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的课程思政设计

2024-10-23张冲

时代汽车 2024年19期

摘 要:面对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环境和学生心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切实做好高职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的建设定位,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思政的融入,课程目标的实现、反思与改进五个方面来探讨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使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岗位担当、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关键词:课程思政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 高职学生

0 引言

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与基石,其核心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而智育,则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智力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将德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课程为例,从智育和德育的目标出发,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以课程思政目标引领教学,在专业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 课程建设定位

根据三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本课程精准定位于培养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在教授学生自动售检票设备操作与维护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具体而言,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使学生熟练掌握自动售检票设备的日常操作、巡检流程与常见故障的快速响应与处理方法,使其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与岗位责任感。此外,借助小组合作与岗位模拟,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以及地铁公司机电检修工岗位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学生学情制定了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整体认知和设备巡检、常见故障的处理。在授课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安全作业”的理念,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将安全理念贯穿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过程。

2 课程的整体设计

根据课程的八个单元重构出了3个教学项目,然后根据课程的3个教学项目、3大核心岗位技能,确定了三阶段六步骤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通过AFC虚拟仿真实训软件、职教云、互联网实现线上学习,通过实训设备、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线下的学习和拓展,形成了完整的育人体系。(图1)

3 课程思政的融入

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课程划分为了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对应的能力内容及要求、知识内容及要求、素质内容及要求,以及各项目对应学时如表1所示。

4 课程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既深入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又在多个维度上提升了个人能力与素养,全面达成了本课程的目标。

第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关键设备组成及系统架构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能够清晰地认识系统的整体运行逻辑。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理论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熟练掌握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维保方法,包括日常巡检、预防性维护、故障排查、应急处理等关键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的养成。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适合的学习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醒学生积极关注行业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第三,价值观与专业素养的塑造。通过自动售检票系统维保过程中安全作业规则的学习与实践,学生意识到了安全作业的极端重要性,牢记“安全第一”的准则,为今后的工作中实现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课程贯穿了服务乘客、奉献社会的理念,通过工作场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专业知识对于服务乘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培养了学生敬业爱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实训设备进行实操,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想水平;通过校外实践锻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锻炼,进一步熟悉了专业知识,了解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反思与改进

5.1 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融入度不足:目前,课程教师在将思政教育融入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时,存在能力和意识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教师课程思政实践能力较为缺乏,思政内容的融入不够自然,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使得学生的接受度和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意识较弱,在教学中主动挖掘思政元素的积极性较弱。

分组教学实施存在缺陷:分组教学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策略,在课程教学中却常因分组不合理而未能充分发挥其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缺少行之有效的团队协作规范和交流沟通机制,使得小组内部较易出现冲突和分歧,从而对小组整体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小组内部成员能力差异大,导致任务分配不均,部分学生参与度低。

课程评价体系需要加强: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不够细化、全面,在思政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难以得到准确描述。不仅教师无法从评价中看到自身在课程思政中的不足,而且不利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5.2 改进措施

改进课程思政能力建设路径。第一,通过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确保课程教师通过线上课程、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定期参与思政理论学习,不断丰富思政教学方法和理念。第二,实施“课程思政+项目制”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结合本课程内容和特点,设计并实施具有思政内涵的教学项目,使学生在参与“课程思政+项目制”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优化学生分组策略与实施细节。首先,在分组时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评估,保证小组内成员在能力上相对均衡,同时又能形成优势互补。其次,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合理,任务和目标要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确保小组内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教学增强其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再次,通过定期举行小组会议,加强小组内部的协调沟通机制建设,鼓励成员之间分享看法、积极交流,共同学习进步。最后,引入小组互评机制,通过小组间的展示和互评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促进小组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制定包括思政元素融入度、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情况、课堂互动参与度等多个维度的详细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确保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建立能够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思政评价反馈机制,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不足之处,方便他们改进。对于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积极邀请课程思政专家对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和指导,及时改进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6 结语

目前,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课程的实践探究和深入分析,希望为今后的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一方面,课程的整体设计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课程思政的融入则通过具体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课程定位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和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岗位担当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将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地铁公司机电检修工岗位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去,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了专业知识,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如分组教学实施存在缺陷、课程思政融入度不足、课程评价体系需要加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学生分组策略与实施细节、改进课程思政能力建设路径、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等。以上这些举措的落实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驰,宋来.“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2):93-98.

[2]刘长海,马伟杰,原方.课程思政元素的类型解析与整合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4):5-11.

[3]孙广俊,李鸿晶,陆伟东,等.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育人优势与实践路径[J].江苏高教,2021,247(9):115-120.

[4]苏玉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机理与方法探究[J].学术论坛,2018,41(4):161-167.

[5]蒲清平,何丽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09-114.

[6]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60-64.

[7]吴伦敦.教师专业发展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