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复方制剂对犬血液指标的影响

2024-10-21孙瑜

新农民 2024年27期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药复方制剂后正常犬及模型犬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情况。方法:9只健康3月龄本地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及高脂+中药复方制剂进行试验,并用血脂检测仪定期检测血液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高脂饲料组犬血液中HDL-C、LDL-C、TG、TC浓度均呈增加趋势,在第10、20、30天时显示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高脂+药物组TG指标在第0天与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无明显差异;TC与TG这两个指标在第10天时与高脂饲料组表现出显著差异,第20和30天与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比较均表现显著差异;在第10、20、30天时高脂+药物组中HDL-C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与高脂饲料组比较均表现显著差异。应用高脂饲料可使犬血脂升高,该中药复方制剂可显著延缓高脂饲料引起的犬血脂升高。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固醇

随着国内宠物热的逐步出现,与宠物相关产业得以飞速发展,与宠物用品产业相比,宠物保健品相关的产业相比较而言稍滞后一些[1]。中国动物保健品产业是近20年来基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产业,宠物保健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国内生产厂家却寥寥可数,产品的数量和品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2]。随着经济的发展,宠物数量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老龄宠物常见疾病也成为人们的一大难题,宠物保健即将成为将来社会的一大流行趋势[3]。本文选择对血脂有降低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4]饲喂由高脂饲料导致高血脂的犬,并以空白组作为对照,通过对全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检测,评价其对犬高血脂的治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本试验血脂检测仪器采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每次采血后迅速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若干体重、年龄大小差别不大的犬,首先进行隔离饲养1周,观察各犬情况。1周后从中选取9只体重、年龄大小几乎相等的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只犬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3只,高脂饲料组3只,高脂+中药复方制剂组3只。分开饲养,空白对照组只给犬饲喂普通犬粮,高脂饲料组在普通犬粮基础上每日加入固定量动物组织内脏,高脂饲料加中药复方制剂组在普通犬粮基础上除每日加入固定量动物组织内脏外,同时每日将含有当归、川芎、丹参、黄芪等中药的复方制剂熬制成汤剂根据犬体重进行灌服。

1.3 血液采集与测定

本次试验周期为30 d,每隔10 d采1次血测量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固醇4个生化指标。

在试验开始前9只犬均空腹24 h后,采用前肢静脉采血法抽取9只犬全血,做好标记送至实验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固醇4个生化指标测定,记录试验结果即为第0天3个组9只犬的生化指标结果。

随后按照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犬粮,高脂饲料组饲喂普通犬粮+动物内脏,高脂饲料+中药复方制剂组饲喂普通犬粮+动物内脏+中药复方制剂,连续饲喂10 d后空腹24 h,于空腹后第2天上午抽取9只犬的前肢静脉血液,做好标记并送至实验室进行血液分析,记录第1个10 d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固醇4个生化指标结果。

随后重复第1个10 d饲喂方法,随时观察犬的健康状况并记录,在第2个10 d时采用同样方法抽取犬静脉血进行结果测量,并记录试验结果。第3个10 d饲喂方法、采血方法、检测方法同第1、2个10 d。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结束后将所有数据用Excel做初步整理,采用SPSS 27.0统计学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统计分析,所有的试验数据采取“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显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及分析

表1~表4显示了在不同试验组(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和高脂饲料+中药复方制剂组)中,犬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情况,分别在0、10、20 d和30 d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2.1 总胆固醇

高脂饲料组和高脂饲料+中药复方制剂组的TC水平随试验时间增加显著升高,尤其在20 d和30 d时升高明显。中药复方制剂组相较于高脂饲料组,显示出一定程度上减缓了TC的增加速度,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可能对血脂异常有一定的调节效果。

2.2 甘油三酯

高脂饲料组的TG水平在第10、20、30天时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反映出高脂饮食对TG的直接影响。高脂饲料+中药复方制剂组在第10、20、30天时显示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尽管仍高于空白对照组,但相较于高脂饲料组表现出一定的降低趋势,暗示中药复方制剂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可能有潜力。

2.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脂饲料组的HDL-C水平在第10、20、30天显著增加,可能是机体对高脂饮食的代偿反应。在第10、20、30天高脂饲料+中药复方制剂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HDL-C的上升幅度,显示出中药复方制剂对HDL-C的调节作用。

2.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脂饲料组的LDL-C水平在第10、20、30 d显著增加,反映出高脂饮食对LDL-C的负面影响。高脂饲料+中药复方制剂组在10 d后LDL-C相对稳定或略微下降,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机体免受LDL-C水平过高的影响。

3 讨论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质性成分的总和,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总胆固醇偏高可能提示以下几种疾病:(1)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胆固醇可加速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风险。(2)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肌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血管损害。(3)脑血栓形成:高胆固醇可促使脑动脉硬化,增加脑血管出血、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4)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对脂质代谢产生影响,导致胆固醇水平紊乱。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蛋白之一,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及其所携带的调节因子组成的复杂脂蛋白,又被称为a1脂蛋白。由于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所以作为动脉硬化预防因子而受到重视。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液中的LDL-C水平可以通过抽血检测来确定。如果血液中的LDL-C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则可能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

甘油三酯又称为中性脂肪,是甘油分子与脂肪酸反应所形成的脂类,为血脂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具有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的功能。甘油三酯测定为血脂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甘油三酯的总和。测定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可用于了解体内甘油三酯代谢情况,用于排查高甘油三酯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复方中药的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丹参、黄芪等。当归的作用机理是在凝血酶的凝血时间上起到非常明显的延长作用,这样就可以活化凝血酶的凝血时间,主要是对内源性凝血系统起到抗凝血作用。除此之外当归还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根据需求调节血液粘度,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血液黏度,使得红细胞聚集性得到强化,也可以让血小板快速聚集。当归提取液可以通过增强超氧化物(SOD)活性有效降低过氧化物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5-6]。川芎作用机理是首先是血脑屏障,随后大部分分不到脑干部位,这样更有利于脑部扩血管作用的发挥,基于此便降低了血小板的表面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大范围聚集,还可以让已经聚集到一起的血小板解聚[6-7]。

丹参的作用机理是对内源性n8PUbmBxnGMomNltJdARDQp4ltnAKYz8fdmywztwScQ=胆固醇起到抑制作用,使得LDL-C的含量降低,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丹参当中的丹参素在血小板膜流动性这方面起主要作用,同时还具有降低心肌酶释放,改善血液流变速度,减轻钙超载,清除自由基,抑制白细胞激活,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之功效[8]。天麻的作用机理是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中天麻多糖与TG之间形成非常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天麻用药剂量升高,TG降低幅度增大。天麻中的天麻多糖蛋白(PGE2-1)具有明显的抗凝、抗栓作用。天麻还具有降低外周及冠状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的作用[9-10]。黄芪总黄酮可明显改善心脏血流动[11-12]。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制剂在实验模型中显示出对血脂异常的一定调节作用,特别是在减缓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方面表现出显著潜力。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对后续宠物保健品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丽,江慧杰,张秀莹,等.我国宠物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畜牧,2023(9):117-120.

[2] 何泫臻,范志聪,李孜,等.宠物健康智能监测发展现状[J].广东饲料,2023,32(10):8-14.

[3] 李丹,梁先明,苏富琴,等.我国宠物用中药评审工作的现状与举措[J].中国兽药杂志,2023,57(4):68-71.

[4] 蔡一杰,吴昊,刘红云,等.兽用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23,57(5):81-86.

[5] 刘钰婉,李娜,白建英,等.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历史沿革探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4,39(1):44-48.

[6] 李晓雨,李双凤,刘晓美,等.当归-川芎药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4,55(4):1415-1426.

[7] 李光耀,李江静,魏顺民,等.川芎嗪通过减弱血脑屏障损伤改善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J].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3,44(4):301-304.

[8] 钟思凡,陶源,兰松博,等.天麻-丹参药对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4,35(3):384-393.

[9] 张彦彦,李晶洁,龙芸鸾,等.天麻钩藤饮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评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1):152-157.

[10] 吴赛,于广宇,胡心荷,等.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代谢性高血压大鼠的有益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4,19(2):149-156.

[11] 周铭,冷昊宇,胡月月,等.黄芪建中汤对脑缺血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3):364-366+374.

[12] 闫俊元,钟鑫勤,赵玉翠,等.基于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研究黄芪甲苷对心肌梗死大鼠的作用[J].中草药,2024,55(6):198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