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外语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

2024-10-17潘盈汕

华章 2024年15期

[摘 要]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是新时期外语教育的新转向。国际传播力的培养涉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家国情怀、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媒体信息处理和应对能力等方面,是一个全面、跨学科的能力培养过程。本文提出要依托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遵循便携性、实践性、交互性、个性化等原则,重视资源库的内容建设、功能设计和管理应用,构建面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库,以期弥补教材里中华文化知识不足的短板,提高师生挖掘、甄别、处理教学资源的效率,推动外语教学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培养能服务国家和区域对外传播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关键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数字化;外语资源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1]。为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解决时代之需,关键在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提升国际传播的效能。作为传递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性工具,外语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然而,对于外语教育而言,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是一个全面的、跨学科的能力培养过程,仅依靠课堂教学和单一的教材内容和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未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的外语人才的需要。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及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高校外语教学实践中,推动了外语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师生提供了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师工作的效率。随着新时期外语教育目标从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研究转向同时注重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播[3],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导向的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库是当前外语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库对提升国际文化传播能力的意义

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但目前,高校外语专业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教学实践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教师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挖掘和处理教学素材,弥补自身和教材里中华文化知识不足的短板,资源选取随机性强,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考量,容易导致课程体系与主教材内容脱节,连贯性和整体性不足。

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下,外语专业教学应积极回应时代之需,解决时代之问,依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建设面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库。如此一来,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施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多模态的呈现,突破时空局限,使得优质精品教学素材和案例在同类学科各门课程、教师、师生、校内、校际、区域之间实现的共享,减少重复性劳动。遵循一定科学编选标准和要求的中华文化多语种素材在选材上可为教师把好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供统一规范的内容,为教学实践构建智能化的互动和评估体系。此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外语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立场和浓浓的家国情怀,培养以本国文化为基础进行交流互鉴的能力[4],使其能够运用外语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和信息传递,具备语言技能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素养与媒体应对能力、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等,形成一种个人层面的主流传播力量,成为国家层面的外宣媒体的重要补充。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

基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学生为中心”教育核心思想强调,只有学习个人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物时学习者才会努力地学习。与此同时,建构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学习就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对新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再以建构意义的方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5]。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仍然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6]。该理念指导下开发的外语教学资源应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建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搭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交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强调教师作为“引路人”的身份,为学生提供操作便捷、真实有趣、信息海量的学习环境。外语教学资源库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便捷性原则

便捷性应体现在资源获取便捷和界面操作便捷两个方面。外语教学资源库开发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解决教学资源稀缺与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收集、筛选、甄别和编辑目的语国家国情文化知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等的外译材料或者时事新闻、国家领导人讲话及外宣部门的权威外文文本及视听资料,极大地提高师生获取高效高质素材的效率。此外,资源库应符合界面操作友好、操作方便、交互性、可控性强等特点,并配备在线后台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技术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资源获取的终端设备,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多元文化知识和进行相关能力训练。

(二)实践性原则

语言运用、国情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思辨能力和传播实践属于国际传播基本本领的范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能力培养过程。学生需要置身于仿真的跨文化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获得跨文化过程中的感受,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外语教学资源库应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编排,设置知识技能训练模块,如听说训练、阅读技能训练、语法知识训练、写作技能训练、翻译技能训练等,并嵌入富含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学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创设的项目化、模块化情境中进行模拟仿真训练。

(三)交互性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学习交互包括学生与课程资源的交互、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课程组织者的交互[7]。教学资源库富含图文并茂、声像并用的多媒体资源,采用AI识别、发音纠错、智能批改等技术手段,实现多样化的语言输入-输出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以实现学生与课程资源的交互;学习共同体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虚拟课堂共同交流、相互协助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组织者(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进程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控、追踪、分析、评价和反馈。

(四)个性化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资源库应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资源库用户平台的用户注册环节提供选项,学生依据个人情况选择语种、相应年级、身份、已有知识水平、学习时间、学习偏好、应用领域等,从而达到学习内容的精准推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避免教育教学资源浪费,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效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对不同认知年龄和语言知识水平的学生有阶段性要求,应尊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规律,从语言技能到语言交际再到文化传播和联通的拓展。

三、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路径

(一)关于内容建设

师生对外语教学资源库的满意程度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教学目的、教学期望、外语语言水平、知识面、兴趣范围、职业特点等标准和需求。针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外语教学资源库中的素材除了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人生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还要构建丰富的内容体系,体现外语学科特色、学校特色、育人特色、中华文化特色、新时代国际传播特色等,切实辅助外语课堂教学,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掌握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因此,面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外语教学资源库应包含体现“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厚德载物”“亲仁善邻”等思想元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的革命文化;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发展故事、中国制度和管理成就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关于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文化自信等参与全球治理和外交理念;涉及目的语国家国情文化、中外关系、媒体传播等内容的优质课程、课件、音频、文本、视频等多语种多媒体资源。

(二)关于功能设计

资源库服务功能设计是基于应用目的和服务对象,对知识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所呈现的方式进行结构化处理,便于师生检索资源、明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构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课程体系。根据外语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目的,常见的服务功能可划分如下:1.资源分类管理功能。数据库可根据外语学习水平、资源来源、资源类型、主题内容等分类标准合理布局。依据外语学习水平,可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的文化传播场景,分别对应日常生活和学习交流场景,旅游、商务、会展、谈判等工作场景和学术交流或与专业相关的交流场景;每个等级水平细化主题内容,如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明、国际关系、国情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等;再依据主题内容划分资源来源和类型,划分网络教学资源、学科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等;2.资源检索功能。资源库支持多语种输入,师生可通过关键字搜索、全文检索、高级搜索、关联搜索发现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在线预览、点播或下载;3.实践互动功能。发挥媒体资源的优势,以声、图、文、像等多种多媒体载体促进学生对学习资源的理解和运用,关注人机、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4.检测、评估和反馈机制。利用资源库开放性、交互性和智能化的特点,学生完成与知识点匹配的在线测试题,以及上传作业和作品,其测试情况和学习质量则由人工智能测试平台和教师在线点评两种反馈机制共同实现。若已达到既定目标,学生可利用平台链接进行知识拓展,反之则由教师对知识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直至达成基本教学目标。

(三)关于管理应用

外语教学资源库的管理应用是保障资源平台和教学设备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合理分配资源使用的情况,建立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次,学校要在人员配置、资金支持和培训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资源库运行和管理条例,协调好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的关系;最后,知识内容是与时俱进的,需发挥资源库的开放性特点,鼓励省内外校际间学科相关、专业相关、语种相关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整理,避免重复开发建设,促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总之,开放和建设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库应坚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国际局势、中外关系、文明先进成果、行业知识动态、传播技术等发展和趋势,不断维护、更新、完善内容资源和网络教学环境;遵循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水平、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因素,以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为依托,推动外语教学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顺应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加快提升师生中华文化素养、信息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媒体应对能力等,培养出能服务国家和区域对外传播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05-20.https://www.gov.cn/xinwen/2021-06/01/content_5614684.htm.

[2]张地珂.外语专业教育新转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EB/OL].光明网,2024-05-18.https://www.gmw.cn/xueshu/2023-12/29/content_37061515.htm.

[3]常红梅,穆洁华.职业教育外语类专业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内涵与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4(5):77-79.

[4]文秋芳.国际传播能力、国家话语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兼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3):17-23.

[5]米卫文.试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外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J].教育导刊,2019(5):75-79.

[6]王湘玲,宁春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2(3):20-23.

[7]刘清堂,朱珂.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潘盈汕(1988— ),女,黎族,海南儋州人,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西方语言学院,讲师,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基金项目:2021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南高校俄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1-140);2023年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俄罗斯媒体涉琼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项目编号:Hwyky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