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研究
2024-10-17石成飞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层面扮演着重要的育人角色,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是我们党培育新鲜血液的摇篮,作为推进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也发挥着劳动教育的育人属性。本文以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为主线,从学生劳动素养与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角度剖析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对当前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融合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素养;学生党支部;路径研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应当在大中小学范围内全面铺开。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我们党新鲜血液的储备力量和后备军,代表着当代大学生的青春缩影,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而言,将劳动教育融入青年成长成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党性学习中融入和强化劳动教育,有助于青年从历史脉络、时代改革和未来发展等维度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奋斗历程,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在参与劳动实践中感知敢为人先、勇担使命的时代精神,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较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一、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一)劳动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润滑剂”
劳动教育是以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素养认知,在这一认知活动中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实践,而实践恰好是联系理论的桥梁。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党支部建设有助于促进党的理论成果转至实践,高校学生党支部代表着学生群体中奋进的先进力量,通过劳动教育的引入,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意识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谛。除此之外,有关党史学习中的理论也提及劳动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对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角度发力,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与喜爱之情。由此可见,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劳动教育均同党支部建设的初心和使命相通,为理论联系实际起到了良好的承接作用,是名副其实的“润滑剂”。
(二)劳动价值是夯实支部战斗堡垒的“增效剂”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学校的各级层面。高校党建价值功能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党组织的政治性、党旗的感召性等方面,重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推动作用、凝聚力量作用等[3]。然而,劳动教育的融合夯实了党建工作的价值引领,其在学生思想、身心和行动等层面做出了要求,这些均指向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由此可见,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主体同劳动教育价值主体意蕴趋于一致,学生在参与党支部实践劳动过程中发觉、形成、积淀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价值观亦能进一步指导学生参与学生党支部实践与建设进程。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强化劳动教育,有利于夯实强化学生的主体价值观,有益于保持和发扬学生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劳动素养是协同支部培优铸魂的“催化剂”
职业院校的学生党支部,是我们党后备力量的培养摇篮,基层党组织中的学生党员代表着青年群体中优秀的新生代力量,这些青年代表不仅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道德意识,而且在各方面均具备良好的素养,其中就包括劳动与道德素养。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劳动恰好作为服务的媒介,是促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的应然之选。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所形成的劳动素养是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劳动素养同学生综合素养之间相辅相成。现实中,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在开展活动时也渗透着劳动元素与劳动文化,故提高学生劳动素养逐渐成为学生党支部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一大研究课题。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在学生党支部建设环节中发挥着培优铸魂的育人效能。
二、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一)学生支部劳动元素弱化,学生思想意愿较低
学生党建工作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劳动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与弱化,成为制约学生形成正确劳动思想层面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职业院校大学生大多为“00后”“05后”青年群体,学生成长环境处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和平年代,由于生活环境转变加之父母宠爱,很多学生对劳动认知片面且模糊,每每提及劳动,学生大多表现出不情愿、畏难等抵触情绪,面对此类情况,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未能结合劳动教育的优势,因而,加剧了学生对待劳动观念和态度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面对意识形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不良言论的出现也会导致学生对劳动思想形成错误认知,犬儒主义、虚无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思潮正影响着新一代青年思想,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等错误观点导致学生劳动意愿较低。除此之外,学生党支部忽视学生劳动思想与价值引领,导致部分学生在参与支部活动时表现出畏难情绪,归根结底是对学生劳动引导的不充分。
(二)支部劳动教育建设力度不足,体系保障有待完善
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滋养,学生党支部在实际运行中忽视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劳动元素占比不足。一方面,学生党支部在顶层设计时注重组织生活、理论制度学习,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锻炼设计不足,这导致学生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对组织生活的理解停留在理论与制度层面,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实践层面的践行,此外,学生党支部的实践层面对劳动的定位存在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在组织推优、选拔学生、考核评价的育人属性。另一方面,工作资源受限制约了支部活动的质量,学生党支部并未与学校劳动教育平台进行融合,未能充分利用劳动教育、校园文化等实践平台发挥其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
(三)劳动实践管理方式单一,考核评价机制薄弱
学生党支部的管理是高校制度管理的重要一环,制度管理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具体体现在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完善方面。一方面,学生党支部管理中对劳动实践的提及较少,主要涉及党员志愿服务和党员劳动岗,对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管理侧重于学生日常组织活动进程及对活动本身的复盘与改进,有关学生劳动过程中的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群体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考评机制不明晰也是制约劳动实践活动开展的症结,学生党支部缺少对学生参与党群劳动活动的评价机制,学生参与活动次数、程度未较好地与学生党支部的综合考评挂钩,从这一角度而言,打消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学生党支部劳动实践形式匮乏,创新思维导向不足
受到职业院校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偏向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对于劳动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团学和党建活动,然而当前大学生活动的实践形式较为单一,活动的创新程度不足。一方面,通过走访发现,在学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中,传统理论学习、实际走访调研、主题党日活动占据学生主要实践形式的前三名,学生在参与党支部实践中不能满足自身的素养提升需求,学生党支部实践形式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学生支部实践活动创新程度不足,尽管学生党支部活动尝试结合志愿服务、党日活动、主题教育等形式开展日常组织生活教育,但是对学生的专业领域、顶岗实习、热点话题社会实践等方式的涉及较少,未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创新驱动党建的价值意蕴。
三、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
(一)强化学生支部队伍建设,多举措夯实劳动成就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4]”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正是扮演了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的角色,只有把握好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的核心队伍建设,才有利于更好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从队伍建设角度而言,职业院校应强化学生支部审核、发展机制,严把队伍入口关,同时确保党支部带头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又红又专,从源头上保障学生党支部坚定的政治素养。其次,结合劳动思想制订学生党支部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计划,通过计划制订指导学生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为学生日常开展政治学习创造条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劳动教育核心要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夯实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学生劳动思想价值引领,利用好学生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和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学校劳动活动月、传统节日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二)完善支部体系顶层设计,多方联动推进劳动“生根”
学生党支部的顶层设计明确了职业院校党建工作的战略地位,发挥着学生群体和基层党组织联系纽带的核心作用。首先,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顶层设计应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突出劳动引领党建的红色属性,发扬党员干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素养,并以此设计理念为学生党支部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劳动实践的开展,帮助学生意识到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其次,构建新时代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架构模式,将传统学生党支部组织架构中机械化、模式化的部分调整重组,融入劳动属性,构建完善的“推优、选拔、培养”机制,保障学生党支部活动的高效开展。最后,在顶层设计的资源统筹层面,职业院校应注意将涉及育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整合,协同学校职能部门、兄弟院校、社会资源等,全力支持和保障学生参与党支部活动,确保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学以致用,实现育人成果的最大转化。
(三)落实制度管理劳动抓手,健全评价考评监督体系
制度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落实党支部各项建设,基于劳动教育的背景,学生党支部可通过制订制度政策、强化监督机制和健全评价体系综合提升。首先,学生党支部可结合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及学校实际情况,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作为党建工作常态化抓手,以劳促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党支部活动的热情。其次,学生党支部中可设置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对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参与支部实践等活动进行监督,除监管学生参与实践之外,监督管理小组还应对学生党支部展开常态化监测与管理。最后,学生党支部应重点健全考评评价体系,对学生参与党支部活动进行量化评估与综合考评,结合学生参与活动态度及意愿、参与活动次数和方式、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定期总结反馈,持续优化和完善学生党支部评价考评监督体系。
(四)支部活动融入学生社团,创新党员培养育人方式
职业院校应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探索支部活动融入学生社团,创新学生党员培养育人方式。首先,职业院校可结合社团特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如以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活动为载体,实现党性教育与实践学习的有机统一。其次,设置学生党员劳动岗位,一方面,党员劳动岗可以作为有效的平台,促进支部活动与学生社团的融合,并且提供了创新党员培养育人的机制。另一方面,党员劳动岗可以提供一种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党员更好地融入学生社团中,学生党员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群体的需求和问题,为学生党支部制订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计划提供参考。最后,以创新驱动策划“社团+党日”活动,促进学生社团与学生党支部的深度融合,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引导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等方式,加强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结束语
本文以劳动教育为出发点,探究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和劳动教育融合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联系,剖析了当前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融合建设的优化路径。劳动教育在创新同职业院校学生党、团日活动的协同发展的同时,应当紧紧围绕育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将党性教育同劳动素养整合,贯穿于学生党支部建设始终,帮助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劳动素养,通过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反哺职业院校党建工作育人成效,使二者之间不断正向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3]王云,丁元.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党建价值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3):106-108.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石成飞(1996— ),男,回族,安徽蚌埠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建重点课题“劳动教育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3DJKT04)阶段性成果;
2023年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培育计划项目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以劳育人:助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项目编号:X-2023-003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