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2024-10-23王兆生张振国赵忠海高莲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19期

摘 要 地方高校地质类跨专业学习的硕士研究生比例不断增大,由于缺乏地质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支撑,培养难度较大。为提升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不适宜现状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与探索显得十分必要且任务迫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革重点从跨专业学习研究生的选拔机制、导师制和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探索,并通过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动态监测机制进行持续优化。

关键词 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4)19-0-04

0 引言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据教育

部统计,2020—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分别为99.05万人、105.07万人和110.35万

人。2022年,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09.75万人。近十年,硕士研究生平均扩招增幅在6%左右。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高等教育很好地发挥了人才蓄水池作用,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1]。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影响,跨专业报考或调剂的硕士研究生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地质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传统的基础性行业,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2]。目前面临第一志愿报考率严重不足,更多的是接收跨专业的调剂生,特别是在一些双非院校尤为突出,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近三年第一志愿报考率平均为28.6%,录取非地质专业考生的比例为78.6%。

由于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缺失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毕业时想要达到社会或企业认可的专业程度,培养难度较大。有效提高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是众多地矿类高校所面临的普遍且紧迫的课题,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3-5]。本文分析了地质类硕士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的原因和改革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提出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探索方案,其研究成果可为地方院校提升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跨专业学习的原因分析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474万人报考,考研热继续升温。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地质类硕士研究生生源不足,大量跨专业学习学生逐渐增多。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质类专业作为艰苦行业,学生报考意愿逐

年降低,造成专业生源缺口不断增加;

2)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等热门专业,报考生源集中,竞争激烈,导致部分考生无法录取到目标专业,因而转向调剂门槛较低的工学类照顾专业;

3)地质类专业考生主要集中报考领域内“双一

流院校”或顶尖的科研院所,而一些地方院校因受地

域和办学条件影响,专业生源严重不足,必然要接收

大量调剂考生;

4)少部分考生希望通过交叉学科学习,促进个

人能力提升,实现到目标行业就业的想法。

2 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要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6-7]。以往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主要依据行业发展趋势,针对本专业生源制定和调整,对大量跨专业考生的出现未予以充分考虑,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授内容、理念、模式缺乏对跨专业学生的针对性,导致学生听课效果差,跟不上教师的思维节奏。地质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对跨专业学习难度思想准备不足。同时,受本科时期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学习就业压力倍增,易产生焦虑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成长。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和探索。

3 改革与探索

为理清制约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因素,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究。调查问卷参考相关研究成果[8],遵循合理性、逻辑性和明确性等原则,从学校、导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设计有关制约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因素和相关改革建议等12个问题。调查对象为在读和已毕业地质类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获取86份有效调查问卷,具体调查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调查发现,影响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因素较多,其中,导师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验室科研条件是最重要因素,分别与导师、学生和学校三个方面相对应。同时,对于培养体系的改进建议,也相对聚焦在导师制度建设、培养方案改进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本节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重点从选拔机制、导师制度、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价与动态监测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与探索,形成了动态研究生培养体系(图1),具体改革举措如下。

3.1 选拔机制调整

跨专业调剂的考生占生源比例最高,众多高校调剂政策多是以相同或相近专业作为接收调剂的重要标准。然而,相近专业用词模糊,缺乏确定性判断标准。应结合本校地质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考虑本科阶段所修课程有所关联,且品学兼优的考生。由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关系其所指导的学生今后从事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内容,因此,在调剂生的选拔上,应该重点参考导师的意见,第一时间让导师掌握调剂考生的信息。导师可依据跨专业考生的学习基础和意愿,评估是否适合本人指导,为师生提供重要的双向选择的机会。同时,在选拔机制上,还要向调剂考生明确培养方案和学校学位政策,讲清跨专业学习的利弊,使其在入学前就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差距和优势,为入学后的跨专业学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有利于端正其调剂动机,按期顺利完成学业。

3.2 导师制改革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且怀有仁爱之心的导师队伍是提升跨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9]。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沿用单一导师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即院校和企业两位导师共同指导。多年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双导师制度的施行较好地提高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10-11],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

为更好地提升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缓解单一导师制的教师压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可尝试采用第一导师负责制下的“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即“一责多导制”。“一责多导制”的多导师组成需结合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内容,可由具有同一学科或交叉学科背景的导师灵活优化组成,发挥多导师在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各自优势。“一责多导制”提高了师生比例,有助于师生间的及时交流和互动,进而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可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益于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3 培养方案改革

随着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日渐增多,为提高跨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具体可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做出调整。

3.3.1 课程设置改革

研究生课程主要由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对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适宜的,但对于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差异化的课程设置则更为有利。跨专业学习最大难点在于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思维模式的转变,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异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十分必要。因此,需针对地质类跨专业学习的硕士研究生制定差异化课程设置方案,即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适当增加本科核心课程的学习设置。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基于本科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研究方向,适当增加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岩体力学等核心课程三门,并作为必修课程,提高学生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投入,有助于学生加快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提升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十分有益。

3.3.2 教学环节改革

教学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特有的内隐知识、逻辑能力和思维方式[8,12]。因此,有必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改革,包括授课方式、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1)在授课方式上,可采用跨专业学生和本专业学生分班授课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授课教师因材施教,制定科学合理的授课计划和内容。

2)在讲授内容上,对于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可重点讲授核心理论、技术方法和研究进展,并结合学生课堂表现,适时作出进度调整。

3)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针对性

地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地质思维。注意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增加野外实践教学环节比重,激发

学生地质学习兴趣。

4)在考核机制上,鼓励学生撰写所授课程或学科有关技术前沿、热点问题的综述性报告,并进行课堂汇报与讨论,且报告应符合科技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地质逻辑思维和专业素养的能力提升。

3.3.3 创新能力建设

2020年印发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高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13],因此,学校和导师需要为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和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在学校层面,培养体系改革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各部门认清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多部门通力协作,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教学改革建设工作;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弥补基础知识体系不足,更离不开先进的科研实验室平台支撑创新发展;此外,完善资助体系也是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利条件。在导师层面,首先,指导跨专业研究生尽早参与在研课题研究十分关键。在参与科研过程中,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自我学习、积累和构建某一方向的知识体系,进而为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其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行业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前沿学术动态,拓宽学生科研视野,有助于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4 质量评价与动态监测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评、管”有机结合,培养体系改革的成效需要有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14]。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长期将论文、分数、升学、文凭、奖励作为关键指标,特别是“唯论文”现象依旧突出,不利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更背离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培养单位受主观因素和评价体系影响,难以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到客观评价。应引入专业机构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培养成效、创新质量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要素,发现并分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和提升培养质量。同时,培养质量的动态监测机制引入也十分必要。动态监测包括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测和研究生职业发展的长期监测两部分。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测是以培养评估体系的指标为依据,对研究生培养的选拔机制、培养方案、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等各环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那些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并予以改进;研究生职业发展的长期监测主要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技术职称、科研产出和社会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客观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动态监测机制的介入,对于高校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方面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和追求卓越为主线,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培养体系优化、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保障体系来促进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导师应落实育人职责,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为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要认清自身跨专业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坚定信心,加强自身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和创新能力提升。只有高校、导师和学生三方协调配合,才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强调的是,受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影响,有效提高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动态过程。

5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A/OL].(2018-08-27)[2023-11-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tmoe_843/201808/t20180823_345987.html.

[2] 祁阳阳,陈昭颖,刘彦娇.地学类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

13(2):113-117.

[3] 夏冬生,孙先念,于彦.跨专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10):47-49.

[4] 汪家琦,王斌锐.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6):84-90.

[5] 彭术连,肖国芳,张思思.跨学科视域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与改革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22,40(3):136-142.

[6] 徐岚,陶涛,周笑南.跨学科研究生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基于美国IGERT项目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8e61abaf32e983aa437430d1431393c052650c44ab18537cbfedf91db693e09c5):61-68.

[7]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A/OL].(2022-09-22)[2023-11-2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0-09/22/content_5545939.htm.

[8] 丁建勋,张鑫.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调查问卷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教育观察,2022,11(34):29-32,43.

[9] 王文宾,赵月,刘琳琳,等.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12):182-184.

[10] 高柏,孙占学,周仲魁,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核地学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1):12-14.

[11] 王彦国,李红星,邓居智,等.地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253-255.

[12] 王新刚,封从军,连宝琴,等.“科教融合,思政贯穿”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大学“支挡结构”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2,31(3):49-53.

[13] 何成刚,李鹏,刘吉华,等.高水平理工科建设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50):177-180.

[14] 余求根,韩啸,朱红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湖南省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9):14-17.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4.19.

*项目来源:全国煤炭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1MXJG248)。

作者简介:王兆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振国、高莲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忠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