绽放光芒,传承红色基因,制作流程见图1。
(二)红岩文化科普App设计
与旅游景区合作的App设计涵盖红岩文化科普、景区导览、景区门票预约、周边文创售卖、AR扫描五大主要功能,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助力景区旅游业发展,设计流程见图2。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FZkxJdoRmchR5Y7bdneAHA.webp)
红岩文化科普App设计遵循易读易懂、界面舒适等设计原则,做到功能、界面易读,逻辑性强与观感舒适。
(三)周边传统文创产品设计
周边传统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提取标志性建筑,将红岩精神融入日常产品,如印章等。此外,传统文创产品作为特色纪念品,可以促进文化传承,成为传播红岩文化的生动载体。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产品与文创产品良莠不齐,也使得红岩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受到了诸多影响。视觉塑造是帮助信息产品强化文化意识、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方法。因此,红岩文化的信息产品,需要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同时,从系统界面风格的整体出发,结合红岩文化元素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大众对红岩文化的认知,增强红岩文化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嘉潞.光耀千秋的红岩精神[J].新长征,2021(6):17-19.
[2]易修政,卢丽刚.以红色文创产品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红色文化学刊,2018(2):95-100,112.
[3]高欢欢,常改改,徐晓蒙.新媒体发展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研究[J].今传媒,2023,31(7):125-128.
[4]董甜甜.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
[5]李枝秀,渠悦.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品牌设计理念创新研究:以J省R市为例[J].企业经济,2021,40(11):136-141.
[6]张立.基于用户的移动应用产品界面视觉设计研究[J].理论月刊,2017(4):67-72,91.
[7]周静.基于红岩文化的视觉创新设计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3.
(编辑: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