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皮肤癣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4-10-22田格如白坤陈冰洁
摘要:犬皮肤癣菌病是宠物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临床上以瘙痒、脱毛、皮屑和红疹为主要特征。本病的特点是病程长、不易痊愈,容易复发。本文详述1例犬皮肤癣菌病病例,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患犬为犬小孢子菌混合细菌感染,采用内外联合用药治疗后恢复良好,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犬;皮肤真菌病;诊断;治疗
皮肤癣菌病是由嗜动物、嗜地或嗜人真菌引起的角质化皮肤表面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原是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石膏样小孢子菌(M. gypseum)和须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1]。由于其临床症状的多形性、传染性和人畜共患的可能性,皮肤癣菌病是小动物医学中的重要疾病。犬皮肤癣菌病病原中有50%~70%是犬小孢子菌,20%~30%是石膏样小孢子菌,10%为须毛癣菌。本病在临床上发病率高,病理过程长,易复发,主要引起犬的瘙痒、脱毛、皮屑和红疹等症状,且在人和犬之间交叉感染[2]。
1 病例描述
1.1 基本信息
约克夏犬,雌性,5月龄,体重2.1 kg,未绝育,定期免疫驱虫,免疫齐全,近期无旅行史,既往体健。
1.2 病史调查
主诉一周前患犬背部局部皮肤出现脱毛和大量皮屑现象,有轻微瘙痒随来就诊。平时单独饲养于室内,主要饲喂干粮,偶尔饲喂餐桌食物和水果。
2 临床检查
患犬精神良好,食欲正常,整体体况良好,未见眼鼻口有分泌物。BCS:4/9,TRP未见明显异常。患犬瘙痒评分为2/10。右背部有一处2 cm×2 cm圆形脱毛、皮屑病灶,周围伴结节性凸起(见图1)。
3 实验室检查
3.1 伍德氏灯检查
伍德氏灯预热5 min后,将患犬置于暗室中照射背部脱毛部位,发现患部被毛多处毛根出现苹果绿荧光,结果显示阳性。
3.2 显微镜检查
1)直接镜检。拔取患部少量待检查毛发,将毛发置于载玻片上,滴加2~3滴矿物油,加放盖玻片后置于显微镜检查,低倍镜下可见毛发结构缺失,大部分毛发断裂,毛干呈“朽木样”(见图2)。
2)染色镜检。用一钝性刀片(无菌)在患犬健康与病变皮肤交界处刮取少量渗出物置于载玻片上,经迪夫快速染色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镜检,高倍镜下可见真菌孢子和菌丝,提示真菌感染。同时可见有少量球菌和杆菌,提示有细菌感染。
3.3 血常规检查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高于参考值,提示体内有炎症。
3.4 真菌培养
无菌采集病灶处毛发置于真菌培养基(DTM)内,25~30 ℃环境下培养3 d,培养基内可见白色絮状物。将白色絮状物置于显微镜下,可见菌丝透明、分隔,有6个以上分隔的大分生孢子(见图3),提示为犬小孢子菌。
4 诊断
根据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患犬感染犬小孢子菌并混合细菌感染。
5 治疗及预后
采用内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方法治疗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每两周复查一次。
控制真菌感染:特比萘芬,10 mg/kg·bw,口服,1次/d,服用一周停药一周,每2周做一次肝功检测。黄金点滴剂(不饱和脂肪酸),外用,每周1次。氯己定+咪康唑香波药浴,每周1次。
控制细菌感染: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再用碘附进行消毒,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头孢维星钠,8 mg/kg·bw,两周1次。
患犬治疗4周后检查发现皮屑明显减少,病变处有新生毛发长出,感染的皮肤变得有弹性,之后每个月药浴一次即可。治疗8周后复查患处皮肤已无皮屑,伤口已基本长好。治疗10周和12周分别采样真菌培养,镜检均为阴性,随即停药。
6 讨论
皮肤癣菌病是一种由亲动物、亲土壤或亲人的真菌生物引起浅表真菌感染的传染性皮肤病。病原真菌的种类很多,主要是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皮肤真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极强,附着在干燥器具、环境中的真菌,可保持较长时间的传染力,主要通过动物相互接触,或污染物进行传播。病灶常出现于面部、耳朵和嘴周,随后发展到爪子和身体其他部位,主要表现为脱毛、鳞屑、结痂、色素沉着和瘙痒。
犬猫皮肤癣菌病的诊断一般可通过病灶外观、伍德氏灯检查、皮肤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等综合评估。犬小孢子菌感染后的毛发其皮质和髓质会产生水溶性化学代谢物——蝶啶色素,伍德氏灯的紫外线照射被犬小孢子菌感染后的毛发会产生苹果绿荧光。有实验表明,外用药膏、皮脂溢物质或皮屑均有可能出现荧光反应,因此荧光反应应出现在毛干上,而不是皮肤或皮屑上[3]。皮肤显微镜检查可分为直接镜检和染色镜检。直接镜检时,低倍镜下找到“朽木样”毛干,毛发断裂不规则、轮廓模糊;高倍镜下毛干角质层、皮质和髓质之间的界限不清,可见真菌孢子或菌丝。染色镜检时可见真菌孢子,核深染,周围荚膜不着染,菌丝直径均匀,有隔膜,长度和分支程度不同。真菌培养常被作为诊断皮肤癣菌病的“金标准”。若间隔2周两次真菌培养均为阴性,即可定义为真菌学治愈,是目前皮肤癣菌病治愈的参考标准[4]。
目前治疗犬猫皮肤癣菌病的内服药物有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复方酮康唑制剂等。伊曲康唑低剂量使用具有抑菌作用,高剂量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研究表明在40 mg/kg剂量下,动物肝脏未受影响,但>40 mg/kg·bw时会出现胎毒性[5]。因此该药物不建议用于怀孕的哺乳犬。复方酮康唑制剂在大鼠模型中被证明具有致畸性,并且在母犬的乳汁中有被检测到,因此不建议在怀孕或哺乳期动物中使用[6]。有研究表明犬使用复方酮康唑制剂治疗后出现了厌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不建议长期使用[7]。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和复方酮康唑相比,其MIC值最低。特比萘芬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的甾醇生物合成来发挥抗真菌作用,其抑制程度高于哺乳动物的甾醇生物合成。有关一项对口服10~20 mg/kg·bw或30~40mg/kg·bw特比萘芬的猫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显示,血清生化参数和全血细胞数值均在正常范围[8]。因此特比萘芬是治疗犬猫皮肤癣菌病的首选药物。
控制犬的皮肤癣菌病重在预防。首先应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环境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清洁干燥。其次定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最后要做好犬的皮肤清洁工作,定期洗澡、驱虫、消毒。发现患有癣菌的动物应及时隔离,及时无害化处理患犬接触过的用品及污染物,切断犬与犬、人与犬之间的相互传播。■
参考文献:
[1] 田格如,张洁,白军,等.犬猫皮肤真菌病的临床诊疗[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2):23-24.
[2] 郭沛,矫晓倩,单虎,等.犬、猫犬小孢子菌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 2023, 43(5):1093-1098+1106.
[3] MORIELLO K A, COYNER K, PATERSON S,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rmatophytosis in dogs and cats.: Clinical Consensus Guidelines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Veterinary Dermatology[J]. Vet Dermatol. 2017, 28(3): 266-e68.
[4] DONG C, ANGUS J, SCARAMPELLA F, et al. Evaluation of derm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dermatophytosis in cat[J]. Vet Dermatol. 2016, 27(4): 275-e65.
[5] 朱业靖,崔建军.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 5(7): 640-642.
[6] BECHTER R, SCHMID B. Teratogenicity in vitro-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antimycotic drugs using the whole-embryo culture system[J]. Toxicol In Vitro. 1987, 1: 11-15.
[7] 马井彪.酮康唑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J]. 畜禽业,2019,30(9): 110.
[8] KOTNIK T. Treatment with terbinafine of experimentally infectedcats with M. canis: tolerability and side effects of the drug[J]. SlovVet Res, 2000, 37: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