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歌今何在

2024-10-18粉色小兔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4年10期

在网上搜朝歌的话,你会发现,有不少词条为一个“改名最失败的地方”的条目下都有它的名字。后面还会跟着这些城市,比如,陈仓改为宝鸡,兰陵改为枣庄,琅琊改为临沂,徽州改为黄山,汝南改为驻马店等等,其实朝歌改为淇县,跟这些城市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商朝多次迁都,最著名的是盘庚迁都,由奄地(山东曲阜)迁到殷(河南安阳),而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帝辛(纣王),将都城扩大到淇县,淇县就是封神演义里那个赫赫有名的朝歌城。其实淇县因淇水而名,而淇水这个名字,在《诗经》的诗篇里边就出现了24次。在我们中学语文教材里,有诗篇《氓》,其中诗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淇水边。《诗经》三百首中,有42篇源于淇水卫地,6首直接咏及淇河,如《桑中》、《氓》、《有狐》等。秀美淇河承载了众多的爱情故事,幸福的或悲伤的。由此看来,改朝歌为淇县也是很有文化底蕴的,没有多么不好。

淇县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沫邑,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3千多年前,帝辛(纣王)在平定东夷后,取喜迎朝阳、高奏凯歌之意,易名朝歌。朝歌读起来音律响亮,音韵铿锵,寓意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寄托。

帝辛,自幼聪敏过人,《荀子》记载其“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里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辛在位初期重视农桑、发展国力,打退东南夷入侵、讨伐徐夷,统一东南,把当时中国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浙、福建沿海一带,是个能文能武的人。繁荣的商朝,吸引了八百诸侯,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朝歌,向商纣王朝拜,展示了朝歌的显赫地位。

下了车就见一座“朝歌遗址公园”的大牌坊赫然屹立,进入西门,就是公园的宝贝——石狮子,围栏里的两只石狮子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作品,石狮子没有耳朵,据说石狮子座下有“牛抵日”和“狗咬云”两个典故,只是目前已看不清楚这些字迹。又欣赏那个给小狮子哺乳的沧桑的石狮子之后,左拐就是摘星台。拾级而上,抬头就是比干摘心处。不足一米的石碑,以及簇新的红漆书就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l4g/dkWcL7W4TVElypSflrL6fwvV3oS542VNr21IRwA=直刺心底。二十多年前曾经看过的《封神演义》的遗存片段,已经寥若星辰,而比干被摘心后踉跄而出的情节,却一生也无法摘去。比干谏言被摘心与屈原谏言沉石而死一样,成就了中国历史上,逆龙鳞,言逆耳却为忠言而终将以生命为代价的绝唱。对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所做,既感到不解,也充满敬佩。尽管,中国臣子传统的美德的武死战,文死谏,也依旧无法抚平心中的不解、不平和愤懑。石碑的右后侧,是忠烈坊,一副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16个字,写尽了忠勇,写尽了惨烈,写尽了愤怒,写尽了悲伤。

一个身着白色T恤的年轻女子,斜挎着书包,在石碑前不停地自拍着。我在台阶上,耐心地等着她满意而止。说实在的,如果用中国传统的观念来说这件事,肯定有人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地方,会速捷而过,远远离去。而这个女子,却在此尽情拍照,逡巡不去,看那样子不是搞直播的,也不像简简单单地拍照留念即可。她一直沉浸在自拍中,我相信她看见了我的等待,但她并没有慌忙而去,也不曾开口让我帮她拍照而满足愿望,我于是大胆地猜想,那自拍有一种信仰在。等待她的,不单单是台阶上的我,还有一个袋子斜卧在石碑的后面。

遗址公园还有一宝就是摘星台南侧的观察室,里面可以清楚地看见朝歌城的夯层和夯窝。史书有记载,清乾隆《淇县志》“摘星楼,一名妲己台,在县城西北隅与城相接。相传纣与妲己观潮涉之处。今遗址尚存”。

略显空阔的公园,新建的三仁祠就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了。这是比干的后代,林姓族人捐款,为箕子、微子和比干修建的祠堂。外面矗立着比干和其子林坚的巨幅塑像,屋内显得有些空旷,因资金问题,工程还未完工。

朝歌的繁华程度曾被形容为超越了唐朝长安,诗句如“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这些话,如果你走在迢迢2500米的朝歌老街上,你肯定不认为这些是虚妄的言辞。

老街的道路比较宽敞,中间有两条车道的宽度,大多条石漫道,偶有修补。两侧店铺林立,比较完好地保存了古城风貌和文物古迹,也建设了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和商业建筑,可谓是古今融合,古不往今也在的特色街道。正值中午,少有游人,偶有老人在树下纳凉聊天,或有猫啊狗的,斜卧店前,懒懒地伸展出长长的身态,对周围极其信赖地醉眠。店铺也少有开门的,不会整个街区展览式呈现吧?是不是待到午后或者晚间,这里才是盛况空前?是啊,网上那人山人海的,人若潮汐般的在街道上涌动的场面,我未能见到,但是我欣赏了这寂静的老街,也许它在迎合我的口味呢!慢慢地流连,静静地欣赏,悠悠地拍照,细细地品味!

惜别老街,十几分钟后到达了朝歌文化园景区,这里有高高的鹿台阁和依据《封神演义》演绎性的封神台。此时灼热的阳光灸烤着大地,空旷的大地上矗立着一座高38米的巨大建筑,四周近百米没有树木,也不见人影;阳光投射在地面上,愈加显得苍白而灼热,让人望而却步。据说,纣王晚期穷兵黩武、沉湎酒色、宠幸奸佞、残杀忠良,在鹿台肉林酒池,与妲己纸醉金迷,他的做法激起了天怒人怨,远在陕西的表弟文王之子武王,率诸侯讨伐,牧野大战纣王兵败,他换上镶满金银的宝玉衣裳,登鹿台自焚。有史记载,《史记·殷本记》载帝辛“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宋代《太平寰宇记》有:“纣造,饰以美玉七年乃成。大三里,高千仞,余址宛然在,城内即纣投火处。”如此说来,纣王用民脂民膏为自己建造享乐的地方,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其实,对纣王的评价应该客观,怎么也有四六开吧!但是现在纣王就是暴政的代名词,尤其是文学作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的创作,让人们误以为它就是历史。好比那个被定性为又一个暴君的秦始皇,却因为当时没有更多的确定的资料而蒙冤2000多年。2000多年之后,睡虎地的竹简,使得他由一个暴君变身成为千古一帝。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人们在听故事的时候,看史书的时候,无法辨别实与虚、真实与虚构。就这样虚构混淆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把文学作品当成了真实,把文学作品当成了证据。文学作品允许人们在历史和虚幻中徜徉,但却无法避免虚幻在现实中大行其道。

只留给淇县半天的时间,这个殷商、鬼谷、女娲文化和林、石、殷以及韩国康、琴等50多个姓氏的重要发祥地,古典名著《封神演义》的故事就发生地,以及帝辛陵、荆轲冢、卫国故城墙等诸多商卫遗迹还未寻访。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和纵横家鬼谷子曾隐居在这里,培养出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名士,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座古军校。留待下次吧,再来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荆轲的故乡。

朝歌在明朝洪武年间改为淇县,前文所列几个城市名字的变更,几乎满蕴着美好的期许,明朝在开国时期改朝歌为淇县,是不是对纣王结局的忌讳呢?是期许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吧!

威名赫赫的朝歌,繁华落幕几千年之后的不足30万人的淇县,虽有些落寞,但现存的古城垣依淇河、傍太行,里外三层,仍展示出《诗经》里“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巍然壮观,这些留存的遗迹,依旧不屈地哼唱着当年的盛歌!

选自微信公众号“聆听大地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