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引方向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贡献海油力量

2024-10-20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

新安全 2024年10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大力实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四个中心”建设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有力推动海洋油气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增长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国民经济稳增长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全局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海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深化对做好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认识和把握能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确保能源安全是保障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国竞争中的能源因素日益凸显,涉及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大宗商品价格等多个领域,确保能源安全对于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至关重要。

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局势波谲云诡,气候变化加速演进,“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等多重因素扰动能源市场,给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带来显著压力。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量大,稳定油气进口、提高国内油气供应能力始终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

充分认识和把握能源央企保障能源安全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企业是能源保供的“顶梁柱”,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长期以来,中央企业一直是我国能源供应保障的主要力量,承担了90%以上的油气供应、60%以上的电力供应、25%以上的煤炭供应。特别是近年来,能源央企经受住了国际大宗能源价格高位震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等一系列考验,充分凸显了能源保供“主力军”的作用。

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海油勇挑保供重担的责任担当。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连线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海油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刻认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意义和内涵,坚定不移打好增储上产攻坚战,油气行业形成了“国内原油增产靠海上、海上原油增产靠海油”的广泛共识。

深刻领悟科学思维指导能源安全工作的鲜明实践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一系列科学思维,为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引。近年来,中国海油有效应对历史上多轮油价“严冬”和天然气市场价格震荡,坚决扛起油气保供稳价的政治责任,防范化解了一系列影响公司能源保供的风险危机,关键在于不断领悟和增强“五种思维”能力。

强化战略思维,着力夯实油气资源基础。油气资源属于基础性能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初级产品,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对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缓解实体经济成本压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中国海油聚焦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增储上产攻坚工程,按照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发现三个层次打好勘探进攻仗。2019年以来,先后在海上发现6个亿吨级油气田,在陆上发现千亿方非常规大气田和深煤层大气田,在海外获得圭亚那超百亿桶世界级石油大发现等,累计国内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4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6500亿立方米。同时,油气产量供应不断攀升,渤海油田建成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南海东部油田油气当量突破2000万吨,南海西部油田建成国内海上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为我国东南地区主要新增国产气供应区。

强化系统思维,着力增强统筹协调能力。保障能源安全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将能源安全置于国家安全体系的大框架下进行统筹考量。特别是在推进“双碳”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中国海油始终坚持以系统思维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速度与质量、规模与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扩大国内天然气产量占比,充分发挥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的“桥梁”作用。二是突出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海上风电、综合能源系统与油气田融合开发基地。三是立足二氧化碳源汇匹配优势,积极推进海上CCS/CCUS产业集群建设,探索和培育海洋碳汇产业。四是持续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理念,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坚持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公司在统筹能源安全和转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国内首个“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示范项目“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投产,我国首套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投用,走出了一条油气田与新能源新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强化辩证思维,着力破解主要矛盾问题。唯物辩证法是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掌握规律的重要思维利器。中国海油立足做好发展海洋能源产业这篇大文章,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制约公司能源保供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照持续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牢牢守住国家能源安全底线的要求,聚焦油气长期稳产上产与多重制约因素交织的矛盾,全力抓好老油田稳产工作,深入实施“两提一降”工程,加大老油田精细挖潜力度。2022年以来,中国海油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同期总增量的近70%,为我国原油产量重上2亿吨并保持在2亿吨以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加快工程钻完井模式变革,大力推进工程标准化成果推广应用,突出抓好“新优快”钻完井,在确保完成每年新增产能建设任务方面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深入推进油气田清洁生产,大力实施控水稳油、火炬气回收等常规措施,积极推动岸电工程和绿电替代,全力保障油气快速上产、长期稳产、绿色生产。

强化创新思维,着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能源行业正在进入加速变革期,催生出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能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在紧紧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创新。中国海油深刻领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断的实践指导意义,把创新驱动战略列为集团公司“五大战略”之首,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紧盯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建设,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为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高端钻井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自主研发的“璇玑”旋转导向钻测井系统,成功实现超千口井百万米进尺作业。深水油气开发装备成果丰硕,以“深海一号”、“海基一号”、深水水下采油树及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等为代表的深水装备制造实现国产化,大型海洋平台浮托安装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自主品牌,为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远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底线思维,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底线思维是针对最坏情况争取最好结果的主动思维方式,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中国海油坚持强化底线思维甚至极限思维,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防微杜渐,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生产经营风险的底线。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针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和陆上非常规油气的不同特点,以及海上页岩油气、海上风电等新领域,研究制定适应不同业务特点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坚持以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人员技能素质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一防三提升”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利用信息化赋能安全生产,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持续优化油气生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着力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深刻把握中国海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时代紧迫性

中国海油向海而生、因海而兴,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开发蓝色国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职责使命。集团上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能源行业、油气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大局中展现海油更大作为。

锚定增储上产目标,持续做强做大油气主业。全力以赴抓增储,“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全面建成南海、渤(黄)海以及陆上三个“万亿大气区”。全力以赴抓上产,着力提升老油田采收率,加快新油田开发建设,加大“低边稠”和非常规油气攻关力度。积极构建海气、煤层气、LNG(液化天然气)一体化天然气资源池,加快推动三个千万吨国家级LNG基地建设。

锚定产业自主可控目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着力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积极推动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加快推动关键核心装备国产化产业化进程,力争到2025年“璇玑”系统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实现海洋水下采油树规模化应用。联合国内相关企业推进实施“国气国运、国船国造”行动,携手打造运力规模大、保障能力强的世界一流LNG船队。积极参与构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联合国内风电企业打造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示范工程,努力为我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贡献“海油方案”。

锚定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发挥科技创新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固本强基的作用。强化技术攻关,力争在2025年末基本实现关键装备自主可控;强化基础研究,力争在油气勘探开发、能源转型、炼油化工、数字化及装备国产化等五大领域形成一批重点基础研究成果。

锚定安全稳健运营目标,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着力推动安全生产基础再加强,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锚定“坚决防止较大事故、全面防范一切事故、始终追求零死亡”目标,全面加强风险辨识、专业支持、基层执行、应急处置和信息化管理,推动安全管理由防事故向控风险、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深刻变革,实现本质安全水平再提升。

长风浩荡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海油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国之所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配图均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工作部提供)

责任编辑:董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