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约束视角下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024-10-22朱文玉
摘 要: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针对2010—2021年间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以及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公司的创新行为。这表明,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激发高管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同时,通过探讨融资约束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发现融资约束对高管薪酬差异与公司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抑制作用。这意味着,企业在面临融资约束时,即便存在高管薪酬差异,其创新活动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和创新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融资约束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高管薪酬差距;创新投资;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18-0126-05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越来越注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而高管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者,担负着引领企业未来成长的使命。近年来,企业为充分调动高管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完善高管薪酬管理制度、建立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深入推进企业的创新工作。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资
企业高管—员工薪酬与高管内部薪酬之间的差距,会影响企业高管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他们创新的意愿。通过研究发明人的晋升途径,赵奇锋等人(2019)[1]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中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正向促进作用。刘张发(2019)[2]研究指出,相对于中央国企而言,地方国企内部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对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已经显现。阮傲等人(2019)[3]的研究发现,CEO与非CEO级别薪酬的差异对公司创新业绩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H1。
H1: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和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资。
(二)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对于资金投入,创新型的投资行为所遭遇的金融限制要求更加严格。尽管高级管理人员的薪资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有激励作用,但是,受到资金限制的企业在投资创新时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并且可能会遭遇创新研发失败的风险,因此可能会削弱高级管理人员的创新投资动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融资约束会抑制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做出如下处理:剔除金融类上市企业;排除ST及ST*类企业的情况;从CSMAR数据库中选取19 723个观测值,并对数据缺失的上市企业资料进行删除处理。
(二)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投资
参考张秋萍等(2018)[4]的研究,选择研发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评估企业的创新投资(Rd)。
2.解释变量:薪酬差距
通过对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Gap1)和高管内部薪酬差距(Gap2)的考量,对高管薪酬差距的评估采用双重视角。高管-员工报酬差距(Gap1)参考朱琪等(2019)[5]的研究,定义如下: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Gap2)参考牛建波等(2019)[6]的研究,采用核心高管平均薪酬减非核心高管平均薪酬的绝对数进行衡量,其中核心高管界定为董事、监事和高管中薪酬最高的前三名。
3.调节变量:融资约束
可用SA指标绝对值来衡量融资约束程度。该指标计算公式为:SA=-0.737×Size+0.043×Size2-0.04×Age,当SA指标为负值时,随着SA指标绝对值的增加,融资约束程度增加。
4.控制变量
作为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在研究企业业绩影响因素时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Lev)、企业规模(Size)、产权性质(Soe)、两职合一(Dual)、独立董事比例(Indep)、上市年限(Age)、资产收益率(Roa)、管理层持股比例(Mngmhldn)。根据牛建波等人(2019)[6]的研究,本文选取年度虚拟变量(Year)和产业虚拟变量(Ind)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计
为了考察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构建如下回归模式:
Rdi,t=a0+a1Gap1i,t(Gap2i,t)+γControlsi,t+∑Ind+∑Year+εi,t(1)
Rdi,t=a0+a1Gap1i,t(Gap2i,t)+a2SAi,t+a3Gap1i,t(Gap2i,t)×SAi,t+γControlsi,t+∑Ind+∑Year+εi,t(2)
本文以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和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作为解释变量,并建立模型(1)和模型(2)两个回归模型。其中,模型(2)是加入融资约束调节变量的模型。在模型中,下标i表示企业,下标t表示年份,Controls 表示所选择的控制变量,而ε表示残差项。
三、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是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创新投入(Rd)平均水平是0.015,说明中国创新投入的总体水平并不高。企业高管薪酬差距(Gap1)均值为7.367,标准差为6.333,而企业高管薪酬差距(Gap2)均值为345 088,标准差为337 910,表明企业内部薪酬存在一定差距,薪酬激励作用仍然较大。
(二)相关性分析
由于篇幅限制,表3中只显示了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初步数据显示,高管与雇员之间的薪酬差距(Gap1)及高管内部薪酬差距(Gap2)与企业的创新投资(Rd)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对本文的H1提供了初步的支持;同时,表中各系数最高值均未超过0.6,没有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表3 相关性分析
(三)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资
表4为高管—员工薪酬差距(Gap1)和高管内部薪酬差距(Gap2)对企业创新(Rd)的回归结果。第(1)(2)列表示未加入控制变量时的回归结果,第(3)(4)列表示加入控制变量后得到的回归结果。Gap1和Gap2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1和0.012,在1%的水平上显著,验证了H1。
(四)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分析
加入调节变量SA后,表5显示的回归结果如下:在第(1)列中,交乘项(Gap1*SA)的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在第(2)列中,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融资约束的乘项(Gap2*SA)系数呈现负相关关系,且在1%的水平下具有显著性,融资约束对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资关系产生了遮掩效应,验证了H2。
(五)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测试中采用替换变量的方法,目的是让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作为创新投资的替代变量,衡量创新投入(Rd1)。从表6 的数据可以发现,即使替换被解释变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Gap1)和高管内部薪酬差距(Gap2)对Rd1的影响系数仍然为正数,且在1%水平显著,与前文结果一致。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水平与员工薪酬水平的差距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推动有一定的帮助;(2)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3)融资约束对企业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产生负向调节效应。
依据上述结论,本文给出如下建议:(1)企业应优化内部高管薪酬制度,将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与企业创新行为进行融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2)针对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企业可与银行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促进企业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奇锋,王永中.薪酬差距、发明家晋升与企业技术创新[J].世界经济,2019,42(7):94-119.
[2] 刘张发.所有制性质、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基于企业创新的三个维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11):69-82.
[3] 阮傲,孙博,彭璧玉.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垂直薪酬差距与水平薪酬差距的实证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30-139,191.
[4] 张秋萍,盛宇华,陈加伟.董事长—TMT垂直对差异与创新投资关系研究:市场化与产权性质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10):138-156.
[5] 朱琪,关希如.高管团队薪酬激励影响创新投入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9,40(8):253-262.
[6] 牛建波,李胜楠,杨育龙,等.高管薪酬差距、治理模式和企业创新[J].管理科学,2019,32(2):77-93.
The Impact of Salary Gap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ZHU Wen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00, China)
Abstract: We selected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executive employee pay ga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cutive internal pay gap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from 2010 to 2021.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to some extent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innovative behavior in companies. This indicates that a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the executive team, thereby driving the company to achieve more breakthroughs i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innovation. Meanwhile, by 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 this relationship, it was found that financing constraints have a suppressive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differences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This means that when companies face financing constraints, even if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their innovation activities may be limit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when formulating compensation policies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 enterprises need to fully consider the impact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Key words: Executive compensation gap; Innovation investment; Financing constraints
[责任编辑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