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大格局
2024-10-21胡佳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网络,使得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网上违法犯罪、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
办好一个案子,挽救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家庭;办理一类案件,保护一批孩子,预防一片领域。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以携手社交网络企业、司法保护融入网络保护、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大格局。
携手社交网络企业:提升网络平台治理效能
为防止网络性侵的发生,黄浦区人民检察院着力提升社交网络平台的治理效能。
社交网络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方,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多次走访辖区内某大型社交网络企业,联合区网信办、网安部门、文化旅游执法部门等,赴该企业开展法律法规讲解,引导企业制作保护识别清单,处置案件线索;针对涉未成年人不雅图片、暴力涉恐等不良信息,督促企业主动筛查大数据、整理线索、强制报告,全面建立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
2022年9月1日,该大型社交网络企业履行强制报告职责,报案称,在公司内部线索梳理中,发现有用户通过平台给未成年用户发送不雅图片,并在聊天记录中涉及不当言论。调查发现,男子姚某为满足私欲,于2021年多次用本人账号骚扰年仅10岁的被害未成年人,诱骗其发送裸体照片,实施网络“隔空猥亵”。
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该案,固定网络聊天证据,并进行充分论证,夯实证据链,最终以猥亵儿童罪对被告人姚某提起公诉。2023年3月14日,法院判决被告人姚某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查获的犯罪工具予以没收。被告人姚某没有提起上诉。
结案不是终点,事了才是圆满。承办检察官以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通过多元救助方式,帮助受害未成年人和家庭走出困境。该案中的被害未成年人为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跟随祖父母生活,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了解了被害未成年人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后,承办检察官联合青少年社工为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助其尽早走出阴霾,为被害家庭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方案,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隔空猥亵的特殊性在于其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往往发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因此,互联网平台的规范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多部门开展涉案社交网络平台性侵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与相关保护部门推动《涉人保领域未成年人联动协作工作办法》《关于网络企业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自愿报告与处置干预实施意见》等机制落地,一体推进涉未领域惩治、监督、救助、预防、宣传等各项工作,形成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合力。
此外,针对医美、文身、烟酒、盲盒、露骨的“耽美漫画”、新型毒品等新法规规制领域,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向社交网络企业作出风险提示,建议加大上述涉未领域的数据审核、督查与处理力度,动态清除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负面信息,还未成年人一片清朗的网络空间。
司法保护融入网络保护: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为防止网络诈骗的发生,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将司法保护融入网络保护。
信息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的成长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据统计,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2%,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1.3%。网络给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产生的网络电信诈骗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1年,小川(化名)在短视频平台上收到一条陌生消息,对方先是询问她的年龄,而后要求加QQ好友。添加后,对方自称“陈警官”并发了一张警官证。“陈警官”告诉她:“你因涉嫌违法犯罪行为需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现需要将钱转到指定安全账户。”“陈警官”语音指导小川如何进行微信转账,其间,小川挂断了语音,“陈警官”又发了警察的工作视频,并语音威胁:“如果不想坐牢就积极配合。”懵懂的小川陆续转账4万余元。最后,“陈警官”还要求小川删除聊天和转账记录并对父母保密。几天后,小川母亲发现银行卡里少了钱,向小川询问情况后报警。
经查,这名“陈警官”系被告人黄某某冒充。黄某某供述:“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吓唬住,我的主要目标是未成年女性,她们更容易上当受骗。”2022年2月25日,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黄某某有期徒刑1年7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被告人黄某某没有提起上诉。
无独有偶。2023年暑假,小学生乐乐(化名)沉迷手机游戏《蛋仔派对》,被诈骗分子乘虚而入骗光零用钱。被告人苏某通过游戏平台添加乐乐微信,并自称游戏客服,可以赠送皮肤。添加后,苏某谎称乐乐账号被冻结,无法领取免费皮肤,需要支付宝红包流水才能解冻。在苏某及其好友符某的共同谋划下,乐乐陆续通过支付宝向对方发送红包及转账近1万元。后来,乐乐因迟迟收不到游戏皮肤才发现被骗,最终在父亲的陪伴下选择报案。2024年2月28日,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决被告人苏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被告人符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被告人苏某及符某均未提起上诉。
检察机关在办案履职中发现,不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遭受侵害背后,均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网络安全保护存在的漏洞和短板。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严厉惩击网络犯罪,成立网络检察办公室,围绕未成年人“四大检察”职能,强化法律监督职责,依托数字未检,最大程度地发现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效。
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还借助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结合具体案情,对被害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评估及疏导,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归正常生活。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要求——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对涉案未成年人父母开展亲职教育,通过线上及线下授课的方式,督促和指导涉罪未成年人家长履行职责,引导他们做“合格父母”,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保护。
网络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
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坚持预防为先,积极落实“一号检察建议”,通过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未保站法治副站长,以及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展播法治教育视频、共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以案释法、针对性普法,促进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引导未成年人安全用网上网,有效防范网络违法犯罪。同时,联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网络监管职能部门共同开展“莫莫守护·未爱童行”系列活动,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网络保护宣传教育,以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同学们讲授网络防诈骗等相关知识。另外,还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反诈宣传、网络安全宣传近百条,拍摄短视频60余条,累计点击阅读量千万人次,有效扩大了网络安全普法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等要求,为新时代检察机关持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将更加自觉地扛起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责任,通过高质效履职办案,以未成年人检察司法保护推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携手相关部门更好护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投稿邮箱: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