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路径探析
2024-10-17吕淑珍
[摘 要]数字时代,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数字乡村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乡村地区正在逐渐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变化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也是对乡村文化的振兴。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承载着地域特色和历史记忆,不但与文化传承有着密切关联,还关系到乡村社会发展。本文首先阐释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概念,并探讨了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研究了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期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路径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概述
所谓乡村文化振兴,是指通过对乡村文化的传承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促进乡村现代化治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除了能够对乡村的文化软实力进行提升之外,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促进乡村的振兴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体现了当地人们的文化认同,其中包含了多种文化资源,例如,民间艺术和乡土民俗等,这些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当地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乡村社会的灵魂所在。进行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要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来实现对乡村记忆的挖掘,让其能够真正成为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助力[1]。乡村文化振兴所关注的是在传承的同时进行发展和创新,对于文化的挖掘是其中的重点,未来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缺乏创新的农耕文化不但缺乏竞争力,也会失去吸引力,所以必须有效整合和创新农耕文化,才能够确保其具备持久的生命力。通过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文化振兴不但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来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使乡村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城市与乡村的桥梁。
二、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乡土特色的弘扬有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文化的历史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多种富有特色的文化。可通过对乡土特色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来对农民的身份认同感进行增强,使得他们能够建立文化自信,这对于促进乡村文化的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当地人们构建出一个更为幸福的精神家园[2]。
其次,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在乡村精神中,乡村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建设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重要的价值引导。其中所具备的绿色生态思想推动了生活和生产的绿色化发展,促进了乡村的生态发展。与此同时,文化振兴也有利于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激发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他们的幸福感获得增强。
再次,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经济状况。在数字乡村建设当中,旅游业的发展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也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来进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服务业等,对当地人们的经济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助力当地人们的脱贫致富。
最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能够进行价值观和乡村精神的有效传承,并与现代文化中的要素相结合,实现乡土文化的有效发扬,为其提供新的时代内涵,在展现魅力的同时建立和谐的社会风气,推动农村社会的良好发展。
三、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联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乡村数字化平台中的数据包含了动画、视频、图片等,所呈现出的形式较为单一,且内容主要由学术团体等组织来进行编辑,很难与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无法与真实的生产生活和乡村文化融合在一起,缺乏来自乡村内部的声音,这种单一信息导致内容与乡村真实生活的隔阂,使得数字化平台无法反映农民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所以说,虽然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但如何让数字化平台真正能够扎根于乡村土壤,仍然需要去探索和解决[3]。
(二)缺乏技术标准
在进行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数字平台操作系统,且缺乏统一的格式和接口标准,导致多种问题的出现,对形成文化自信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虽然已经建立数字文化平台,并实现了纵向的覆盖,但所呈现出的数字转化效果仍然仅仅流于表面,并未实现更深层次的挖掘,导致人们对文化所形成的理解相对较为片面。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不但对信息流动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对文化内容的融合和共享形成了限制。接口和格式的不一致,以及不同操作系统之间难以兼容,使得跨区域的文化交流变得更为困难,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阻碍。这样的局面削弱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三)缺乏足够的数字传播影响力
在数字化平台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碎片化解读传播的情况,简单描述及缺乏计划性的转化和传播难以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不利于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另外,当前的数字信息传播主要采用的是单向tBb0cZKBDHucMUM523YNw4U8aknxk1LpW/R0g7T8C3A=传播的模式,缺乏与群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导致人们无法从中获得参与感和文化体验,影响了文化传播效果。因为缺乏足够的数字传播影响力,使得文化内容无法触及人心,增加了观众与内容之间的距离,单向传播模式的局限使得信息传递过程中缺少足够的交流和反馈,对人们的主动性形成了抑制作用[4]。
四、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路径
(一)完善资源供给结构
想要进一步实现乡村文化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以合理的数字文化资源供给为基础,目前的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的内容和资金结构都较为单一,存在匹配度不足、载体更新不够及时的情况,这必然会对乡村文化数字化转型带来阻碍。为了有效应对这种情况,可采取措施包括:首先,应该对数字文化相关的资金供给结构进行完善,将相关政策法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鼓励各方经济参与到平台建设当中,使得资金渠道更加丰富。其次,要对数字文化供给的载体和内容进行丰富,让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具体来看,一方面,应紧密结合乡村文化特色,呈现出一种差异性,使得项目体验内容能够变得更加丰富,不但能够对人文特色进行展现,也能够有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地与数字化企业进行合作,将更为先进的技术平台引入其中,将数字化平台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并更好地维护和利用设备,使得资源利用率获得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应注重云计算、多媒体、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人们呈现出更加生动的乡村文化,使得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感获得增强。第三,要对数字文化的整体服务模式进行改善,达到精确化供给的效果。具体包括信息决策供给、信息决策分析、需求信息收集等,对整体的服务质量进行提高,有效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除此之外,为了对数字化服务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也应该鼓励技术上的创新,对数字文化领域的科研项目给予更多支持,通过新应用和新技术的开发来对数字文化产品的互动性进行提高,让乡村文化能够更为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最后,从推广的角度上来看,应该重视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手段的使用,对数字文化的传播渠道进行拓展,提升其覆盖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互动体验和线上展览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提升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5]。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属于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建立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数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立,是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基础设施建立能够解决文化数字转化、优质文化融合等问题,目前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包括通信设备和网络平台等,所以整体的服务质量相对较差。从硬件设施的角度上来看,各个地区在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无法实现对平台信息的及时更新。从软件设施的角度上来看,关于文化服务信息建设存在着较高的重复度,缺乏差异性和个性化,无法对乡村的文化需求进行准确对接,管理模式较为粗放。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第一,应该重视数字文化信息平台的构建,如云平台、大数据、网络营销等,更为及时准确地更新乡村文化信息,真正下沉到乡镇地区,并引导乡村的数字文化发展,利用资源共享和凭条开放等方式来支持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建立新的态势和格局,加速数字文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第二,应该注重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升级,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来分析用户偏好,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6]。同时,也需要重视应用智能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发现更多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使得用户体验获得增强,这对于促进乡村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应该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长期的规划和投入,随着技术发展,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升级和维护,更好地满足发展需求。
(三)健康消费环境的构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乡村文化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但整体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所以需要重视整体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扩大文化产品的数量和丰富程度,为人们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这对于促进当地的文化建设和消费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重视当地数字游戏或者动漫等产品的创作,对乡村文化市场潜力进行挖掘。同时也要重视数字文化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对人们的认同感进行增强,为人们建立一个更为健康的消费环境。其次,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机制,专门负责打击侵权、假冒等行为,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市场秩序进行维护。同时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提升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引导他们选择更加优质且正版的产品。第三,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字人才是其中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对服务人员的线上线下数字文化服务水平进行提高。从当前来看,数字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对乡村文化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水平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意识,因此,应该重视培养数字人才,并对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和优化,培养出更多具备技术能力和文化水平的优秀人才。最后,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乡村文化振兴创建一个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除了鼓励大学生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外,还应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开设数字文化相关课程,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此外,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等方式,为乡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和文化消费能力[7]。
(四)建立多元治理机制
从当前来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所采用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社会辅助、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这几种模式,其中主要以政府引导模式为主,其他模式的应用相对较少,所以导致乡村数字文化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市场活力。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政府方面应该做好引导组织工作,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建立多元主体的机制,共同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将各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能够起到监管的效果。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应该更为积极地加入到数字乡村建设中,与各方共同进行数字文化产品的创建和开发,提升数字文化的购买力。作为乡村数字文化的受益方和使用者及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主体,农民应该积极地学习相关能力,并使用相关的平台来参与到数字文化建设中,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促进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和优化,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这样的多元治理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参与、相互协作的良好局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迈向更高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开辟了新的道路,不仅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还激发了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通过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展示,还能够对乡村故事的新媒体传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创新实践。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也增强了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必须坚守文化传承的根本,避免盲目追求技术而忽视了文化的本质。未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应不断探索与时代同步的表达方式,让乡村文化建设在数字化的翅膀下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魏冰青,屈昂,李爱芳,等.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4):183-187.
[2]亓建芸.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8):124-127.
[3]樊荣.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1):71-79.
[4]韩静雯.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探究[J].广东蚕业,2023,57(1):132-134.
[5]刘佳,王军.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1):1-5.
[6]刘冬霞.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探究[J].广东蚕业,2024,58(1):151-153.
[7]邹美凤,高云凤,马华,等.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农户创业吗?[J].中国软科学,2024(2):201-211.
作者简介:吕淑珍(1989— ),女,汉族,河南焦作人,黄河交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