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英临危受命处理刘家峡大坝事故
2024-10-20黄惟会黄惟洪黄惟清
党史博览 2024年10期
1967年10月,黄河上游的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刘家峡大坝建成,下闸蓄水。由于“文革”对施工建设的干扰,很快就发现左岸导流洞关不死,漏水,最终冲毁了导流洞的边墙和底板。采取补救措施均未奏效,到1968年1月,确认蓄水失败。工程事故惊动了中央,周总理最后直接过问事故的后续处理问题。
1968年2月8日,周总理主持国务院业务小组会议,提出要已“靠边站”的母亲钱正英(时任水电部副部长)出来工作,负责刘家峡事故处理。母亲和主管电力的杜星垣副部长按周总理指示奔赴刘家峡工地,研究处理办法。
经过调查研究和比较各种办法以后,母亲果断拍板决定了新的封堵方案。他们首先浇筑了一个630立方米的巨型混凝土六面体,利用爆破沉到导流洞的入口,再抛投石料沙石填埋堵死。20天以后,入口封堵成功。但是出口处的河水倒灌,土石围堰无法阻止渗漏,洞内大量积水无法排除。母亲创造性地提出:在导流洞内修造一道砂坝,减少渗水量,最后集中水泵把水抽干。
导流洞的积水排除干净了,后面就是发动工人群众,土法上马,人拉肩扛的大会战。组织突击队,两小时一班轮换,昼夜不停地进行基础清理,紧接着一鼓作气完成混凝土浇筑,把进水口段彻底封堵了。
1968年10月,刘家峡“正式蓄水”成功。
(红舟摘自2023年第7期《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