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
2024-10-18吴楠崔长霞
摘要:泰山石敢当是起源于汉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主要表现为在路口、桥头或建筑物上雕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用以镇宅、保平安。后泰山石敢当信仰传播至羌族、满族、瑶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并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泰山石敢当信仰对少数民族地区建筑风格、文化艺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民族交往做出了贡献。该文介绍了泰山石敢当的源流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情况,分析了泰山石敢当的传播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及其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泰山石敢当;泰山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8(c)-0090-05
The Influence of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 on Ethnic Exchanges
Abstract: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 is a folk culture originating from the Han nationality region, which is mainly represented by carving the words "Shigandang" or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 on the intersections, bridgeheads or buildings to town houses and ensure safety. Later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 belief spread to Qiang, Manchu, Yao and other minority areas, and combined with minority culture. The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 belief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culture and ar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has made contributions to ethnic exchang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 and its spread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s spread on ethnic minoritie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Mount Taishan Shigandang; Mount Taishan Culture; Ethnic minoritie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xchanges and blending;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1]各民族间不断丰富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作用,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其中,民间信仰习俗的广泛传播传承,加速了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泰山石敢当这一起源于汉族地区的民间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少数民族接受、认可,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做出了巨大贡献。
1 泰山石敢当的源流
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最初是汉族地区一种民俗信仰,汉人认为其具有保家护民、除暴安良的作用,因此在房前屋后、桥梁两侧或路口岸边等,立一碑石,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亦或直接将碑石镶嵌在大门上、墙壁中。关于石敢当最早的记载是汉代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颜师古注曰“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叶涛的《泰山石敢当》也指出,“唐代时,‘石敢当’三字已经写在石头上,被作为房屋的镇物而使用。宋金时期,‘泰山石敢当’一词出现。明清时期,在住宅或村落周边设置‘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习俗已经传遍大江南北”[2]。受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影响,泰山所在的山东地区是泰山石敢当信仰的中心区域,几乎村村都有石敢当,尤其是石将军等人物造型的泰山石敢当,是这一区域的特色。清人王渔洋《茶香室从钞》记载,“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清代《泰山志》卷十九《逸事记》引元末明初陶宗仪《说郛》“凡阳宅冲处,率树小碣曰泰山石敢当”。
关于石敢当,有学者认为是人名,也有学者认为只是代指,说法不一。而石敢当的实物,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出现在唐代福建莆田,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等字样。现存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碑石为元代碑石,原立于山东省肥城市北部,高70 cm,宽41.5 cm,厚11 cm。碑阳正中书“泰山石敢当”五字,右上角文已漫漶,左下角刻“(大)元延祐五年岁次戊午吉日”,现存泰山石敢当博物馆[3]。2006年,“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是山东之外的另一个传播中心。福建汉民早在唐代就将“石敢当”作为镇宅的风水器物,厦门、泉州、漳州成为泰山石敢当流传最集中的地区。由于福建商业贸易发达,石敢当信仰随之传向周边及海外地区。例如,广东地区有不少关于石敢当的记载,清《驻粤八旗志·杂记》载:“道人索纸笔书‘泰山石敢当’五字,字大迳尺,末题纯阳子书,遂刊石立诸东廊。”浙江萧山有“吾邑人家门户当桥梁巷陌之冲,则树石碑书‘泰山石敢当’五字以镇之”[4]。《(道光)重庆府志》载,重庆江津人龚懋熙“生而颖异,能识‘泰山石敢当’五字”,当时以能够认识“泰山石敢当”五个字作为评价一名孩童是否聪颖的标志,可见泰山石敢当在当地十分流行。琉球地区“屋上门前,多安瓦狮,及立片石刻石敢当”[5];“人家门户,多树石敢当碣”[6]。据说琉球半岛有一万多个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碑[7]。除此之外,朝鲜、新加坡、菲律宾等海外地区,也有发现泰山石敢当石碑或其传说。
2 少数民族地区泰山石敢当传播情况
不仅在汉族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接受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甚至有的民族将泰山石敢当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石敢当碑石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等。
2.1 羌族
石敢当是羌族原始崇拜中特有的守护神和具有镇宅功能之神,相传羌族人民从夏代开始就有崇拜石敢当的风俗。在四川省汶川县、理县、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羌族地区碉楼前、寨子入口处、路口或河边,多有木制、石制或者铜制牌子、雕塑、吞口,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据程鹏等调查,仅8个村就有泰山石敢当31块,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8]。而羌族石敢当也是最具特色的石敢当信仰,羌族人民将泰山石敢当文化与本族文化相结合,别具一格。据蒋楠楠、杨嘉铭研究,泰山石敢当在羌族地区被称为“泰山石”“吞口”或“解救茲石”,泰山石敢当移入羌区后,除继续保留原有泰山文化中的相关元素外,还融入了羌族自身的白石信仰、建筑文化、吞口面具以及门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羌族石敢当[9]。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作为唯一一家县级参展单位,汶川展园集中展示了羌族文化,其中便包括做工精致的泰山石敢当雕塑。
2.2 满族
学者王光于1997年在辽宁省北宁市四方台村发现满族佟氏家族普遍信仰泰山石敢当。在这里,泰山石敢当是用乱石堆起的一堵墙,墙高2 m多,宽3—4 m。经考察,王光认为此处信仰泰山石敢当的原因是其祖上为八旗将领,在清军入关时曾进入中原地区执政,接受了汉文化影响。顺治年间,其后裔被派回辽西屯垦,把在关内接受的汉族文化带回了辽西。学者张德玉在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发现,爱新觉罗氏肇氏家族聚居地也信仰泰山石敢当。如果某院墙大门冲着街巷、对着公路、冲着塔或庙宇等,他们就在大门口左侧立一块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石碑[10]。
2.3 瑶族
在“两广”地区的部分瑶族村落,有的住宅门楣上悬挂一面镜子,门前和路口则竖立泰山石敢当、将军箭等物品。广东省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太平洞村也有石敢当信仰,一般房子前若有异物阻挡,则立个“泰山石敢当”。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龙肚村,有一块“虎首”泰山石敢当石碑。石碑高约50 cm、宽36 cm、厚25 cm,石碑上部是刻有“王”字的头像,略像虎,下部刻着“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瑶族地区不仅有石敢当信仰,而且在仅有的400多个瑶族文字中,就有一个象征泰山石敢当的“当”字。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牛路村,一座明代民居门口的石墩上,有一个书写很复杂的“当”字,这应当是对泰山石敢当的简化。李庆福教授认为,“这个字在汉字‘当’繁体字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笔画,是一个瑶篆字”。把这个字刻在石墩上,类似于许多古民居墙壁上的“泰山石敢当”,意在“挡住一切妖魔鬼怪”。学者莫金山甚至认为瑶族起源于山东泰安[11]。
2.4 畲族
浙江省松阳县板桥畲族乡的部分村居,建筑墙壁上经常发现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在闽东地区的宁德、福州乃至闽东南的泉州,当地的少数民族畲族将“风狮文化”与泰山石敢当习俗相结合,出现了在“风狮爷”(即石狮)身上雕刻泰山石敢当的习俗。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畲家寨处处可见泰山石敢当。而在泉州市畲族的宫庙奉圣宫,门前竟然有两个石敢当:左边是石老虎,右边是石狮子,石虎呈微笑状,线条简约,石狮后蹲,狮头毛发纹路细腻清晰。
2.5 壮族
在壮族群众家门口或屋角处,面对马路的地方也都立有一块泰山石敢当石碑。碑身高40—80 cm,形式也不一样,但石碑正中一般写着“泰山石敢当”五个字,上面画有阴阳八卦或虎头的图案。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芦岗村是一个壮族村,村内建筑上多有泰山石敢当分布。百色市那坡县黑衣壮(壮族的一个支系)对石头有特殊的情感,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会有一块“泰山石敢当”石碑。
2.6 藏族
西藏工布江达县江达镇太昭村,立有一块体积较大的“太山石敢当”。公元7世纪,西藏吐蕃在此设立驿站,后又设置了粮台、邮局、学校等,各族商贾往来不绝,成了藏族与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随着各地商贸交易的不断繁荣,汉族文化也伴随茶马古道传播至藏区,藏区人民逐渐接受了部分汉族文化,于是许多藏族石碉楼中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现象也应运而生。在以藏族文化为主的四川省九寨天堂景区内,大堂中央耸立着一块十几米高的巨型泰山石敢当雕塑,格外显眼。
2.7 彝族
瓷瓦猫(陶质建筑装饰构件屋脊兽)流行于云南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文山等地。在昆明市盘龙区、宜良县等地,彝族群众也普遍信仰泰山石敢当,有的瓷瓦猫胸前会有手持泰山石敢当的造型。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是一个有名的瓷器古镇,每天都有大量的瓦猫在这里生产,其中部分瓦猫身上便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如今瓦猫信仰不仅在当地少数民族流行,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潦浒的工艺品瓦猫也走向了全国各地。
2.8 侗族
在贵州部分侗族地区,石敢当信仰也相当普遍。据学者调查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增冲侗寨、银潭侗寨和小黄侗寨,当地在建设鼓楼、风雨桥或吊脚楼时,会使用极具特色的“符镇法—泰山石敢当”,即在大门口、道路、房角等宅中凶位设置泰山石敢当碑[12]。
2.9 白族
云南省部分白族居民在建设房屋时一般会避开大路旁、十字路口、寺庙旁、没有遮挡物的空旷处,如若实在避不开,就设置泰山石敢当或其他信仰物如独角兽、陶鸡等。在剑川县剑川古城、朱柳村、龙门邑、向前村等白族村落,发现有大量的泰山石敢当。该地的泰山石敢当造型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有的是传统的石狮型石敢当,但狮子伸出较长的舌头,舌头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有的则是与当地的“偷鸡神”文化相结合。
2.10 其他民族
仫佬族。仫佬族称泰山石敢当为“石挡”,一般立于村内缺口处。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许多仫佬族村庄的村口,都立有泰山石敢当石碑,当地仫佬族村民对石敢当护家的作用深信不疑[13]。
傈僳族、阿昌族、景颇族。云南腾冲市明光镇麻栎大寨是个多民族聚居区,融汇了汉族、傈僳族、阿昌族、景颇族等民族。受北迁汉族影响,傈僳、阿昌、景颇等族群也接受石敢当文化,于村寨和农田之间,即进村口设立石敢当[14]。
苗族。贵州从江县芭莎苗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苗族聚居区,当房屋不可避免地正对山头或山尖、山崖、道路时,有的苗族人家就会在门前修一道影子墙(也叫南墙或神盾墙),在墙上写上“泰山石敢当”或“也挡泰山”。
客家人。福建客家人在建土楼中的方楼时,认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就在楼角基石上刻“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因为圆楼无角,据说“煞气”能滑走,所以为避“煞”,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
泰山石敢当除石碑、石刻、雕塑外,还有规模较大的石敢当庙,但数量不多。国内所见有澳门桥巷7号的“石敢当行台”(又称石敢当庙),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古村“石敢当庙”,庙内供奉着石敢当的塑像,以及他的武器和战利品。
3 泰山石敢当的传播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3.1 对村落选址布局的影响
部分聚居在祖国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因山多水多、地形复杂等地理因素,在选择村落位置时,往往会考虑到“风水”这一问题。如若抢占不到风水宝地,那么石敢当便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如贵州侗族村寨,在选址上首先看“龙脉”,并由寨老与风水师一同选址。具体到每家每户的建房选址中,对房屋朝向的分析多参照汉族五行学说体系,结合侗族自身文化,于要害处设置石敢当,形成了现在的布局形式。
3.2 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在建筑房屋时,考虑到风水问题,一般也会避开所谓不吉利的路口、桥头等,实在避不开,再以泰山石敢当挡之。比如,有的少数民族将泰山石敢当石块镶嵌在墙体中,或刻在墙上,这种对建筑格局影响不大。有的则是在墙头或屋脊上雕刻泰山石敢当雕塑,比如剑川白族将兽头造型的泰山石敢当立于房屋的山墙或后檐墙上,有的兽头带有浓密的胡须和独角,兽头张开嘴夸张地伸出长舌,舌头内刻上了“泰山石敢当”,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而在剑川古城西门街的段世堂家,其造型融和了佛教的莲花宝座和道教的泰山石敢当造型[15],不失为一道靓丽的建筑风景。
3.3 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演出的主要剧目之一“泰山石敢当”系列,包括《石敢当大战荆葛王》《石敢当龙角山除狼》《石敢当战独角》等,皮影戏不仅在汉族地区广受欢迎,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很有市场。泰山石敢当与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演化成了独具特色的“吞口石”,并进一步对当地文艺作品产生了影响。如羌族小戏《送鬼》中有“门前立个吞口石,鬼邪禁入神请进,家家户户永太平”的唱词。此外,还有对雕刻艺术的影响,四川省汶川县的石敢当上端多雕有兽头,与羌族兽头图腾表象相结合。雷州半岛、海南等地还将泰山石敢当与石狗文化相结合,作为吉祥平安的守护神。
4 泰山石敢当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
4.1 增进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泰山石敢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性。它不仅在汉族群众中广为流传,也被少数民族所接受和认同。泰山石敢当民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是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泰山石敢当成为一种文化交融的桥梁,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增进了解,增强民族的共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认同。
4.2 促进民族团结
泰山石敢当所蕴含的辟邪、镇宅等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共同的文化追求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促进民族团结。在一些民族地区,泰山石敢当被用作民族团结的象征,通过共同的文化信仰和活动,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
4.3 丰富民族文化
泰山石敢当在传播过程中,与不同民族的文化相融合,有助于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通过共同的文化活动和项目,不同民族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4.4 增强民族凝聚力
泰山石敢当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能够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共同的文化信仰下,不同民族之间更容易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一些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泰山石敢当往往成为连接不同民族的纽带,通过共同的文化参与和体验,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4.5 促进文化创新与融合
文化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各民族可以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文化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通过石敢当这样一个纽带,各民族可以了解彼此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成果,从而拓宽视野、增进了解,形成更加丰富多彩、包容并蓄的文化形态。
5 结束语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五十六个民族都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出了巨大贡献,都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迁徙、贸易、婚嫁,甚至矛盾冲突、碰撞对立的过程中,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形式不断丰富,交融程度不断加深,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以广泛的接受程度,推动着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8-28)[2024-02-03].https://www.gov.cn/xinwen/2021- 08/28/content_5633940.htm.
[2] 叶涛.泰山石敢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6.
[3] 周郢.新见元廷佑“泰山石敢当”碑铭考[J].民俗研究,2018(1):97-100.
[4] 王端履.王端履集:卷八[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211.
[5] 周煌.琉球国志略: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5:77.
[6] 沈复.浮生六记:卷五[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104.
[7] 叶涛.关于泰山石敢当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俗研究,2017(6):69-75,159.
[8] 程鹏,赵长治,陈洪东.羌族地区泰山石敢当调查研究[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三辑),2010(0):190-201.
[9] 蒋楠楠,杨嘉铭.神圣与世俗:空间转换与自我表征: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信仰考察[J].青海民族研究,2019, 30(2):222-228.
[10]张德玉.满族用石镇宅习俗探源[J].满族研究,1994(4):49-51.
[11]莫金山.瑶族文化“圣地”考:兼论《评皇券牒》的历史价值[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1(5):62-68.
[12]倪坤,王红,李杰.黔东南民族建筑符镇法研究:从江侗族符镇法中的泰山石敢当[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9-101.
[13]雷晓臻.汉族石敢当在仫佬族中的演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02-105.
[14]和梦,王焕瑜.空间、仪式与认同:中缅北界边境村落多维文化空间与家国一体化实践研究[J].民族学刊,2023,14(10):46-57,152.
[15]张春继.白族民居中的辟邪文化研究:以云南剑川西湖周边一镇四村为例[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