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4-10-21李忠东

陈诗龙部长表示,为了配合薪资上涨,从2024年4月1日起,将提高“职业转换计划”的工资支持上限,以此来提高雇员素质、保持劳动队伍的活跃。对于成年或长期失业人员,上限将从每月6000新加坡元提高至 7500新加坡元。对于40岁以下的公民和永久居民,资助率仍保持在他们月工资的70%;对于成熟和长期失业人员,资助率则保持在他们月工资的9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老龄化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14%,就已经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当该比例超过两成,国家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23年9月29日,新加坡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发布的《2023人口简报》显示,中位数年龄在不断提高,已经从20年前的40岁提高到43岁。同时,65岁及以上的公民人数达60.36万,占比已然达到了19.1%,相比10年前上涨了7.4%。再有不到3年的时间,新加坡21%的人口将超过65岁,进入超老龄社会。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力短缺和技能升级的挑战,新加坡已从多方面入手,促进经济转型和增长,让公民不论年龄多大都能过上有意义和快乐的生活。
保持劳动队伍活跃
随着高龄就业率持续上升,新加坡政府分阶段对法定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作出了调整。3月4日,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在国会拨款委员辩论人力开支预算时宣布,劳、资、政三方已达成共识,从2026年7月1日起,法定退休年龄将从63岁提高到64岁,重新雇佣年龄的上限也从68岁提高至69岁。此前,新加坡2022年7月1日已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延长至63岁,重新雇佣年龄的上限从67岁提高到68岁。政府计划在2030年将法定退休年龄调高到65岁,重新雇佣年龄上限调高到70岁。
“职业转换计划”是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的旗舰项目,旨在支持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新雇员或现有雇员再培训,以便投入具有长期前景的新工作岗位,适应经济转型和技能需求的变化,该计划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金融业、信息通信技术、医疗保健等行业。陈诗龙部长指出,我们支持雇主主动对现有雇员进行再培训,以承担新的增长岗位。他敦促雇主联系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了解该计划如何帮助他们满足人才需求。
公布两项新政策
2月16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推出了《2024年财政预算案》。预算案致力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创新,其中包括给“定心与援助配套”项目注入19亿新加坡元,以便从生活、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帮助公民减轻生活费上涨的压力。该案还推出“企业援助配套”项目,拨款13亿新加坡元支持企业,以此来减轻雇主负担,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2024估税年,政府提供50%的个人所得税回扣,回扣顶限设在200新加坡元,并从2025估税年开始提高符合税务回扣条件的家庭成员年收入顶限,从目前的4000新加坡元调高至8000新加坡元。政府还将向全国生产力基金再投入20亿新加坡元资金,以支持新推出的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和其他投资促进工作。
另外,黄循财副总理还公布了两项新政策,都与养老息息相关。
一是对公积金制度进行调整。新加坡养老资金来源以个人为主,政府给予补助。为进入超老龄社会做准备,政府推出中央公积金(简称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入息”一般指收入)和就业入息补助计划,来帮助长寿和低收入的公民应对养老。公积金帮助公民和永久居民预留资金,为退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公积金下设普通户头、保健储蓄户头和特别户头。新加坡公积金局会为符合条件的55岁新加坡公民创建退休户头,以支持退休后的持续收入。
从2025年1月1日起,年龄在55岁至65岁之间的雇员公积金缴交率将再次上调,增幅为1.5个百分点,其中1个百分点由雇员承担。55岁至60岁的雇员公积金缴交率为17%,60岁至65岁的为11.5%。政府将继续提供过渡性公积金抵消计划,承担一半的费用,以帮助缓解商业成本的冲击。黄循财副总理强调说:“提高公积金对雇主不是负担,养老金的池子更大,真正退休的时候更有底气。”
从2025年起,公积金退休户头的超额存款顶限将从现有基本存款的3倍提高至4倍,新顶限为42.6万新加坡元。从2025年起,年满55岁会员的特别户头将关闭,其中的存款将转移至退休户头,直至满足全额存款要求,剩余部分将转移到普通户头。
二是加强中年人职业培训。要实现经济增长,核心竞争优势必须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对未来做好准备的劳动力队伍。新加坡从5月起,为所有40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提供4000新加坡元的“技能未来”信贷额度。从4月1日起,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将从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接管指定的职业中心和就业与技能中心,在全岛设立站点,为不同工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辅导和技能提升服务,帮助新加坡人寻找就业机会。
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副秘书长王志豪表示:“我感谢在本次预算案中宣布了针对55岁至65岁年长员工的公积金缴交率进一步调高,这将有助于加快他们的公积金资金增长。现在一切的行动,是为了实现2030年的最终目标。”他呼吁雇主尽快与全国职工总会和工会合作,成立企业培训委员会,以便各个年龄段的工人都可以得到相关技能的培训。
推出“乐龄计划”
2023年11月16日,由新加坡卫生部、国家发展部和交通部联合制订的“乐龄计划”正式推出。为了确保年长者能实现在家或社区原地养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该计划通过设置更多的活跃乐龄中心、强化护理服务、改善居住环境和方便通勤四大举措全面优化设施和服务。
乐龄中心将从目前的154个增加至2025年的220个,届时每10名年长者就有8人能在家附近参与活动。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8亿新加坡元升级活跃乐龄中心,每个活跃乐龄中心的预算从目前的每年40万新加坡元将增至最高60万新加坡元。与此同时,中心还会招聘更多年长义工,鼓励年长者通过志愿服务保持积极性。到2025年,经过培训的年长志愿者将从现在的1900人增加至4000人。
新加坡卫生部和护联中心同五家行业公司联手推出 “年长者同住共享看护沙盒计划”,让一组看护者同时照顾几名同住年长者,进一步扩大年长者在社区原地养老的看护选项。从今年下半年起,卫生部将在不同的市镇,委派综合服务供应商评估和规划年长者的护理需求,并与不同的供应商协调年长者所需要的服务。从4月开始,护联中心提供的看护者培训津贴将从每年200新加坡元增至400新加坡元,培训名额也将增加至每年4400个。
对宏茅桥、红山、女皇镇和大巴窑等20多个年长居民较多的市镇,相关部门也在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无障碍坡道、兴建亭子和休息处、增建康疗花园与健身步道等……为了帮助失智年长者记住住家地点,政府将设置更大、颜色更鲜艳的组屋编号标示,并添加老人们熟悉的图案协助记忆。政府也开始对年长者的住宅进行升级改造,如在浴室安装折叠座椅,为坐轮椅者加宽厕所门,在老人家中安装更多烟雾探测器、电源翘板开关等无障碍装置,在有多层阶梯的大门外安装扶手等。租赁组屋内还安装有无线警报系统,供60岁及以上低收入年长者进行紧急事故呼救。设备会录下年长者的简短语音,发送至附近的活跃乐龄中心或全天候热线电话。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在宏茅桥等地于今年已开始试行“安行街道”计划:延长“绿灯”亮灯时间、缩短“红灯”等待时间、为行人天桥增建电梯、扩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增设方便轮椅使用者的无障碍坡道和斑马线、增加三维立体道路标志,以及设置路隆、修窄马路让车辆减速行驶等。该计划目标为,到2030年,所有市镇都设有“安行街道”,为居民尤其是年长人士打造更安全的出行环境。
投稿邮箱:vermouthf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