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轿到色当椅——轿子旅行记
2024-10-23刘小方
除了特定的民俗活动展演或博物馆专藏,今天的人们已不大能看到轿子了,但其在人类客运历史上产生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作为一种无轮的交通工具,轿子由相对封闭的轿厢和抬升用的轿杆组成,使用时由两名或多名轿夫以肩扛手抬的方式前行。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位高权重者被人抬着出行在东西方世界都有存在,但只有中国人发明并不断完善出盒形坐厢轿子。在汉语中,轿子名称多样,依据轿夫发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步辇(腰辇)”“篮舆(肩辇)”;依据抬轿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四轿”“八轿”;依据轿子密闭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暖轿”“凉轿”;依据使用者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官轿”“花轿”等。轿子名称的差异,显示出其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与传教士率先来到东方。他们对穿行在中国大地上的轿子大为赞叹,并热情地把这种制作精美、乘坐舒适、私密性好的交通工具介绍给西方的民众。16世纪初,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热亚那街头出现了轿子的身影。随后不久,轿子旅行到了法国东北部的小镇色当。在色当木匠们的努力下,欧洲人制作出适合自己身形的轿子—sedan chair(色当椅)。
1634年,轿子旅行到了英国的伦敦、巴斯等城市,并很快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因为当时的英国城市基础建设落后,道路遇雨泥泞不堪,加上街巷狭窄,原有的四轮马车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在新兴资本主义模式的加持下,专职租赁的商业性轿子公司很快在英国出现。新的运营模式不仅使轿子的数量快速增长,也改善了人们在城市中短距离出行的体验。这一时期,轿子还出现在北美殖民地,成为不少政治人物出行的首选工具。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轿厢为原型的汽车也被制造出来,即今天我们熟悉的四门三厢轿车—sedan。
轿子的世界记忆
从形制上看,轿子的最初模型很可能就是一根木棍。当有人因伤病或年老无法行走时,年轻健康的同伴用一根木棍就能将其抬起、转移。在实践中人们很快发现,用两根木棍外加一块木板或一个竹篮会令被抬者更加舒适,于是担架诞生了。等级社会的出现让统治者、贵族等为了彰显自己的特权,更愿意役使人力而不是畜力;随着在担架上增加座椅、顶棚、围栏、轿厢甚至床铺成为一种趋势,轿子就这样出现了。虽然古埃及和古罗马也曾出现过类似轿子的交通工具,但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整个西方世界对轿子都很陌生。
轿子在印度的历史也很悠久,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都多次提到轿子的使用。如《罗摩衍那》中有这样的诗句:“猴子们来到了以后,那太阳般的猴王说:‘猴子们呀!你们赶快把我那顶轿子准备妥!’猴子们听了他(它)的话,他(它)们行动都很迅速,他(它)们把轿子抬了来,轿子看上去悦人心目。”遗憾的是,这两部史诗中没有具体描述轿子的形制和样子。17世纪,西方人来到印度后,留下了不少与印度轿子相关的记录,并收集了一些印度轿子的图像。在英语中,印度轿子有其专有名词—palanquin。从图像上看,印度轿子由轿夫用肩膀扛着行进;可能是由于印度大陆气候炎热,轿子整体看起来像一个小亭子,顶部呈弧形,四面留空,便于通风。
除了亚洲之外,古代美洲也有轿子。不过从早期殖民者的记录看,当时美洲轿子的数量极少,似乎只有帝王可以乘坐轿子。《印卡王室述评》和《秘鲁征服史》等相关文献中记载:“据说在和平时期,印加王出巡时,都乘坐华丽的轿子,威武而庄严。那镶金嵌银的轿子由两根光滑的长木杠支撑,两边各有一个金制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宝石。四周垂下长长的帷帘,把轿子遮得严严实实。尊贵的乘轿人只是在进出轿子时才把帷帘掀起,平时谁也看不见里面的人。为了通风和便于乘轿人向外观看,轿子四周的帷帘上还留有一些小孔。轿子都很富丽堂皇,有的雕刻着太阳和月亮的图案,有的雕刻着蜿蜒的巨蛇和被蛇盘绕着的拐杖一类的饰物。”与中国专职轿夫不同,印加帝国的“抬轿人均是达官显贵,而且是谁随行的次数最多,谁就被认为是最正直、最受宠的臣子”。在秘鲁,“轿子是由贵族来抬的,有一千名这样的贵族专备来干这种有失体面的美差”。
从欧洲早期轿子的图像看,其与中国轿子更为相似,说明欧洲轿子是从中国旅行而至的可能性更大。自1498年发现了经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后,葡萄牙人继续向东与中国进行直接接触的尝试就从未停止。1517年,第一支葡萄牙舰队终于在广州靠岸,舰队中的大使多默·皮列士还获得前往北京觐见明朝正德皇帝的机会。尽管正德皇帝的突然离世打乱了葡萄牙使团的外交计划,但随后几十年里,葡萄牙人还是设法在宁波附近的双屿港、厦门南端的月港等地建立基地,不断和中国开展贸易。
1569—1570年,葡萄牙天主教多明我会的修士加斯帕·达·克路士在广州居留,得以深入观察和了解中国社会风貌。随后,他出版了《中国志》一书,这部著作以真实、深入的笔触描绘了16世纪中国南方的基本情况,为当时的欧洲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书中,克路士多次提及轿子:“他们也有官员坐的轿子,由人抬着穿过城镇,轿子极华丽,价钱很贵而且悦目。另有一种大轿,高贵美观,四面密封,每面有一扇小窗,上面用象牙或用骨、木制成漂亮的窗格,坐在里头的人可以向街的这边或那边窥视,而不让人看见。这是用来抬城里妇女外出之用。座位和我们的椅子一般高,坐时可把腿伸直。有很多这类华丽的轿子,价钱昂贵;也有些普通的,有好看的尖顶。”
1582—1610年居留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也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留下描写中国轿子的文字:“低级官员骑马,高级的则乘轿,由仆人抬在肩上。轿夫的多少也表明等级,有的只许四抬,有的则乘八抬大轿。”从时间上看,欧洲人在中国看到并记录轿子在先,轿子在欧洲的出现在后。
中国轿子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轿子的前身是舆或辇。沈从文先生曾在《谈辇舆》一文中指出,抬举人出行的工具早在大禹时就已经出现。
也有观点认为,辇诞生在轮车之后。明代学者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中说:“步辇,隋制辇而不施轮,以人荷之。注云,人牵为辇。《正义》曰,秦始皇去其轮而舆之。汉代遂为人君之乘。国朝卤簿有步辇一乘,大凉步辇一乘。”
从唐朝阎立本所绘《步辇图》中呈现的图像看,步辇的形制如同一张平板,不要说轿厢,甚至连座椅都没有。画面上的唐太宗很随意地坐在由宫女抬着的步辇上,唐人衣裤齐备,这样的坐姿当然不会“春光泄露”;但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前,以这种坐姿乘辇恐怕不妥。除了有坐姿的烦恼,乘辇还会因役使人力而引发社会谴责,所以古代文献和石刻画像中的先秦人士出行多乘车,而且是站着乘车。对此,明代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这样评价:“汉有安车有立车,安车可坐者也,即步辇。今之四轿、八轿,其滥觞也。古人讥桀驾人车,则今之用眠轿者,其罪恶浮于桀纣矣,士大夫是可忍哉?”
到了宋代,随着技术的革新,比辇更舒适的轿子出现了。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蔡太师作相时,衣青道衣,谓之‘太师青’,出入乘棕顶轿子,谓之‘太师轿子’。”
与辇相比,轿子最大的特征是有相对封闭的轿厢。轿厢的出现不仅能保护乘轿者的隐私,也让乘轿者不用时刻目睹轿夫的辛劳,更心安理得地享受出行的舒适。
根据《宋会要辑稿》等文献记载,两宋之际,朝廷一直对轿子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如“民庶之家不得乘轿”“品官不得乘轿”等,甚至连出使金国的外交使臣也不允许乘轿。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官员负伤或患病,则可“乘轿入内,趁赴朝参”。然而,即便受到特许,官员也不得在皇城和宫城附近乘轿。
事实上,在商品经济繁荣、豪奢之风盛行的汴京街头,轿子的使用者已悄然跨越了多个阶层。到了政和七年(1117年),都城里使用轿子的现象更加普遍:“今京城内暖轿,非命官至富民、娼优、下贱,遂以为常。窃见近日有赴内禁乘以至皇城门者,奉祀乘至宫庙者,坦然无所畏避。”南宋时,在临安城内还出现了用于娶亲的“花轿”,花轿迎亲成为当时十分时髦的做法。其后一直传承,渐成民俗。自此,轿子不再是权贵者的专属,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中国轿子是否向东旅行到朝鲜半岛或日本,目前尚未找到直接证据。但关于日本的早期轿子,清末外交家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记录:“日本旧用木轿,以一木横贯轿顶,两人肩而行。轿离地只数寸。乘者盘膝趺坐,四面严关,正如新妇闭置车帷中。”从描述看,日本流行的“木轿”与中国古代的篮舆较为相似。
“色当椅”的西方旅行
在英语中,轿子对应的单词是sedan chair,直译过来就是“色当椅”。该名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轿子在16世纪由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从东方带到欧洲后,经法国东北部小镇色当的工匠消化吸收,制作出了适合欧洲人体形的轿子,因而叫“色当椅”;二是从词源上看,英语sedan来自意大利语的sede,词源为拉丁语的sedere,原意就是“坐”或“座位”,即sit或seat,直译过来就是座椅。
1868年,前往欧美的清朝外交使团翻译张德彝在法国巴黎发现了“中国官轿一乘”,该顶轿子是直接从中国进口还是法国人仿制,张德彝并未作深入记述。但西方史料中的记载显示,至迟在17世纪初,中国轿子就已经旅行到欧洲。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在《中国物品西传考》中就持这种观点:“但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中国对西方的一项贡献,而事实却是十七世纪它曾受到欧洲人的普遍欢迎。由于轿子不使用轮盘,乃成为那道路不平的时代理想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比利时,纳穆尔公爵夫人(死于1707年)每年坐轿旅行一百三十英里回家乡。四十名法国‘苦力’轮班抬着她走。但到了1717年,风行一时的轿子渐渐被轿车(Chaise,法文‘椅子’)所代替。这是一种两轮马车,兴起于日本,是从轿子演变来的,简单地讲,就是将一把椅子固定在车轮上用马来拉。”
关于轿子在欧洲的旅行历程,当代历史学家特雷弗·福塞特的研究成果较为权威。他从英国史料出发,认为清晰地留下欧洲轿子早期影像的是英格兰旅行家菲尼斯·莫里森。1594年,莫里森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热亚那旅行时,曾饶有兴趣地记录了穿行在两座城市街头的轿子,这些晃动在轿夫肩头的新奇轿子被他称为“亚平宁半岛上最时尚的一幕”。1617年,这种时尚的交通工具就旅行到法国的巴黎和色当,当时轿子在法语中被称作chaises à porteurs,意为“人抬的椅子”。1634年,在英国伦敦也出现了轿子。
通过整理作家约翰·伊夫林的日记,特雷弗·福塞特发现轿子在英国的旅行与桑德斯·邓康伯爵士(1570—1638年)有关。这位当时英国法律界的红人眼光独到,他发现轿子将在伦敦大有用途,便迅速申请并获取了英国皇家授予的轿子运营专利,组建了拥有50顶轿子的商业轿子公司。
17世纪的英国城市不仅泥泞不堪,而且街巷窄小,来往的客运马车往往不能将客人直接送到目的地,这些都让轿子大受欢迎。因为轿子不但实现了点对点的客人送达,还很好地保护了客人隐私。随着轿子在英国伦敦和巴斯等地区的流行,整个英国投入轿子生产、租赁和加入轿夫队伍的人数都快速增长。在桑德斯·邓康伯爵士等人的努力下,伦敦、巴斯等城市的市政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轿子运行规章,如乘客不得辱骂轿夫,不得恶意拒绝支付轿金;轿夫必须按照约定的路线行进,于指定地点停放轿子,且不得泄露乘客隐私、与乘客互殴等。
有了欧洲的示范,旅行到北美地区的轿子也颇受人们欢迎。18世纪,美国纽约、费城等地都有运营轿子的商业公司。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就因年老体弱而从家中乘轿前往费城议会大厅。在珍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油画《富兰克林的轿子》中,富兰克林从一顶停下的轿子中探出身来,正与三名女性和一名男性交谈,画面远处还有两名印第安女性。从画面上看,轿子通高一米有余,木制,与中国轿子十分相似;抬轿的两名轿夫则头戴军帽、身着军服。
从东方皇帝龙辇到西方商业轿子公司,从权贵专属到全民共用,轿子的旅行跨越了山海,冲破了社会阶层的限制,并逐步激发更加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无论身处世界何处,当我们乘坐轿车出行时,都不要忘记中国古人的轿子发明对世界现代交通的贡献和意义。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