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史前美术在南京地区的分布与艺术特点
2024-10-18王晨裘峻
摘要:该文旨在讨论史前美术与文明探源的关系,以南京地区为例,通过考古发掘情况、文物艺术赏析,浅析南京地区史前人类的生活、文化交流和文明演进。南京地区早期人类活跃及建设行为出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形成了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原始村落,主要分布在秦淮河流域、金川河东至栖霞山,长江两岸直至六合的滁河等,文化上受到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的影响,其审美呈多样性发展,也体现南京区域位置的重要性,为之后的十朝都会奠定了基础。在对美术的实物史料进行规律分析后,美术的发展对复原未有文字或信息记录的原始社会有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史前文明;美术;文明探源;南京;陶器;地域特点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8(c)-0074-06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historic Art in Nanj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historic art, and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taking Nanji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as examples. Through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cultural relic appreciation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lif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evolution in civilization of prehistoric humans in Nanjing. Early human active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n Nanjing area appeared in the Neolithic Age, approximately 5,000 to 6,000 years ago. People formed primitive villages where families lived and buried together,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Qinhuai River basin, from the east of Jinchuan River to Qixia Mountain,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Chu River in Liuhe. Culturally influenced by Lingjiatan culture and Liangzhu culture, the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Nanjing is diversified,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becoming the later capital of ten dynasties.After analyzing the physical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fine arts,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arts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restoring the primitive society without written or recorded information.
Key words: Prehistoric civilization; Art; Origin of civilization; Nanjing; Potter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史前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文明发展与美术进程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南京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量史前时期的文物,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装饰见证了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的见证,也是探索史前文明的重要线索。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具有美术特点的文物和遗存,探讨南京地区史前美术发展、史前文明的特点和演变历程。
1 史前文明美术品简介
美术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1] ,也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史前艺术品中,人体艺术占重要的地位,其次是动物和几何图形。以人体艺术为例,一般认为萌芽期——新石器时代中期,约公元前7000 —前5000年;发展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5000 —前3500年;繁荣期——新石器时代末期,约公元前3500 —前2500年;转型期——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2500 —前1800年。
繁荣期继承秘泽文化的良渚文化别具一格,在高档的玉器上往往刻画出高度模式化的神人兽面纹。此外,仅在南京浦口营盘山发现一件面带微笑、头戴软帽的陶人头。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艺术性是营盘山遗址出土文物的一个特点。转型期的人体艺术资料比较零散,原先比较发达的地区几乎都已断档,在内容上几乎没有整体人形,主要是人头或人面,并且显得很神秘以致被称为神祖像。动物艺术则比较丰富,尤以肖家屋脊文化和石峁文化为最,技术上也有所进步。其他文化的资料则比较贫乏。吉林白城双塔一期陶片上刻画的人面纹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出现人面纹纹饰的文物。
观察美术史的发展轨迹,多起源于巫术、崇拜等。原始美术的产生即是偶然又是必然,其中岩画、陶器、玉器等用之最广。起初,人们通过在岩石和器物上进行涂鸦记录器物、事件或展示美,随着狩猎和谷物种植能力的提升,绘制式样逐渐发生变化,伴随着氏族部落、阶级的出现,美术发展开始从无意识到精神图腾的崇拜,原始美术逐渐产生。2022 年 2 月 28 日《光明日报》之“文化新闻”栏中介绍了考古工作者“通过铀系测年测定东亚大陆最古老的彩绘岩画 ——金沙江岩画最早绘制于13 000多年前,首次确认我国保存有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2]。
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我国现存最早的陶器残片根据碳十四测定,其年代距今约9 000 —10 000年。陶器的装饰纹样通常分为两种:一类是器物表面加工,将其表面磨光后涂刷陶衣,因为陶衣的材料不同而成色不同;另一类是器物上装饰纹饰,包括拍印花纹、滚印花纹、附加堆纹、剔刻纹、雕刻纹及彩绘花纹等。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跟随着时间的脚步和地域的延伸,能从这些纷繁复杂的装饰纹样中发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发现审美特点[3]。
陶器中陶塑的形象在史前美术考古发现中也是重要的门类,它不仅分布区域广泛,横跨时空范围也较广。根据考古资料来看,多见于中国北方,题材形象主要是人和动物。这里的人形有很多是经过夸张的手法和艺术修饰后的形象,也有表达对先祖、生殖等崇拜和信仰的。
“玉生华夏”,中国是玉文化发展的起源和重要之处,最早可以追溯到9 000年前,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玉作为礼器在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玉器的分布范围较广,从古拙到精致,风格之延续显示出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
2 史前美术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史前的定义和古国的定义有不同的参照标准,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5年,夏鼐发表了《中国文明的起源》[4],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利用考古资料,直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2001年底,科技部决定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启动了为期两年的预备研究。到2022年春季已经进行了20年,是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研究项目。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包括考古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地质学、农学等多个学科,本文探讨的方向以美术为主。
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与文明发展的进程保持着几乎同步的频率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早于文字出现,反映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观念、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如萧默在《原始社会美术》中认为,如果把美术和工具的制造联系起来,那么工具就是最早的艺术门类,而且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几乎唯一的美术对象”[5-6]。
中华文明探源是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综合研究,史前文化的探索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化格局提供了佐证。南京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还发现了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包括北阴阳营遗址、薛城遗址、营盘山遗址等,这些遗址中体现了长江中下游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特征,充分说明南京地区是一个多种文化交流、渗透融合的地区。
美术在祭祀、墓葬、生活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达。这些遗存在形式和风格上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探寻其中的价值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南京地区史前美术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社会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更为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和证据。
3 史前美术在南京地区的分布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地带,长江跨城而过,长江水系成为南京的主要水系,淮河和太湖水系分别影响了六合区、溧水区和高淳区。城内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等为南京的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大多为高出地面的台型遗址,分布于这些水系周围,如北阴阳营遗址、薛城遗址等。
3.1 北阴阳营遗址
20世纪50年代,南京博物院对位于今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和云南路交汇处的西北部(北阴阳营遗址)先后进行4次发掘。该遗址出土包含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代的陶片、石器等遗物,其中陶器出土635件,占比百分之40%[7-8]。墓葬中和文化层出土的陶器进行综合比对可以分为早期的素面、简单的几何纹,中后期逐渐装饰繁缛兼具功能性。
而北阴阳营遗址所处之处位于现南京主城区内,为长江下游核心区域,从侧面说明南京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原始部落,并初具规模。该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史前文物主要为陶器、玉器、玉石器三大类。第一期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砂红陶,代表作为鸡冠耳壶。第二期为该聚落发展的鼎盛时期,陶器种类众多,形制各异,生活器、祭祀器、明具等均有出现,体现出社会文化发展的繁荣。陶器中素面为主,也有装饰性纹饰,常见有弦纹附加压印纹,少数彩陶有粗线条几何纹、菱形纹饰;而玉之用处多为装饰或礼制所用。《周礼·春官·大伯宗》中记载:“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其中“六器”分别指的是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和玉璜,璧礼天,琮礼地。新石器时代是玉器的萌芽时期,这里的玉更多地可以理解为“美石为玉”也。中后期美玉也逐渐从装饰转到社会阶级身份的象征,无论从质地到工艺都更为考究。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玉器,玉璜(见图1)和玉玦最多,但器形较小,素面无纹饰,与位于安徽东部的凌家滩文化(见图2),大小和装饰有相似之处。目前,我国出土玉器最著名的为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其工序繁缛,器形精致,在用玉的发展过程中,从素面到繁复皆为过程,且不难看出中国文化中对玉料的认可和喜爱是有着相同审美的。
3.2 昝庙遗址
1975 年、1979年南京市博物馆对位于主城区约50 km处的昝庙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其陶器和生产工具与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相似,其中的一件陶器别有特点。陶器为半圆形镂空质地,中有三处镂空,上为眼、中圆鼻,下咧嘴,仿佛人面形象通过艺术手法展示,两侧处有小孔,应为插穗装饰所用,陶面塑可能是早期先民祭祀崇拜所用,如图3所示。
3.3 盘山遗址
1982 年南京市博物馆对位于浦口营的盘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出土了600余件随葬品,其中在m32墓葬中的人面陶塑像,制作精细,形象逼真,且该陶塑装饰有扁帽,帽檐处有小孔,推测当时为插入装饰物品所用,是目前南京地区出土的最早的人面像,极其珍贵,被称为“金陵始祖”,这可能是原始先民根据当时的人类形象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对祖先或神的崇拜所作。与昝庙遗址出土的人形陶塑相比,这件更为细致形象,但其弯月型眼睛、嘴角略上扬、冠上两侧各为两孔的造型又与昝庙遗址的黑陶有相同的意蕴,如图4所示。
3.4 溧水县洞穴
1977年4月溧水县工业区在位于溧水县东南方21 km处进行石灰石开采过程中发现一个洞穴,在该洞穴中发现不少动物化石,在南京地址陈列馆的主持下多家单位对该处进行了考古发掘和考察,发现了亿万年前的陶片。陶片呈不规则长方形,长2.7 cm,宽1.8 cm,厚0.5 cm,质料为细泥红陶,正面为黑褐色,反面为桔红色,从其断面来看是由黑褐色逐渐转变过去。我国考古发掘中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的彩陶拉开了我国彩陶文明的序幕,西安半坡遗址的彩陶及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夹炭碳红褐陶等均与该陶片不同,其时代应早于二者。该陶片虽仅为一块,不成规模,但也更具有原始性质,意义重大。过去历史学者认为文明产生的三要素之一为陶器的生产,且关于我国陶器起源各有说法,通过不断考古发掘和考察研究,陶器的产生是否来源于古老的东方犹未可知,等待更多的积累和发现。
3.5 “湖熟文化”遗址
南京市江浦县地处长江之北,与仪征、和县、滁县接壤,在对其“湖熟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中采集了包括石器、蚌器、陶器及大量陶片,主要包括夹砂、泥质、硬陶三大类,以红陶、灰陶为主,器形古朴造型各异,除满足实用功能外多件陶器装饰有各类纹饰,造型繁缛、刻画清晰,如凹弦纹、叶脉纹、编织纹、回字纹、变体云雷纹、方格交叉纹等(见图5)。也有学者认为陶器的审美具有超越性,也就表征了东方审美独特生命特征的萌芽及形塑,尤其是运用了除了纸之外,笔、墨、砚这三样已经具备,这种弧线等纹饰的装饰都是其表现[9]。
3.6 薛城遗址
1997年9月南京市文物局、原高淳县文化局对高淳区薛城乡已暴露的部分墙墓沟槽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115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文物500余件。自1997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共对薛城遗址进行4次考古发掘,该遗址是南京地区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 000年,填补了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的多项空白。在薛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个用蚬壳组成的堆塑龙,自东向西摆放,是江南地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现。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距今已6 400年,在其一座墓葬中发现用贝壳堆塑的龙和虎的形象,说明当时已经有龙的概念,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体型最大的龙的形象,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河南濮阳遗址位于黄河流域,南京的薛城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大江大河皆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之所,二者之间有何联系还仍待考证,但对蚌图这一原始宗教文化遗存,中华民族将图腾龙视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
3.7 朝墩头遗址
朝墩头遗址同样位于高淳,在距固城湖3 km处,出土的文物包括陶甗,它是古代的炊具,上部为釜、中部有箅子、下部为甑,是蒸熟实物所用,最早出现在中原的红山文化。在史前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玉器的变化更为明显,由于陶器和玉器的使用人群不同,陶器的分布和玉器的分布范围并不一致,后者更多出现于贵族墓葬中[10]。朝墩头遗址出土的人形玉雕(见图6),方脸、鼻宽眼扩,五官鲜明,头顶有冠,冠出发髻,衣着雕刻清晰,双手拱放于腰前,整体形象是一件较为完整人形玉像,古拙之美油然而生。玉人像在新时期考古发现中都有出现,牛河梁遗址出土玉人像、凌家滩遗址出土玉人像等,细长眼,手臂抱上,像这件玉器上面部刻有圆眼、眼珠明了、眼距较宽的实属罕见。上海博物馆藏石家河文化玉神人在人物站姿形象上与之有所相似,而耶利哥附近Ain Ghazal遗址出土的泥塑人像的面部与其也颇有相似之意。
3.8 六合区羊角山遗址
南京区域面积横跨长江南北,除以上遗址外,江北也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其中六合区羊角山遗址就是其代表之一。羊角山遗址的陶纺轮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纺轮是古代的纺织工具,一般为圆形或者凸圆形,中间有孔,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纺轮从最早的素面到上面绘有或刻画纹饰逐渐流行,通常为装饰所用,像这件绘有兽面纹的纺轮更倾向于原始宗教的信仰。还有种说法,因古代先民崇拜太阳,因此纺轮的形状是由太阳衍生而来。根据《周礼·春官·大宗》记载“以苍碧礼天”,玉璧通常作为祭祀礼天之用,而纺轮形制与玉璧有相通之处,因此也有纺轮影响玉璧产生的猜测。陶纺轮除了具有实际使用作用外,上面刻画的图案也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和艺术特点,南京市博物馆藏神兽纹饰的纺轮成为其印证之一,以人身兽面的形象装饰,刻画清晰,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如图7所示。
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松泽文化时期刻纹陶纺轮,图案成六角星形状,而该遗址中的动物纹陶纺轮(见图8)与其有相似之处,从侧面再次说明该区域的文化曾受到松泽文化影响。
4 史前美术多元一体化格局在文化交流发展中的作用
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自南京至镇江一带山峦起伏,河流沟渠,受大溪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成为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域。通过对这些文化遗存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大概史前南京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更好地发掘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及发展演变的脉络,在与其周边及更广阔区域的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中,多角度证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史前文化格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础,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赓续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出土的史前文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文明的进步发展推动审美需求的提升。南京作为江河汇聚之地,通过其社会发展特点与审美发展趋势亦有其融合之美。在对美术的实物史料进行规律分析后,美术的发展对复原未有文字或信息记录的原始社会有着特殊的作用。文明起源对未来该区域的社会发展方向、人文品格、地域特色的作用逐渐显现,也奠定了南京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86-87.
[2] 吴潇怡,岳佳仪.东亚大陆最古老金沙江岩画创作年代查清:首次确认我国保存有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N]光明日报,2022-02-28(16).
[3] 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J].中国史研究,2022,176(4):5-32.
[4]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 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第1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2.
[6] 何阿平.云南史前美术的多元发展[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2.
[7] 陈冉.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玉器的考古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5.
[8] 王荣,吴在君.中国玉器的古代修复工艺研究:以出土玉器为例[J].东南文化,2015,245(3):11-23.
[9] 林少雄.陶器时代中国文化艺术中的触觉性[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60(4):66-75, 160.
[10]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