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个好地方
2024-10-18杨扬
很多年前就学会了一首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但山西是不是如歌中所言,不知道。去了一下山西,才发现,真的是有无限的好风光,并且,山西人也特别好。
下火车的那一刻,迎着大同凉爽的风,丝毫没有夏日的燥热。
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坐K15\16,从山东到四川,从四川到山东,路过陕西很多遍,后来就去了陕西,因为陕西有个古都西安呀(13个王朝曾在此建都),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召唤,穿越一下时间,感受一下千年古城的魅力,果然,陕西之行令我心满意足,虽然只是短暂的一面。
在我的印象中,对山西还停留在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地理知识中,比如山西是产煤大省,如大同煤矿,有五岳之一的恒山,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还有,就是山西的醋应该是最好的,山西人爱吃醋。
20多年前,我们学校曾经特招过山西的一批中专生,大多是城里娃。在我的记忆中有来自山西大同的,也有来自山西阳泉的,也有来自山西朔州的,那是一些初中毕业15、16岁的孩子,操着一口山西普通话,说话慢悠悠的,有个女生长得像瓷娃娃,漂亮可爱极了。
这次山西之行,本想去五台山看一下,因订好的火车停运而无法前往,于是改往大同,去看四大名窟之一的云冈石窟,抱着随遇随看的原则,也没有做什么攻略,主打随心。
先到大同。
现在的城市基本无差别了,都是柏油马路,都是高楼大厦。但,到了大同才知道在钢筋水泥之城中有一个古城,虽然大部分是新建,但也多多少少感受到了与众不同。下午,与同学一起前往古城一探究竟。
大同曾经是北魏之都,现存的古建筑有法华寺。经过,因对它实在是不懂,进入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它对着我看,我对着它瞅,似乎不敬,于是,只是看了它一眼,便匆匆离去了。
沿着大同古城的街道走一走,看到钟楼,还有鼓楼,赫然屹立在古街的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来我往,少不了当下的商业化。路边的小店里随手拿起一柄扇子,被上面的一句诗词吸引: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问同学,这是谁的诗。
答,不知。
问SIRI,它告诉我,明,唐寅的一句诗歌,并给我提供了整首: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人生处处有诗意呀!
前行,转到了九龙壁。之前去南京,看过秦淮河的九龙壁,夜间所观,游人如织,灯火辉煌,九条龙在灯光的照射下,蜿蜒在壁上,隔着秦淮河观看,好不壮观。大同的九龙壁是中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九龙壁坐南朝北,整体尺寸为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采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是我国2001年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保护文物。恰逢降雨,躲到一屋檐下,环卫老哥说,这个照壁是从街这边移到街那边的(因不分东西南北,故此只能这样表述)。
傍晚时分,本想迎着夕阳登古城墙,不想却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中打车,兜兜转转,到了清远门城墙下,雨停,正值一个什么文化艺术节,瓮城无票不得入内,对这个节目也不怎么感兴趣,只得放弃看瓮城,看着厚重的城墙,由城门一侧的拾阶而上,徐行,到城墙之上,视野开阔。现存的大同城墙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遗留的,2008年开始修复。我们踩着脚下的方砖,一路前行,在宽大的城墙之上,从垛口瞭望,宽阔的护城河就在城墙之下,古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城堡,费尽心思,用一河一墙,阻挡外敌的入侵,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战火烽烟。
回来打车,遇到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司机师傅。一上车,我习惯性的系安全带,他说,不用系,不扣分的。并且说起交警特别好,对待司机的小违章都是睁一只眼闭之一只眼。又说起大同市的领导在暑假之前开了一个会,对待所有自驾车而来的旅客,如果不按交通规则拐弯之类,可以免罚款与罚单;所有的宾馆接待客人都要热情周到,要做到零投诉。
一路闲聊,知道了大同曾经的一个好市长耿彦波,他是一个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好干部,当他离任时,大同市民自发上街挽留他。当师傅把我们送到住宿地点时,我突然感受到了大同的好,就似在这炎热的夏天,给我们送来的这丝丝的清凉。
走马观花,看完了大同古城,虽然意犹未尽。但时间有限,待下次再与大同相会。
大同是个好地方!
选自微信公众号“杨扬的小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