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玫瑰战争”:真实的权力的游戏

2024-10-23陈锴

百科知识 2024年19期

1455—1485年,英格兰的封建贵族集团为了争夺王位,爆发了一系列内战。由于主导内战的两大集团是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与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所以后世将这一系列内战统称为“玫瑰战争”(War of the Roses)。在“玫瑰战争”中,英格兰的大多数封建贵族在互相攻伐中没落,势力大为削弱。这些封建贵族的生死离合与兴衰成败,参见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六世》与《理查三世》。近年来,在史诗奇幻题材的长篇小说《权力的游戏》中,也能看到不少与“玫瑰战争”相关的情节和桥段。

兰开斯特王朝的崛起与衰落

回溯历史,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均为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后嗣。其中,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开创了兰开斯特家族,约克家族则得名于爱德华三世的第五子约克公爵兰利的埃德蒙。

当时,兰开斯特公爵和约克公爵的声名均不及其父。如爱德华三世于1337年挑起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并取得对法作战三战三捷;更为重要的是,他颁布法令规定将英语作为英格兰的法庭辩护和审判用语,同时要求国内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爱德华三世的长子爱德华王子是英法百年战争中屡胜法军的名将。他敏锐地意识到军事技术改进的作用,采用威力大、射速快的“长弓”对抗骑士。据说,训练有素的英格兰长弓手每分钟可以射出10~12支箭。在有效射程内,这些箭可以射穿骑士的铠甲,在很大程度上撼动了骑士在中世纪战场上的优势地位。如1346年8月,在克雷西战役中,爱德华王子身穿黑色的盔甲,指挥英军以长弓大败法军并俘虏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时人由此称其为“黑太子”。可惜的是,“黑太子”先于爱德华三世去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逐渐成为英格兰的两大贵族集团。其中,兰开斯特家族的主要支持者是英格兰北部、西部的封建贵族和领主,约克家族的拥护者则集中在英格兰的东部与南部。当时,两大贵族集团为了扩大势力都在招募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主要来自于没有封地的骑士和流浪无业者。

1399年,时任兰开斯特公爵的亨利(冈特的约翰之子)夺取英格兰的王位,并创立了兰开斯特王朝,史称亨利四世。他在位期间,对内忙于镇压国内的贵族叛乱,对外继续推进与法国的持久战。1413年,亨利四世的长子即位,史称亨利五世。 1415年10月,亨利五世趁法国内乱,在阿金库尔战役中重创法国,继而占领了巴黎与卢瓦尔河以北地区。1420年5月,亨利五世通过谈判,迫使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签订了《特鲁瓦条约》。该条约规定,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凯德琳公主联姻,并称为法国的摄政王与王位继承人。1422年8月31日,亨利五世猝死,兰开斯特王朝的王位由其子亨利六世继承。亨利六世即位时还不到一岁,且患有癫痫,英格兰的实权长期旁落,贵族各自为政,百姓不胜其苦。

亨利四世

1450年,在英格兰的肯特郡和苏塞克斯郡爆发了由农民、骑士和市民加入的大规模起义。由于起义军推举杰克·凯德为首领,故称“凯德起义”。同年7月3日,起义军在市民的配合下攻入伦敦,亨利六世被迫出逃。起义军占据伦敦后处死了一批贪官,并捣毁了富商的商铺与贵族的宅邸。起义军一系列的举动促使伦敦的富商联合起来,集结武装力量试图将起义军逐出伦敦;坎特布雷大主教等人也出面调停,不断诱使起义军解散。不久之后,起义者的首领凯德被处死,起义军也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1453年,英格兰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失败,除了加来港,英格兰在法国占领的其他领地均被法国收复。兰开斯特王朝的威信跌至谷底,以约克家族为首的贵族集团开始觊觎英格兰的王位,“玫瑰战争”的帷幕由此拉开。

“玫瑰战争”的发端

1454年,亨利六世的癫痫复发,由约克家族的首领约克公爵理查摄政。1455年,亨利六世恢复了神志,打算罢免约克公爵的摄政之职。约克公爵则宣称依照长子继承制,自己作为亨利六世的堂兄,更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一时间,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剑拔弩张。

1455年,亨利六世建议在英格兰中部的莱斯特开会商议,双方各率武装赴会。双方军队在伦敦以北的圣奥尔本斯镇遭遇,协商未果,随即爆发了“玫瑰战争”的第一次战斗。兰开斯特家族不敌,就连亨利六世也中箭负伤,一度被约克家族的军队俘获。不过,约克公爵并未在此时夺取王位,而是等待更好的时机。

亨利六世

1460年7月10日,约克家族在诺森伯里亚战役中战胜兰开斯特家族,再次俘虏了亨利六世,并将俘获的兰开斯特家族的贵族与骑士杀戮殆尽。其后通过谈判,约克公爵迫使亨利六世宣布其为英格兰的摄政和王位继承人。换而言之,这意味着英格兰的王位将在未来转入约克家族手中。出乎约克公爵意料的是,兰克斯特家族并不接受上述谈判协议,并设计诱使约克公爵率领少量部队在威克菲尔德城陷入了重围。同年12月30日,约克公爵战败被杀,首级被扣上一顶纸糊的王冠高悬示众。约克公爵死后,约克家族在英格兰东部和南部依然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实力不容小觑。

约克王朝的建立

后续事态的发展说明,兰开斯特家族低估了对手的力量。约克公爵的长子爱德华很快就集结了大军,于1461年2月26日攻入伦敦,并废黜了亨利六世。同年3月4日,爱德华在伦敦即位,建立了约克王朝(1461—1485年),史称爱德华四世。

1461年3月29日,两大家族的军队在陶顿展开了“玫瑰战争”中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一次战役。由于爱德华四世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作战,兰开斯特家族一方的许多贵族或战死,或在战后被处死,仅有亨利六世与少数追随者幸免。1465年,兰开斯特家族在英格兰的残余势力被基本肃清,亨利六世战败被俘,并被囚禁在伦敦塔。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利特则携子逃往法国。

对于爱德华四世而言,兰开斯特家族已不再是心头大患,但是新的隐患又出现了。这个隐患就是约克家族最有力的支持者内维尔家族。内维尔家族的辉煌可以追溯至亨利四世的妹夫威斯特摩兰伯爵拉尔夫·内维尔。他的子女众多,先后通过联姻与英格兰的许多贵族结成了联盟。从“玫瑰战争”爆发至约克王朝建立,内维尔家族利用联姻关系为约克家族笼络了许多英格兰贵族。但是,内维尔家族的领地和势力扩张使爱德华四世感到十分不安。

爱德华四世

约克王朝第一次内讧

1469年,爱德华四世与内维尔家族的矛盾终于爆发。内维尔家族的领袖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率军在考文垂附近击溃了爱德华四世的军队,迫使他亲自去沃里克伯爵的军营求和。

沃里克伯爵一面与爱德华四世议和,一面暗中煽动英格兰北方各郡叛乱。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爱德华四世很快就平定了北方的叛乱,并将沃里克伯爵煽动叛乱的证据公诸于世。形势出现了逆转,沃里克伯爵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不得已逃往法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斡旋下,沃里克伯爵与代表兰开斯特家族的玛格利特达成和解,转而扶持亨利六世复辟。作为交换,沃里克伯爵的次女与亨利六世的儿子联姻。

1469年9月,在法国的支持下,沃里克伯爵率军于英格兰的东南部登陆。此时,爱德华四世的军队中发生哗变,爱德华四世被迫逃往尼德兰,求助于妹夫勃艮第公爵。10月6日,作为法王路易十一的代理人,沃里克伯爵率军进入伦敦,并拥立亨利六世复辟。

1471年3月,爱德华四世在勃艮第公爵的支持下率军在英格兰登陆,并迅速集结了支持约克家族的贵族和势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沃里克伯爵坚守考文垂等待救援。但爱德华四世兵锋一转,于4月12日攻入伦敦,复辟不久的亨利六世再度被囚禁。4月14日(复活节)清晨,沃里克伯爵与爱德华四世在伦敦以北的郊区决战。当时,战场上浓雾密布,沃里克伯爵的军队在混战中将友军误认作敌军,爱德华四世的军队趁机杀死了沃里克伯爵和追随他的贵族与骑士。

就在沃里克伯爵战败身死的同一天,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利特与其子爱德华在法国军队的护送下登陆英格兰,准备集结兰开斯特家族的残余势力。1471年5月4日,玛格利特与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遭到约克家族的袭击,玛格利特被俘,爱德华被杀。5月21日,亨利六世被处死。此后直至1483年,英格兰获得了一段和平的时间。

约克王朝第二次内讧

1483年初,爱德华四世病危,临终时宣布其长子即位为英格兰国王(即爱德华五世),并任命弟弟格洛斯特公爵摄政。爱德华四世去世后不久,格洛斯特公爵将尚未举行加冕典礼的爱德华五世及其弟约克公爵安置在伦敦塔,而后对外宣称他们为私生子,无权继承英格兰王位。同年7月6日,格洛斯特公爵被约克家族拥立为英格兰国王,史称理查三世。不久之后,爱德华五世与约克公爵失踪,坊间传闻理查三世谋害了他们,但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

理查三世即位后依然遵循“私生子无权继承英格兰王位”的惯例。比如,1484年3月,理查三世的唯一合法嗣子爱德华去世,他并未改立自己的私生子,而是指定侄子沃里克伯爵爱德华·金雀花为王位继承人。后来,理查三世又改立外甥林肯伯爵约翰·德拉波尔为王位继承人。

爱德华四世的妻子伊丽莎白·伍德维尔

英格兰内外反对约克家族的势力,暗中联络那些流亡在外的兰开斯特家族残党,其中包括在法国布列塔尼长大的亨利·都铎。依照“私生子无权继承英格兰王位”的惯例,尽管亨利·都铎的母亲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后裔,但他依然无缘问鼎英格兰王位,因为他的父亲里士满伯爵埃德蒙·都铎是亨利六世的母亲与王室管家的私生子。

亨利·都铎的命运转折始于1472年6月,他的母亲改嫁托马斯·斯坦利男爵,并在其庇护下暗中建立反对约克王朝的联盟,并承诺由亨利·都铎迎娶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

1485年8月,亨利·都铎率领法国雇佣军在威尔士西南的米尔福德港登陆,理查三世率领约克家族的军队前往拦截。理查三世率部浴血奋战,背部负伤后坠马,死于乱军之中,成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后一位战死沙场的国王。在这场战役中,忠于理查三世的贵族和骑士或战死,或被没收财产、褫夺爵位,或被囚禁和处决。至此,约克王朝对英格兰的统治宣告终结。

据说,理查三世的遗体被埋在莱斯特的一座教堂里。但是,人们一直没有找到他的遗骸。直到2012年8月,英国考古学家在莱斯特的一个停车场挖出一具遗骸。经过DNA比对,考古学家最终确定这正是理查三世的遗骸。2015年3月,理查三世的遗骸在莱斯特大教堂以国王的规格被重新安葬。

莱斯特大教堂

“玫瑰战争”的余音

1485年,亨利·都铎夺得英格兰王位,开创了都铎王朝(1485—1603年),史称亨利七世。但是,“玫瑰战争”的余音未绝。

亨利七世的血脉源于兰开斯特家族,英格兰的约克家族及其支持者并未认可他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在亨利七世即位后的十余年中,约克家族的势力数次发动大规模叛乱,直接威胁了国王的统治。其中,始于1491年的珀金·沃贝克之乱最为著名。沃贝克自称是约克家族爱德华四世的幼子理查,先后获得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和苏格兰等国的支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曾经支持亨利七世的法国国王查理八世也卷入其中。经过6年的争斗,沃贝克于1497年9月被俘,叛乱也被平定。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亨利七世并未处决这位自称是爱德华四世幼子的沃贝克,反而对他优待有加。虽然沃贝克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依然获准参加亨利七世的宫廷舞会。作为交换条件,沃贝克必须承认自己是假冒者。后来,沃贝克试图逃跑,最终于1499年11月23日被判处死刑。

平定多次贵族叛乱之后,亨利七世对于贵族领主始终保持警惕。他明令禁止英格兰的所有贵族招募雇佣兵,并拆毁了许多贵族的城堡;同时,进一步扩大国王的司法权力,以国王的名义招募雇佣兵,对于叛乱贵族予以严惩。都铎王朝的后任君主,均延续了亨利七世的这些政策。

亨利七世

为了纪念“玫瑰战争”并彰显和平友好的精神,从1964年开始,英国的兰开斯特大学(亦称兰卡斯特大学)与约克大学约定每年轮流主办名为“玫瑰锦标赛”的校际运动会。运动会为期5天,比赛项目包括赛艇、乒乓球、接力赛、曲棍球与拔河。

(作者系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