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的声音
2024-10-21高维生
东北山梅花
有一次,我回到延吉没几天,同学开越野车陪着去天宝山。总有情感纠缠,想回到出生地重游,念头时时冒出来,成为难忘的乡愁。
车子从老头沟镇出来,沿着302国道行驶接近天宝山,看到大山中凸现的鹰嘴砬子。海拔646米,以陡峭的山势出名,四周悬崖峭壁,远处望去酷似鹰嘴一般。从山脚下到山顶,海拔不同,产生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天宝山曾是我国八大矿山之一,丰富的有色金属地质储量,当时在全国闻名。1893年,红石砬子开矿,向慈禧太后进献白银两万四千两,老佛爷一高兴,赐名红石砬子为天宝山。
我同学不愿意登山,对山中的风光不感兴趣,只想在车上休息。我独自上山,车子停在公路上,要走出一段路,才能来到鹰嘴砬子,山边没有人,听着鸟儿叫,居居勾声响起。我寻找上山路,走在杂草中,看到东北山梅花绽放,被白花吸引住了。在鹰嘴砬子边上,看见东北山梅花结满白花,花朵簇拥在一起,散发出清香。
民间称为赛百灵的红尾伯劳,在灌木枝上昂着小脑袋,翘起棕红色尾巴叫声不断,不令人讨厌,反而增添情调。我观花时红尾伯劳不停地歌唱,挺给面子,耳朵里回响鸣声。躲开灌木伸出的枝子,围着东北山梅花,从各个角度拍照,这么大的花朵还是初次见到。
镜头中的东北山梅花,又是另一番美景,凌空的枝头,花似乎跳出去,向远处奔跑。阳光穿透薄花瓣,经过光的打照发生新变化,背景是广大天空,干净而整洁。
拍到满意的东北山梅花,心情非常好,但不得不离开,继续向山上攀登。沿着进山的毛毛道,穿行于林间,我看到杂乱岩石中生长着松树,石缝间的白蜡树,根扎在岩石缝中,撑着肥硕的树冠。林木下的空地,长着毛秆野古草,当地人叫野古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较粗壮,披淡黄色鳞片,根系发达而生命力顽强。我用望远镜搜寻期待惊喜出现,发现飞翔的坐山雕,或漂亮的野花。我望到山崖上生长的卷柏,民间叫不死草,看起来好似柏树,其实是长得矮小的植物。短小的棕褐色茎,上面有浅绿色扁平分枝,和柏树的鳞片状叶子相似,卷柏的叶子细。
我在鹰嘴砬子上,看到岩缝中生长的卷柏,别有一番风韵。在望远镜中向西望去,又见到胡枝子,淡紫的花朵,在起伏的群山映衬下分外娇艳。
我拐过岩石,又遇上东北山梅花,比山边的略小,花朵密实。既然相遇不能匆忙告别,只有停下奔走的脚步。
六月,长白山区迁徙鸟儿回来,花儿竞相开放。我在鹰嘴砬子被山梅花迷住,“格鲁——”粉雀的鸣声,从柞树林中传出。从声音中判断,就是远东树莺的声音,浑圆有力。循着鸣唱声找去,只见杂乱的枝叶,无法寻到影子,眼睛不够用。
蚂蚱腿
蔷薇科的土庄绣线菊,土名叫蚂蚱腿,叫法再土不过了。我围着转了一圈,花朵繁茂的时节,枝条结满花朵,一片雪白。刺槐绿虎天牛,头顶无毛,触角基瘤内侧,呈角状突起,伸着大长腿,在花中独自享受。
我想整明白艳美的花,为何和害虫牵连,看了半天未能寻摸出结果。我有着侦探的好奇心,对土庄绣线菊每个叶子和花瓣抱着疑问,必须追究到底。大自然中的植物有些谜,科学家尚无法解释其中的神秘。在山野中行走,在采集和研究野花的过程中,用观察、触摸、嗅闻和品尝进行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它的全貌,掌握其特点。野花在不同的地方生长,深受周围环境影响,要想了解野花不简单,仅凭花的形状不可能完成。我睁大眼睛,保持呼吸均匀,清除心中杂念。
高丽明子上的长尾粉红雀,当地人叫粉红雀,是素食鸟儿,仅在育雏期有很少的动物性食物。这是母性长尾粉红雀,挺着棕色的胸,粗厚的嘴发出叫声,流水般三音颤鸣悦耳,回响山中。长尾雀悠闲地鸣唱,以它的视力,早发现我的存在。它不理解我的行为,只管自己高兴,快乐地歌唱。
六月的一天,我去山中追鸟儿,天气不好,阴云凝滞不散,雨倔强地忍受住,终究未下起来。上午9点,走在山坡中,看到展枝唐松草开放,也是能吃的野菜,当地老人叫猫爪子。土庄绣线菊开放,旁边有忍冬花。树林中传出白腹蓝姬鹟、居居勾的鸣叫,发情的鸟儿不甘心单身,着急地卖力歌唱,渴望得到恋情。我在土庄绣线菊前,听着鸟儿鸣叫,向这个方向观望,鸟儿在天空飞过,距离近时发现,它是红尾伯劳。
几年前,我在雁鸣湖镇的林场办公室,和民间文学作家盖大姐相识,使这次行程有底了。她陪我们去看古驿道上的塔拉站,那里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现在变得残败。
鲇鱼岗地理位置独特,牡丹江水从此流过,江水倒灌进鲇鱼泡子。每到鱼汛期,鲇鱼游进鲇鱼泡子,躲在这个安全的地方,完成它们的交配。鲇鱼泡的岸边是黄土岗,根据自然的情景,人们形象地叫它鲇鱼岗。
我在鲇鱼岗发现土庄绣线菊,白色的花朵,让人过目不忘。它的茎入药,有利尿作用,可治疗水肿。秋天采收以后晒干,即是好中草药。
我奔向土庄绣线菊,摘下一朵花,感受花的质感。在不长的路中,看见千里光、山苏子、金露梅、石竹和北黄花菜,在鲇鱼岗的山坡上竞相绽放,不甘落后。
胡枝子
上午9点多钟,雾已经散尽,山中的树木清晰起来。红隼在天空飞翔,它的叫声凄厉,气势逼人。
自子峰海拔685.5米,威武高大,彰显粗犷的山野气势,使人敬畏。我在山脚下转悠,发现许多野花,白车轴、鼠尾草、黄花尖萼楼、独活、大籽蒿、茵陈蒿。七月时节,是胡枝子开花的季节,花萼呈钟状,蝶形的紫红色花冠,花朵多为淡紫色,呈现真挚的情感。胡枝子长着浅棕色的枝条,叶柄上生有三个小叶片,花朵小而繁密。
我转过一个弯,胡枝子在山坡生,与周围植物不一样,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胡枝子是自然的紫红花,由红蓝两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胡枝子的娇美与山野的粗率映衬,对比的反差鲜明,它与我前面相遇的胡枝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由此可见,一件事物的背景,对事态的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
苕条在长白山区是好东西,筷子般粗的小灌木,其枝条是编筐的原料。把苕条劈成两半或四半,刮尽中间的髓,编成各种样式的筐篓,结实又耐用。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人们的生活很多与树木相关,有独具特色的木文化,抓筐就是其中一种。抓筐的叫法很多,有的称为拐筐,用胳膊肘拐着筐梁,故得此名。还有的地方称为腰筐、猪腰子筐,因为筐口呈元宝形,中间向里凹如同猪腰子。
胡枝子是个宝,不是多么粗壮,顶着红紫的花冠,被卵状叶片簇拥。我不忍心去摘,凑过去闻香味,触摸娇嫩的叶子。我极不情愿地离开,走出几步远,忍不住地回头,望一眼胡枝子。越往前走去,林子里变得深了,听见黄眉柳莺在前方鸣唱,心留在胡枝子身上了。
胡枝子开花期是40天,八月上旬,正式进入流蜜盛期,它是衔接椴树的重要蜜源。胡枝子开花时,当地人叫苕条花,这时是蜜蜂采撷季节,采集的蜜叫作苕条蜜,它是长白山区的高档蜜种。
森林土生长的胡枝子,具有医药价值,起到清肺热、祛风湿、散瘀血的功效,还能治疗跌打损伤,有着止血和解毒的作用。它含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既调节身体的脂肪代谢能力,又为大脑提供需要的能量。
灌木丛里面藏有各种小动物,也许有鸟窝。听到一阵低沉鸣叫,分辨出是白眉地鸫,它发出的声音与众不同。捕捉它在什么地方,声音突然消失了。居居勾的“gue-gue-gue-guo”,鸣声洪亮。五月的长白山区,走不出多远就能听见鸟儿的鸣叫,它们在枝头快乐无忧。自子峰林木茂密,草丛横生,野花点缀,当然少不了胡枝子。
尾叶香茶菜
七月初,我在满堂湖山遇见好看的花,就是尾叶香茶菜。花冠淡紫色,内藏花柱丝状,外生柔毛。
山上的树林中,传出金翅雀的歌唱,伴着家巧的叽叽喳喳,在林间空地觅食。家巧是当地人称麻雀的叫法,我走近时家巧不在意,不当回事儿。几只家巧中分辨不出哪个是小的,哪个是老家巧。它们喜欢在房子空隙的地方搭窝,不用出太多的力气,等人家喂鸡鸭时抢食,所以叫它家巧。住在人家中不花一分钱房费,反而家贼难防,又偷吃家中粮食,还叫老家贼。民间有句话:“小家巧斗不过老家贼。”小家巧是指小麻雀,意思是说老麻雀生存的经验,比小家巧厉害多了。过去听这句话觉得有意思,民间话语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回味有余。家巧一边吃着,满意地鸣唱时,沼泽山雀、喜鹊加入进来。
我早就想登满堂湖山,奔满语地名来的。长白山的一些地名源于满语,至今仍保存满语地名。今天登的满堂湖山,满语地名意为馒头,从地名中就能看出山的形状。登山爱好者总结出延吉21座最美的山峰,满堂湖山列在其中,这座山海拔928米,主要生长柞木、桦树,有大片的次生林,山上有众多植物。
大姐家在五凤屯,离三道湾有40多里地,所以决定来登满堂湖山。我喜欢走这样的路,上山的毛毛道,经过人踩踏出来的。这些人进山不是观光游玩,而是为了生存做各种劳作,久而久之,走出一条近道。如果是机耕路或是修的公路,会破坏山上的自然风光,有着汽车跑过的痕迹,空气中有排放尾气的味道。从山脚下坐着车上来,在机器轰鸣声中,没有对沿路的感受,记忆中缺少回味,速度取代时间。开上山顶,风景一闪而过,缺失太多的东西——看不到山的真面貌,感受不到野花的心动,更体验不到登山带来的快乐。
我来到山边找到上山毛毛道,从这里登馒头山。抬头向山上望去,由于在山边,角度45°仰视天空,所有的一切都发生改变,有视觉冲击力。我是在高于水平的角度,从下向上观望,站在山谷之中享受草木和自然风光。看到满堂湖山高大和威严,产生崇敬感。我虽然未登山一步,却收获不同的感受,觉得雄伟壮丽,高不可攀,看得出挺立的气魄。
小乌鸦的叫声回荡于满堂湖山,在叫声中走出第一步,向山上攀登,我摘了一根野艾,轰走袭来的蚊子和小咬。山上长着柞木、桦树、桷树、胡枝子、落叶松、山核桃、胡桃楸,毛毛道边有着小蓬草、龙芽草、苎麻、鳞毛蕨、马唐、黄花蒿。我看到尾叶香茶菜,淡紫色的花在草丛中显眼,不光花朵漂亮,也是中草药。尾叶香茶菜味苦,有清热解毒、健胃和活血功效,又能治疗关节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长白山区药食同用,中医学讲利用食物治疗疾病,其中有些药性植物,又是美味食物。尾叶香茶菜是其中一种,幼苗去根洗净,沸水焯透,凉拌和蘸酱,又能炒和打汤,做馅或拌面蒸食。也可沸水浸烫,捞出沥尽水分,晒干贮藏备用。
我用相机拍下尾叶香茶菜,作为资料保存,也是美好的纪念。来到尾叶香茶菜前,观察花朵上的每个细节,当地人把尾叶香茶菜称为龟叶草。花从形象上看去,毫无龟的样子,一点迹象都没有,有待继续考证。
山未登多高,遇见这么多的鸟儿,还有尾叶香茶菜,情绪兴奋产生力量,推动我向山顶攀登。我深吸一口气,向满堂湖山望去。
铜锤草
沿着石井五队向屯子往东,看到牛膝菊,头状花序为半球形,舌片白色,管状花黄色。我关注牛膝菊,不是多么娟秀,姿态美好可爱,主要是土名铜锤草,难以捉摸。我向当地人打听,他们说不清楚,到底是何原因。反正过去这么叫延续下来,根本无人考证。
上午7点多,我来到牛膝菊前,望着叶子被夜露打湿,花朵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举向天空。我想我们要注重社交礼仪,在交往时,真诚才是尊重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我遵守原则,怀着真情实意探望老友来了,牛膝菊倾情相听,花朵鲜黄娇艳,体态柔美动人。它有特殊的香味,嫩茎叶是不错的野菜,又是中草药。
牛膝菊的土名,为何叫铜锤草,读了相关的资料也无记载。我摘下牛膝菊,香味扑来,小巧可爱的花朵,有着迷人之处。我插在上衣口袋里,让我们的体温相触。
海拔437米的烟台峰,在长白山区算不上大山,只能称为小山,辽金时代曾在此设烽火联络点。我一个小时后登上烟台峰,在蒙古栎下,传说中薛礼率兵准备东征平叛,在山上燃起烽火,号令大军东征的地方。我登上这座山峰,因为这个传说。
站在山顶上,向西北方向望去。山下流淌的海兰江,过去叫海兰河,为满语汉译的河名,其意为榆树之河,发源于甑峰岭山脉的老岭东南。
我惊飞了山鹡鸰,它沿着林缘向东方低飞而去。我在橡树下回味历史,想象时间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老橡树深扎土中,根须捞取泥土中的物质及水分,补充矿物盐分,叶片吸收阳光。它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的面貌,表现性格特征,它是大自然的纪念碑。
我仰视橡树,透过枝叶看到天空,此时山鹡鸰飞走了,不见踪迹。浪费半天时间,花尽力气,登上437米的烟台峰到底为什么。传说真假都不重要了,有了这个故事,给烟台峰增添历史的味道。我来到这里不是想证明有无此事,只是在想象中,更愿意承认是有过的真事。我在登山中遇到了许多的花草和树木,离山不远处遇上牛膝菊,土名铜锤草,一直未考证明白。有句歇后语说:“一团乱麻——扯不清。”扯字表达语气强烈,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它和传说绞成团,混乱地缠绕在一起,理不清头绪。
我告别传说中的故事,多少有点遗憾,带着太多的伤感。人们总结经验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走出不过100米远,就体会到下山难的说法。上山重心向下,身体作用力向上,力的方向相反形成平衡状,除了多花力气,不会出现危险。下山重心向下,身体作用力向下,平衡不好掌控,弄不好前冲力过大。下山太快,腿脚发酸容易发生危险。我迈出的步子保持节奏,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快要到山底,灌木丛多起来,看到鼠尾草、黄花尖萼耧、独活、针毛蕨、落新妇、夏蜡梅、珍珠梅、剪秋萝、野百合、唐松草、桦树、青杨、榆树。这时和自己说不要错过机会,再和牛膝菊见一面——还是叫土名铜锤草有气势。
责任编辑:卢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