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仿真分析及设计优化
2024-10-23谢见志
摘 要:为了拓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操作温度范围并确保其性能稳定,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系统设计。本文聚焦于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技术,深入探究了电池单元在变化工况下的热产生特性、模组级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在加热与冷却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对多种散热架构的仿真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得以精进电池系统的热交换机制。实际车辆的冷却测试结果证实,优化后的热管理方案能够有效维持电池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区间内,从而保证了电池的效能和耐久性。
关键词:热管理 动力电池 仿真分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增长,电动车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车辆性能的标准也随之提升。在电池系统的性能指标中,人们尤为关注其耐用性、安全性及实用性,而这些指标与电池的热管理问题密切相关。纯电动车的核心在于其动力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的效能及其使用寿命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其理想的工作温度范围应控制在25℃至45℃之间。在充电与放电过程中,电池会自然发热,导致内部温度升高。这种温度的上升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多项性能指标,包括内阻、电压、状态-of-电荷(SOC)、实际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以及电池的整体寿命。纯电动车的核心在于其动力电池技术,而要推动纯电动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动力电池的效能及其使用寿命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其理想的工作温度范围应控制在25℃至45℃之间。在充电与放电过程中电池会自然发热,导致内部温度升高。这种温度的上升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多项性能指标,包括内阻、电压、状态-of-电荷(SOC)、实际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以及电池的整体寿命。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若长时间运行,不仅会加速老化,埋下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1 模组及 PACK 的成组方式
基于壳体边界约束并力求电池包空间效率最大化的原则下,采用了四种创新性模组架构。具体而言3P16S及其变体3P16S-1,还有3P6S与3P6S-1,这两组模组呈现镜像对称布局。于后侧边缘,两个3P16S模组被安置;在主开关装置(MSD)下方的后中区域,则配置了一个3P14S模组[1]。电池包中心区域密集排列了五个 3P6S 模组,而最前端则独占一个3P9S模组。整体上电池包由3P85S构成,其详细的结构排布请参阅图1。
2 电池系统结构部件温度场分析
2.1 单体和模组的温度场分析
通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对单体电池在变化工作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了深入探究,具体结果参见图2。观察发现电池芯中心区域展现出了显著的高温特征,与周边区域形成鲜明对比,温度梯度分布清晰可见。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电池模组的温度场特性展开了细致研究,详情请参阅图3。聚焦于模组内部热传导机制,特别针对3P9S与3P16S两种标准配置的模组,实施了PTC加热仿真实验,设定加热时长为1800秒,环境基准温度定为0℃。PTC元件以每分钟0.35℃的升温速率,分别对两类模组施加热负荷[2]。图3所示,在1800秒加热后,3P9S模组的电池表面温差为5℃左右,高温区域没有出现明显改变。对于3P16S模组,同样条件下电池表面最高温差约9℃左右,高温区域同样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参照图4的电池包结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单一模组进行热管理仿真测试。单体电池的产热率为 0.5W,入口空气温度设定为 28 摄氏度,PTC 元件与金属壳体实现热接触以促进散热[3]。仿真结果揭示,隔板中心区域有热量聚集现象,但电芯通过铝板的热传导运作正常;PTC构件紧挨着支架边沿的充分接触面有效地实现了热量的均匀分布。
2.2 导热铝板传热分析
鉴于铝板与电池单元间夹层的PET薄膜具有较低的热导性,其确切的热传输效率不明,故通过仿真分析,对比了含与不含PET膜情况下的热传导性能。PET膜的存在与否对温度梯度的影响仅约0.2摄氏度,差异微乎其微。
3 电池包热仿真
基于原有的箱体架构,充分考量内部模块的实际几何形态及热仿真所需模型的特定要求,对结构进行了精简,剔除了诸如螺丝、螺母、安装孔和加固肋条等细小部件,从而构建出适于数值仿真的简化模型[4]。利用电池系统中可利用的空余空间,创新设计了散热架构,并提出了多种结构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方案在热仿真中的数据表现,评估了各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潜在局限性。
3.1 电池包原始风道结构热仿真
原始风道设计下的电池包热效仿真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电池体上部表层的温差大约在10℃左右,且末端模组侧边温度偏高。此现象主要归咎于末端模组密集排列,导致热量积聚,引起显著的温差。经由分段仿真与整体电池包的综合分析,确认了模组整体表面温差确实接近10℃。由于风流被引导至电池包的中心区域,中心的3P6S模组温度相对较低。而位于后端的3P16S/3P14S模组,由于高度差异导致热量在中间区域积聚,形成了高温区域。模组表面的流场分布经过导流后表现较为理想,但温度差异仍然显著。当前的散热设计存在不足,建议对结构进行调整或重新考虑优化风道设计的新方案。
3.2 电池包风道结构优化后热仿真
为了对比原先基础设计的仿真结果,需要探索和分析更新后的通风设计方案,以对照初始概念的性能表现。通过运用上盖的非标准形状,引导气流至3P6S模组的中心区域,随后借助两侧八字型导流板与前部约100毫米处的挡风板,构建出一个三角状的气流导向通道[5]。在高温模组上方增设挡板,促使部分气流形成旋涡并回返至电池包前端,借此实现整体温差的均衡调控。中间部位的特殊构造构筑了一条保护风道,而末端的大型模组顶部则全面封闭,进而生成了双侧风道。所有风道均采取保温措施,确保外界冷风导入后不会被前段箱体截留换热,最终在出口处仍能维持足够的空调冷风效力[6]。优化后的风道结构详情,请参见图6。
根据新风道设计,采用与先前一致的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呈现于图7,展示了电池组内部的温度分布详情。从图中观察,最高温度集中于后端高模组两侧,达到约40℃;而最低温度出现在上部模组表面,约为25℃,整体上表面温差控制在15℃左右。由于热量在出口处汇聚,最大与最小温度之差保持在10℃。相比于之前的数据,优化后的风道,使得模组表面的温度产生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对空气粒子轨迹图进行对比,优化后的风道最直观的效果是,在原本的高温区域中,空气粒子的分布更加均匀,并没有出现粒子分布差异过大的情况;这是由于改进后的风道减少了风的阻力,增强了散热性[7]。
4 总结
本文运用CFD仿真工具,对纯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包展开了全面的热行为仿真研究。通过细致考察单体电池、电池模组以及导热铝板的热传导特性与温度分布,结合对不同构型电池包的热效仿真实验,进行了系统化的结构改良。目标在于确保电池包内每一电池单元均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区间,同时促进电池及其模组间的温度均衡,以保障电池系统的高效稳定运作。
参考文献:
[1]刘江文,张轩.商用电动车电池模组热管理研究[J].时代汽车,2024(14):120-122.
[2]王庆祥.煤矿锂电池运料车风冷式电池热管理建模与仿真[J].煤矿机械,2024,45(07):187-190.
[3]耿察民,张天海,杨小龙,周月.考虑老化一致性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研究[J].电源技术,2024,48(06):1103-1108.
[4]徐文文,王彬.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J].时代汽车,2024(12):122-124.
[5]王圣,李新,蒋维,李锦焙.锂离子电池液冷热管理系统研究进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4,43(05):620-625.
[6]关蕾.电动车锂电池隔膜性能的研究分析[J].化学工程师,2022,36(11):91-93.
[7]杨永贵.电动车动力锂电池系统强制风冷散热特性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2(06):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