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优化路径研究

2024-10-17缪向杰

华章 2024年15期

[摘 要]当前全民网民化现象愈发凸显,特别是高校学生这一群体更是全员具有较典型网民特点,如使用网络时间长、使用网络类型多等。在此背景下,利用对高校学生群体调研结果的分析,以及有关资料的梳理能够知道:绝大多数高校网络信息均可发挥出正向作用,然而消极的、不稳定的网络舆情也同样存在,负面舆情对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对于高校教育环境完善是不利的。此时,分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现存问题并进行问题成因与解决策略的探索,具有突出意义。

[关键词]高校工作;学生发展;网络舆情;引导路径

一、引言

网络舆情重点指互联网视域下所流行的,对于社会问题所存有的不同看法,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网络舆论情况。因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化、虚拟化、碎片化诸多特点,网络舆情往往会突然发生、多样表现、迅速传播,这些特点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近些年来,舆情研究领域内的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研究工作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其中高校网络舆情因为关联群体的特殊性,则毫无异议地成为工作焦点。时至今日,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学术成果。通过对既往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可看到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路径研究工作具有突出现实意义。其一,能够给高校舆情引导处置提供操作参考;其二,符合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要求;其三,能够让思政教育研究范围得到拓展;其四,考虑到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正负两方面作用,恰当的网络舆情引导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其成才要求[1]。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本文依托中央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做了问题成因及优化策略的探索。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现存问题

除进行文献资料梳理外,课题组就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问题展开调查研究,走访了省内几所高校的部分师生和相关工作人员。研究表明,高校在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能适应学生快速变化的思想

学生思想变化快,而高校不能对此迅速适应,是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问题表现的重要方面。首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面对舆情时个体快速变化,受调查学生中,有超过85%的人认为自己会在出现舆情时主动关注,有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会根据舆情进行相应的思想与行为调整。这表明高校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其本身文化素质比较高,认知事物能力较强,所以可以在网络舆情出现时,产生自我思想的相应变化。但与此同时,高校则对此表现出了工作部署的滞后性,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超过半数表示:自己会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但关注频率较低,以学期为单位的思想变化监督,显然不能适应学生思想倾向的改变现状。另外,多数学生会将所得到的信息分享给同伴,而不会事先进行信息真伪的调查,或者等待权威发布,而另有超过30%的学生表示,会相信来自同伴的信息,对这种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换情况,高校与教师缺少有效的监督手段。

(二)舆情治理观念陈旧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观念相对陈旧,是又一较突出的引导问题表现。在面对网络舆情发生及持续情况时,高校有时会缺少系统化思维,把可能与多项因素有关的网络舆情事件看作一个独立事件,并以静态视角对其进行观察、审视、处理,没能注意到网络舆情所具有的叠加效应。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类型多样,且内因部分内容与外源部分内容可相互关联,同时内因或者外源本身各部分也可能相互影响[2],受复杂局面所影响,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舆情管理思维也便表现出一定的落后特征,当网络舆情出现或者持续发酵时,这些部门和人员会习惯于用后发式治理思维来处理。采取封杀和围堵等强制手段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还有可能导致群众猜疑,扩大矛盾、加大治理难度。

(三)舆情研判机制缓慢

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较慢,突发舆情得不到及时处理,以及舆情扩大化等情况,也是治理工作的重要问题表现。具体来讲,现在各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与监测时,依然以宣传部门为主,存在人员配置不足、专业设备欠缺等问题。同时可以发现,受调查的相关工作人员中,只有少数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在面对网络舆情及背后诱因时,研判处置工作或因缺少专门人员和设备,或管理与监测不及时、不到位,难以做到迅速有效应对问题、解决问题,时间上的滞后情况极为突出。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问题成因分析

经系统梳理,可发现上述对学生思想观念变化较快情况的不适应,以及观念陈旧、机制不完善问题皆因以下几个原因所致:

(一)不够重视网络舆情引导

不够重视网络舆情引导是导致上面多重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的突出诱因,总结起来,这一问题成因中涉及如下多个细分原因,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针对性不够凸显,经考察各校表现可发现,学校思政教育目标不够清晰、方法单一问题较普遍存在。其二,网络素养既属于一种技能,又属于一种意识的外在表现,但在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上,高校做得还不够到位,使得前述舆情研判机制慢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三,高校往往忽略了网络文化建设责任与校园文化建设责任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校园文化建设时缺少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关注,未能使两者保持统一规划,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于网络的认知不够深入,对于舆情的审视不够理性。这些细分原因均应在实践中加以有效解决,以避免学生被负面网络信息所裹挟。

(二)引导队伍构建尚未健全

与网络舆情引导有关的工作队伍建设效果不佳,是突发舆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核心原因,高校往往欠缺专业化网络舆情管理人员,队伍组织也不够系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通常是宣传部的一人或者多人兼任,虽然有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政素质,然而受限于职能交叉与身兼多职的客观情况,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于舆情管理工作上。特别是基本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网评员队伍建设效果不佳,又进一步突出了人员工作乏力的现实困境。

(三)引导方式缺少改革创新

一直以来,各高校都表现出了治理网络舆情方式太过粗放的问题,特别是在面对学生所关注的,或者直接由学生参与其中的校园热点活动时,高校经常利用堵与封的做法解决已出现的舆情问题,这是引导方式缺少改革创新的突出表现。至于具体的缺少改革创新的表现,则可发生于前期预防与事件发生时的处置两个方面。在前期预防时,对于网络内容管理得不够全面,以及重点不够突出问题普遍存在,而舆情处理时,判断不准、上下欠缺沟通等问题则均值得关注。

四、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优化路径

(一)明确引导方式协同路径

为了解决上面所提及的不够重视网络舆情引导问题,建议高校教育者找准网络舆情引导目标,即从引导方式角度出发,进行恰当的路径选择,并做到下述多个路径的优化调整[3]。

1.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的强化

引导目标之中,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是首要一点,只有以之为基础才能将基本的舆论疏导工作做好。从教育主体而言,思政课教师有必要做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恰当的思政教育工作,用讲故事、举事例的办法与学生增进互动、凝聚共识,突破思政教育效果局限性。同时,辅导员或班导师应不断加强学习,主动强化思政教育素养,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形式,更具针对性地完成释疑解惑、疏解情绪工作。若从教育内容而言,教育工作者则有必要关注到新媒体传播特点,切实融教育目标于高校学生平时生活实践之中,引导大家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观点去评判网络舆情事件,借此提升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4]。

2.意识形态管理路径的完善

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应当成为找准网络舆情引导目标的又一关注点,即高校应当有意识加强高校学生行为意识方面的管理工作。具体言之,很多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牵涉进网络安全问题,这主要由于其所处社交网络存在一定信息泄露风险,以及本人盲目发表不实或不当言论风险。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安全教育,使之认识到网络社交环境的便利性与风险性共存特点,明确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注意在公共社交网络上保护个人信息,要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这样的目标引导做法,将有效防止学生本人或者其亲友受到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让其可以在相对安全的网络空间内学习与生活。

3.网络环境协调路径的构建

良好网络环境协调目标与网络舆情引导总体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为营造清朗网络,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建议高校应着力打造符合本校情况的校园全媒体宣传平台,同时注重发挥学校各网络平台舆论引导功能,做好网络环境协调路径的构建。高校应意识到加强官方平台建设的工作价值,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学生常用平台作为主体开展新媒体的矩阵构建工作,让网络空间变为高校思政教育引导载体,使广大师生增加接受宣传引导机会、拓展建言献策渠道。

(二)形成引导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需要专门的人才来做,因此,应考虑建设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具体工作可重点从下述两个角度开展:

1.基本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应以校内选拔与校外聘请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一支足够专业的基本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例如,高校应在校内选择那些政治表现好、业务水平高的优秀人才,使之成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骨干,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聘请政治素质过硬且具有专业特长表现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等负责指导、讲解及顾问等工作。

2.网评员队伍的建设

在基本网络舆情引导队伍构建前提下,高校可让那些对于网络语言比较熟悉、能够做好舆情引导,同时政治上坚定可靠的人员加入网评员队伍中来。这些人员可以是权威理论专家,可以是一线教育者,由其共同研究引导网络舆论的方法,并将方法付之于实践。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宣传工作队伍、思政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等的作用,多主体通力合作,共同监控网络舆情、做好舆情咨询,其中所涉及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在网络中发布正面信息、及时上报校内外网络媒体中同学校相关的重要内容,对师生意见和建议等给予及时回复反馈等。

(三)同步关注预防处置工作

前述思政教育、意识形态、网络环境等多条工作路径,使网络舆情引导效果改善具备了一定的方法基础,而从动态处理角度看,几条工作路径均应围绕预防与处置两个方面进一步着手完善优化。

1.多种路径下的预防机制完善

为了使预防机制不到位问题得到解决,首先,高校应当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与及时预测,利用舆情管理机构专项监测与高校有关的网络舆情,机构内各相关人员分别负责具体事项,使常规预测与网络监测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其次,高校应当在舆情监控时注意把握重点,在关注热点话题时把握住话题的内容指向,在关注网络论坛和各新闻门户网站的评论,或者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内容时,以监控主体的灵敏政治感知力与鉴别力,在海量信息中捕捉到有价值舆情信息。

2.多种路径下的处置机制优化

与预防机制同等重要的是处置机制,即为避免高校网络舆情的短时间内快速扩散,高校舆情引导机构需要注意到舆情和高校学生群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实,采取有效的疏导而非围堵做法加以处理。首先,高校应在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出现时,及时对事件的形成、发展走向加以正确判断,明确事件危机等级,及时应对或上报,尽量将影响降至最低。其次,高校应力争构建线下与线上联动机制,在网络舆情事件出现之后,成立专门的危机应对小组,使线上与线下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证应急预案能够以更高效率推进下去[5]。

结束语

高校出现的网络舆情,本质是对现实矛盾的反映,而随着高校建设发展工作的深化,出现了更多、更新的热点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表现出了较高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因学生思维的个性与多变,以及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引导队伍机构没有健全、引导方式缺少创新等方面因素所影响,网络舆情不良传播的风险增加。为此,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网络舆情引导路径不够清晰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当牢牢把握主导权,通过多种方式做好舆情正确引导,分别从工作目标、环境建设、参与主体、实施方法等角度着手,做好线上线下协力配合的管理和治理工作,以便不断提高学校公信力,打造更为清朗、和谐的高校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潘明雪,王江,朱长旭,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88-90.

[3]魏嵬,李林峰,孙雪松,等.大数据时代高校负面网络舆情演化机理及应对机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12):1-4.

[4]张潇匀.智媒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路径探颐[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3,33(3):50-52.

[5]李玲.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调查与优化路径: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6):238-239.

作者简介:缪向杰(1982— ),男,汉族,福建福安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研究员,本科。

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AS2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