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邮为媒 讲述友谊故事
2024-10-23李亚静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QUPAMguuFQdWKEH2jznPPi.webp)
2015年,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礼中有一本邮票册。这册名为《中国》的国礼邮折采用中国传统的经折装形式,封面烫金标题为“中国China”,外加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升云纹的半插套,内文采用仿宣纸材质,配合《故宫博物院》(图1)、《万里长城》(图2)、《秦始皇陵兵马俑》(图3)3套邮票,庄重肃穆,端庄大气,凸显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55eFo8PemLnKG9rvoVjGNa.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SYPH5XrGXfH2T4kun5ZLeH.webp)
“一带一路”现方寸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邮政积极响应该倡议,用邮票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年来,中国邮政发行了大量与丝绸之路题材相关的邮票,借由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向世人展现了古老丝绸之路的璀璨文化遗产,为人们研究“一带一路与集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oMrMRS3JLUvQT3zcBgGYyj.webp)
敦煌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众多文化遗产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经贸繁荣、文明互鉴的盛景。中国邮政在1952年(图4《敦煌壁画·飞天》)、1953年(图5《敦煌壁画·伎乐人》)、1987年(图6《敦煌壁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1996年(图7《敦煌壁画·千手观音》)和2020年(图8《莫高窟·释迦禅定像》)陆续发行了9套反映敦煌题材的邮票,这些邮票中的敦煌壁画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DwJtnJNHmFek6N4ERnyGtD.webp)
走出敦煌,漫步在丝绸之路题材邮票的时空里,人们还可以欣赏到邮票《大雁塔》(图9)、《铜奔马》(图10)、《麦积山石窟》(图11)、《楼兰故城遗址》、《龟兹石窟壁画》等。为纪念1994年召开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发行的小型张邮票(图12)也取材于丝绸之路,其图案为位于新疆的克孜尔尕哈烽燧。这座巍峨的建筑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雄姿犹存,是丝绸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asnydFwGcUfBTeayPddhVp.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ChUiiPW7WrTbgRcJd4LFyn.webp)
近年来,中国邮政相继发行了多套表现“一带一路”题材的邮票。如2012年8月1日发行的《丝绸之路》特种邮票一套4枚(图13),分别从千年帝京、大漠雄关、神秘故国、西域胜境等方面,表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漫漫风沙与悠悠驼铃。2016年9月10日发行的《海上丝绸之路》特种邮票一套6枚(图14),分别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海上交通等方面展现了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为配合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一套(图15)。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这十年里,共建“一带一路”已在深化各国政策沟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9月7日,中国邮政发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纪念邮票。此外,还发行了《张骞》(图16)、《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丝绸之路文物(一)》等邮票,重点展现“一带一路”的历史,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其中,《丝绸之路文物(一)》邮票第一枚的图案为汉代鎏金铜蚕(图17)。习近平主席曾在演讲中称,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开拓历史。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gjZWW8sSEPXJ5ehtSG2zEK.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cVSqgBLpahNgMupN7mgP4d.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d6QMZgwEbstByQetgvTCaG.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cfLb2i4sTZQ9EDT7ENiVvg.webp)
服务外交增友谊
除了发行与“一带一路”题材相关的邮票,我国邮政部门还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工作需要,配合重大外交活动,用邮票讲好国际交流与合作故事。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7bVb5735HyC2FVRC9QW3Mg.webp)
近年来,我国相继举办了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合组织会议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这是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配合这几次国际间的重大活动,中国邮政发行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图18)、《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图19)、《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图20)、《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图21)等邮票,为会议活动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我国发行了《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从和平与发展两个维度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2023年5月,我国和西班牙王国为纪念两国建交50周年发行了一套邮票,以增进中西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7iffSkyTuFiLk7jeekwwND.webp)
“方寸外交”促交流
邮票是中外交往的一条重要纽带,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即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中外联合发行邮票被誉为“邮票外交”,不仅增进了我国同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加强了各国邮政部门间的合作及交流,而且对邮票的选题、设计、雕刻、印制及发行等工作都提供了互鉴的机会,也使我国邮票设计与发行步入国际化。为确保设计质量,中外联合发行邮票通常由两国设计人员依据选题分别设计,双方再根据设计稿选出最佳方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造就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使这些邮票设计显现出浓浓的异国情调,令人耳目一新。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NqmFvD6UB7W77dcApJFa84.webp)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曾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发行过邮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日益频繁,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开始形成系列。
《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邮票(J.166)是中外联合发行的第一套人物邮票(图22)。1986年,加拿大邮政公司致函我国邮电部,建议两国在1990年白求恩诞生100周年之际联合发行纪念邮票。我方欣然接受了加方的建议。中加两国联合发行的这套邮票共2枚,采用连票形式,分别选用白求恩在中国和加拿大的肖像为主图,邮票上印有中、英、法三种文字。
这套邮票图案由中加两国分别组织美术家设计,从中各择一最优方案,然后分别在两国印刷,并同时发行。根据两国的印刷条件,我国采用雕刻版和影写版套印方式,加拿大则采用雕刻版和胶版套印方式。1988年4月,中加双方专家对两国4位美术家的图稿反复遴选后,选中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室的刘向平创作的图稿,决定在加方方案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由刘向平重新完成绘制。在北京邮票厂参观访问时,加拿大邮政公司邮票局局长见到一幅水墨写意画,极为推崇,希望刘向平采用这种传统的中国画技法进行创作。刘向平按其意见仅用3天就画成了合成图稿,对方非常满意。这套邮票的雕刻原版也采用双方竞争、择优选用的方式。原版完成后,拿到加拿大进行评选,加方专家选中呼振源、阎炳武的原版,认为两人的雕刻刀法简洁、细腻、传神,更忠实于原稿。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BPY9EyAT4qgSxRTRCaWQKh.webp)
1990年3月3日,我国和加拿大分别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的故乡—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市举行了邮票首发仪式。该套邮票发行后,好评如潮,被评为1990年优秀纪念邮票。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dfdMrjatXVNbcGBLgQuUge.webp)
截至目前,我国共与五大洲的43个国家联合发行邮票52套。这些邮票选题内容丰富,涵盖了建交纪念、国际友人、历史建筑、风光文物、动植物、文化典籍、体育运动及天文仪器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联合邮票的发行,不仅能更好地宣传各国的历史文化,而且增进了不同地区和民族人民之间的感情,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仅在2019年,就有3套中外联合发行邮票面世,它们分别是我国与葡萄牙共和国联合发行的《中葡建交四十周年》(图23)、我国与西班牙王国联合发行的《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图24)、我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联合发行的《中斯建交七十周年》(图25)。
中外联合发行系列邮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从策划到选题,从设计到发行,这些邮票诞生的背后都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体现了我国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民心相通。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129/2nXMx5oBcU25pGjjzWmAfC.webp)
2013年,我国与瑞典王国联合发行《乒乓球运动》邮票。瑞典王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建交后,中瑞关系平稳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乒乓球运动是中瑞两国都非常重视的体育运动,两国在国际乒坛都占有一席之地,涌现了不少国际知名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根据选题要求,中瑞双方这次联合发行的邮票图案中,中国的图案是中国女运动员打乒乓球的场景,瑞典的图案则表现瑞典运动员进行乒乓球比赛的场景(图26)。在人物的选取上,画面中的中国运动员并没有具体指向某一个人,瑞典运动员的形象则按照瑞方要求,以“老瓦”(这是中国球迷对瓦尔德内尔的亲切称呼)的形象作为参照(图27)。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