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材料引发著作权官司
2024-10-21赵聪
旅游宣传材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景点,能精准吸引潜在客户,因此被各旅行社争相采用。然而,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新近公布的一起著作权纠纷案提示:旅游宣传须注重原创,借鉴现成图文作品可能涉嫌侵权。
权利人维权
2021年4月14日,夏某某以“夏主编旅游攻略”为网名,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标题为《西北(青甘)大环线·地图》的图文作品(下称“案涉图文作品”),并标注为“原创”。
夏某某是某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服务公司”)股东。2021年5月30日,夏某某与服务公司签订《知识产权授权合同》,约定将其出版物及发布于各网站的所有原创文章、视频、图片、短图文等作品,授权服务公司行使及许可他人行使标的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所有权利。夏某某特别授权服务公司,对任何侵犯其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可以以被授权方的名义进行维权,制止侵权行为及获得相应补偿或赔偿,维权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与侵权方协商、和解及提起诉讼等。

2022年4月22日,青海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称“旅行公司”)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标题为《西北(青甘)大环线·地图》的图文作品,其图片与案涉图文作品中的图片无差异,首段文字内容与案涉图文作品中的首段文字基本一致。
服务公司认为,旅行公司及其负责人石某的上述行为涉嫌对案涉图文作品侵权。2023年2月18日,根据服务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某的申请,区块链保全网、杭州互联网公证处向服务公司签发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对旅行公司发布包含案涉图文作品的信息进行了认定。
一审认定侵权
2023年7月7日,服务公司以旅行公司及石某为被告,向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下称“城东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4000元及合理开支3665元。
法院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视为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本案中,服务公司提交案涉图文作品的发表证据及授权文件清晰完整,在被告未提供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应认为服务公司有权以自身名义对侵权行为提起诉讼。在相关网页中,旅行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了与服务公司请求保护作品中并无差别的旅游地图内容,供公众阅览下载,侵犯了服务公司的著作权。
根据服务公司的取证,可以认定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的账号系由旅行公司和石某控制。旅行公司和石某关于“该账号不是其注册使用”的辩解意见与查明事实不符,不予采信。
《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行为,属于对著作权人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旅行公司、石某在网上发布《西北(青甘)大环线·地图》图文作品的行为,构成对服务公司著作权的侵害,应承担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至于损害赔偿数额,服务公司并无证据对其所遭受的损失、旅行公司和石某所获的收益进行证明。综合考虑案涉作品的类型、创造性、知名度,以及旅行公司和石某侵权行为的形式、侵权时间、侵权范围、主观恶性等因素,对服务公司主张的侵权赔偿金酌情支持600元。服务公司所主张的合理维权支出,应仅与本次诉讼有直接关联,并满足必要性和合理性要求,故酌情认定服务公司的合理维权费用为1300元。以上共计1900元。
2023年11月3日,城东区法院作出一审民事判决:旅行公司和石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给服务公司侵权赔偿金600元,及合理维权费用1300元;驳回服务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二审部分改判
一审宣判后,服务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要求改判旅行公司、石某赔偿经济损失4000元、合理维权开支3665元。西宁中院于2023年12月19日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
服务公司上诉称,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赔偿数额应当包含权利人的合理开支。一审法院对合理开支自由裁量不当。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获利及损失无法查清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权利许可费用予以赔偿。服务公司举证了权利许可费用,应当依法予以优先参考。旅行公司经营国内旅行等业务,明知该行业的创作规则,但仍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案涉作品,具有侵害他人著作权的故意。故应提高判赔数额,依法全额支持服务公司的经济赔偿诉求。
旅行公司和石某辩称,其行为不构成侵权,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西宁中院经审理认为,旅行公司、石某虽否认存在侵权行为,但未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视为其对一审判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均认可。石某虽辩称对旅行公司账户在网上发布案涉图文作品不知情,但未能提供有力证据,故对其不构成侵权的辩解不予采信。
西宁中院认为,该案二审的主要争议是侵权赔偿金和合理维权费用的数额。
关于侵权赔偿金。因本案中权利人损失或侵权人获益无法查清,服务公司提供的同类作品授权合同可作为参考。鉴于授权合同涉及图片的复杂程度与案涉图片存在明显差别,侵权赔偿金不能完全适用该授权费。服务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旅行公司存在明显的主观恶意,其主张加倍赔偿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一审法院认定侵权赔偿金为600元适当,予以维持。
关于合理维权费用。服务公司主张的制止侵权合理费用为3665元,包括其所称向某公司支付的取证费500元。服务公司对此未能提供证据,且一审中某公司未发来回函,故对此项费用不予支持。另外,服务公司主张的1000元人工成本属于其正常人工成本。其额外支付的费用限于因制止侵权而支出的交通、住宿、饮食等费用。服务公司主张由侵权方承担其人工成本,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合理维权费用认定2165元为宜。
2024年2月1日,西宁中院对外公布本案二审判决结果:维持一审判决中的第二项,即驳回服务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变更一审判决中的第一项为:旅行公司、石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赔偿服务公司侵权赔偿金600元,及合理维权费用2165元。
(文中企业名及人名均为化名,本文谢绝转载)
编辑:姚志刚" " winter-yao@163.com
法官点评
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项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据此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中财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权利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其著作权受到侵犯时,由被授权人直接向责任人追究侵权责任。
本案中,服务公司就是基于著作权人夏某某的授权,取得了向旅行公司、石某追究著作权侵权责任的权利。旅行公司、石某被认定侵权的原理在于:被诉侵权作品被认定与夏某某享有著作权的案涉图文作品雷同,且发布侵权作品的账号被认定由旅行公司、石某实际控制,从而使被诉侵权行为与侵权对象及侵权人之间产生了连接,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