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路径分析
2024-10-17叶春南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深厚的思想内涵,在高等院校的文化教育活动中,这一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个人品德,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提升教育的整体成效。当前,虽然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开始重视并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其育人体系,但在课程内容、教师团队、文化认同感,以及活动等多个领域,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价值,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就需通过完善教育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丰富课程内容、扩大文化传播等途径,创新高校的文化育人方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育人;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承载了数千年文明的宝库,显现了我们对于精神追求的崇高理念,记录了整个族群的历史脉络,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证明。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通过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融合进现代教学之中,以此来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还将为民族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文化育人的关联
(一)独特的育人功能
文化之于人,犹如灵魂之于身,以其独有的方式渗透人心,塑造精神风貌。文化传递的是一种道德理念,旨在通过其深远的影响,实现对人的内在提升和塑造。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实质上与文化的这一育人功能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高校努力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深邃的中华哲学思想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人生智慧的宏伟画卷。这种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指导人们如何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它所承载的历史底蕴和生命哲理,能够触动人心,唤醒内在力量,帮助形成完善的人格,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上引导出积极变化,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
1.文化传承功能
高校育人的核心使命,本质上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紧扣着文化的本质与根脉。在大学教育活动中,通过遵循既定的观念、标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有意义、有组织的引导和教学,体现了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尊重与延续,同时也映射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1]。这种教育方式在理念、功能和目标上与大学的文化教育任务呼应,不仅传承了中华文明的卓越传统,也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成长。
2.道德示范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价值导向,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高等教育机构在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精髓时,通过整合历史智慧与现代教育方法,构建了一个促进道德认知发展的平台。这种文化传递不仅限于书本知识,更体现在实践活动和社会互动中,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实践这些道德价值。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教导,体验到仁爱、正直、礼义等道德观念的现实意义。这种教育方式促使学生不只是在理论上认识道德,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如何应用这些道德原则,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高校文化育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学校在培育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体系,这一做法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跨越时空得以传承,其背后不单是因为文化本身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它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引领作用。面对时代的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其多维的功能与价值,成为许多高校在文化传承选择上的重要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覆盖哲学思想、语言文字、民俗习惯和道德理念等众多方面。这些文化资源能够协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逻辑思维、师生尊重、诚实守信等方面,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行为提供了指导。为了保持文化活力并增强其时代感,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适时的内容更新和意义重构,挖掘并强调那些能够反映现代社会价值的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指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还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不同历史阶段展现出独到的育人价值,为社会注入不竭的精神力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蕴,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思想与道德观念。这些文化元素在高校教育中,成为独特且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和方法论。这种文化传承不仅与高校的教育目标相契合,而且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丰富高校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独到的意义[2]。在大学的教育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显现和发挥,它不只是作为知识传递的内容,更是作为塑造人格、引导行为的重要工具。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提升了教育的实际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和人文关怀。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显示了其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历史价值
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对其过去的尊重,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深思熟虑。历史上,无数经验表明,文化认同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这个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活力。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坚定的文化认同感成为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互鉴的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对历史事件、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的深入理解与传承。这种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社会变迁和文化互动中逐渐演化、丰富和深化的。因此,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不断回顾历史、审视自我和展望未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可以将深植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观、生活智慧和精神追求传递给下一代,使其成为个体认同和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此外,教育还能够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和创新应用,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演化与创新,必须紧扣中国发展的真实情况,通过深入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结合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实践经验,展示其对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价值追求的不断传承。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诠释,而且是对这种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实际应用和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反映了中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成为道德观念和实践精神的集中展现。这种精神不断在历史的河流中积淀,成为当下社会的精神财富。例如,《大学》中关于明德、治国、家庭和个人修养的关系,强调了德性的社会价值;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非攻、老子的上善若水,都强调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体现了对社会的广泛关爱,呼吁人们将个人品德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强调反省与自我提升。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培育了勤劳、勇敢和脚踏实地的国民性格,在国家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展现了实践精神和理想追求,这些品质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激励着民族不断向前[3]。
三、中华优秀传统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效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含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价值理念,对于培养现代人的品德、智慧与审美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完善机制建构
高等院校应当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为确保这一教育领域能够持续而有创新性地发展,需建设完善的制度和机构保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高校需要构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文化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可以创建负责规划、组织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美育相关工作的部门或机构,以及制订文化教育的指导原则,确立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手段,这对于统一教育方向,保证文化教育工作的连续性与效果稳定至关重要。同时,高校应当完善文化教育活动的评估体系,定期检视文化活动的安排、成效,以及学生的反响,有效地识别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通过这样的顶层设计和机制构建,不仅能保障文化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能显著提升其实际效果,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提升育人水平
鉴于高校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短缺,高等教育机构正致力于跨学科合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为此,高校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旨在提升他们传授和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兴趣的能力。教师通过团队备课和结合最新社会趋势及学生兴趣的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高校建立了全面评估体系,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既促进其职业发展,也激励其在文化教育中作贡献。教育工作者通过定期自我反思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这一循环过程使得高校能更有效地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此外,高校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数字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丰富课堂建设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关键在于多样化和系统化构建课堂教学体系,其中包括基础知识课堂、文化深度课堂、亲身体验课堂等多个层面。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不同类型的课堂设置,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深入理解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显著提升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在基础知识课堂上,高校应当将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传统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相结合,精心挑选并融入经典的文化作品、历史思想,以及价值观念作为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深度课堂的构建,则可以通过设置选修课程或组织文化讲座来实现。高校可以主动与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及手工艺界的专业人士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他们到校分享知识和经验。例如,网络上广受好评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就是一门极佳的文化课程。该作品不仅深刻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且能够触动观众的心弦,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意义的探索和认同。利用这类作品作为教学案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理解能力。体验课堂则更注重于实践和感受。学校应该鼓励和组织学生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参观博物馆、学习传统艺术等形式,直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深入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方式远远超出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范畴。例如,实践教学可以包括组织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参加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体验,或是参与重现历史场景的戏剧表演。这些活动使学生能直观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实践教学同样需要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学习。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也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灵活和深入的方式探索历史和文化知识。高校可以与文化机构、博物馆等建立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体验。这种合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
(五)拓宽宣传渠道
通过创新和拓宽宣传渠道,高校能够更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美学理念以及伦理道德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依托网络技术,创建面向校园的传统文化数字平台,如在线博物馆、文化专题网站,以及社交媒体上的文化传播账号,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覆盖范围。这些平台能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如历史文献、艺术作品、传统音乐和舞蹈视频等,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地方节庆活动、传统艺术表演和文化遗址考察等,同时利用特殊节日或纪念日举办文化节、讲座和展览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它还具备了独到的教化功能。在当前和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这种文化的育人价值应当被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使之成为培养有道德、有智慧、有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马晓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深入推进高校文化育人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1):1-2.
[2]许嘉璐.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J].中国民族博览,2015(12):1.
[3]陈洁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学园,2024(1):4-6.
作者简介:叶春南(1993— ),男,汉族,福建泉州人,闽南理工学院,助教,本科。
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