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读教育:乡村“根师”培育的内涵与策略

2024-10-17叶妮蔡湘文郭磊

华章 2024年15期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及行动研究法分析了现代教育背景下文化与传承的关系。耕读文化传承千年,有重要意义,作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耕读教育对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都有重要作用。“根师”培育能激发教育人员的乡土情怀和家国情怀,促进耕读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发展耕读文化的要求。将耕读教育与“根师”培育结合是乡村教育人才保障的要求,为乡村建设和乡土文化传承提供多元支持。

[关键词]耕读文化;乡村教育;职业教育;实践教育;根师

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调,包含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并衍生出耕读文化与游牧文化。耕读文化强调自然与人文发展的关系,以“耕”为手段,“读”为追求[1]。2021年,教育部的文件强调发展耕读教育,《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育现代化,使耕读教育重回公众视野,创造了发展教育体系新模式的条件。随着城镇化加快和乡村空巢化,耕读教育的复兴不仅回应现代化需求,还展示了其在传承传统和推动进步之间的适应性。

一、耕读文化和乡村“根师”的核心内涵

耕读最初是将“耕”与“读”相结合的一种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逐渐演变为耕读教育,成为延续耕读文化的重要途径[2]。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传承乡土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机遇,更有利于培育乡村地区的师资。

(一)耕读文化的内涵特征

1.“耕”“读”释义

“耕”字,《说文》注为“犁也”,表示耕田或驱牛耕作,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之说,亦通“犁”,解释为田器。“耕人”指农民。《扬子法言·学行卷》以“耕”喻付出心力、做出思考,表示在某件事情上深度付出劳动或思考[3]。

“读”字,《说文》注为“籀书也”,即阅读方式,亦有“抽,读也”,表示理解和梳理文字信息。

耕读文化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君子应谋道不谋食,即满足生计亦有精神追求。孟子强调“耕”与“读”并重的生活方式及礼义孝悌的修身方式。

总之,耕读文化源于“耕读”文字,指边耕种边学习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进步,耕读文化强调耕与读并重,并融合礼义孝悌的修身方式。晋唐时期,文人雅客追求田园隐居生活,科举制度实施后,耕读文化融合农家生活与士大夫精神追求,形成“耕读传家”的家训。

2.耕读教育:耕读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几千年来,耕读文化逐渐成为治国、治家、治学的理念,并有“耕读千年”之说。它是中国传统家庭传承和弘扬“耕读教育”模式的体现,也是人们生活、学习的指导理念。自科举制度开始,富民阶层兴办学堂、书院,形成了民间教育热潮,使乡村文化教育逐步形成,“读可荣身,耕以致富;以耕养家,以读兴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为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农村兴办乡学,耕读并重的教育模式发展为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劳动制度,适应了时代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和生产模式。为提升教师力量,抽调师范院校教师组成耕读教育工作小组试点,推动“耕读教育”“耕读师范”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耕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人才和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是耕读文化的发展,是半耕半读生活方式的转化。在此过程中,“耕”与“读”并重,互相关联、推动,共同发展。这不仅是劳动与知识结合的生活方式,也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相互影响的学习模式。耕读教育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旨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健全人格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念,愿意反哺农村家乡的青年人才。

3.现代教育背景下的“耕读教育”

当代乡村在现代化冲击下,发展劣势显现,特色文化衰落,农村儿童难以获得优质教育。现代教育背景下,城镇教育转向西式,“半耕半读”模式消失,小农经济解体,学校教育重课本知识,忽视生活与精神。原先“耕”与“读”的关系疏离,农村教育人才流向城镇,乡村教育体系更加不完整。

1958年,为贯彻党的方针,一些乡村调整教育模式,推行“半工半读”的学校和工厂制度,提高了受教育程度,促进耕读教育的发展。各地纷纷兴办耕读学校,教育局也成立了耕读教育小组,抽调师范教师进行试点。

当代乡村教育相对城镇处于劣势,教育资源向生源好、升学率高的城镇倾斜,导致乡村教育发展滞后,适龄儿童难以获得优质教育,这改变了耕读中的“读”的性质。

(二)乡村“根师”的概念阐述

“根”指木株,也指事物的本源,如根源、根本。自古有“落叶归根”之说,所以“根”也指人出生的地方,进一步延伸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师”,在《说文解字》中意为民众,形容数量众多;在《周礼》中意为传授知识的人,延伸为德行高尚的圣人。综上,“师”含义丰富,可做量词表示众多,也特指军队编制,引申为“教师”指教育人才,与“儒”组“师儒”,特指乡村传道者,也表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

“根师”定义:深受耕读文化影响的教育者,既参与生产劳动又从事教育工作;受过高等教育、品格高尚,愿意回乡反哺农村、扎根乡村的教育人才。

二、耕读教育助力乡村“根师”培育的意义

耕读教育是传统乡村教育的初始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随着时代发展,耕读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也在不断丰富。作为情感、道德、劳动和审美教育的一种,耕读教育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一致。乡村振兴需要高素质人才,挖掘“耕”与“读”的核心,推动乡村教师培养,实现教育人才回归和反哺乡村。创新耕读教育模式,对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耕读观念传承至今,蕴含丰富的家国情怀与治家、治国理论,对于乡村振兴、乡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内外兼修、出世入世的重要准则,早在农耕时代耕读文化就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五千年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耕”是追求真理的前提条件,“读”是实现突破的重要方式。

(一)体现家国情怀与内外兼修的情感教育

当今大量优秀毕业生不愿去乡村,甚至出现“厌农”“弃农”情绪,乡土文化被取代,“耕读”魅力在消失。传承耕读文化,延续耕读教育所蕴含的乡村情怀,以及内外兼修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乡土情怀、家国情怀,将耕读教育与爱的教育相结合是乡村“根师”的关键所在。

(二)深化立德树人与勤俭治学的道德教育

当今的教育开始有功利化的趋势,在信息发达的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无时无刻不存在诱惑与挑战。这就迫切地需要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将耕读文化融入“根师”培育是把握育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德育理念。

(三)践行知行合一与艰苦奋斗的劳动教育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耕读教育作为最早的劳动教育是“根师”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耕读教育中的“劳教结合”观念融入“根师”培育是践行艰苦奋斗、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根师”培育的原则与策略

(一)乡村“根师”培育的原则

1.耕读教育核心原则

耕读教育是不断凝练绵延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办学智慧也是修身、治家的传世家训,还是“亦耕亦读、耕读并重、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情怀使命、价值追求、内外兼修、生命与人文艺术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牢牢把握住耕读教育的核心内涵,将耕读教育融入课程建设把握“以耕养家,以读兴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培养教育人才,将耕读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方案指导。多方面提供实训机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协调发展,做到知行合一,使知识水平与岗位实践、岗位需求相匹配。

2.“耕”“读”并进原则

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乡村建立乡村教育实践基地。尤其重视非物质文化涉及地区,利用多方资源统筹推进。将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相结合,将“耕”与“读”重新有机结合,耕读并重协调发展。根据学生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类型耕读实践基地,让学生回到家乡、回到自然。乡村教育要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将文化教育与乡村本土文化相结合,着重利用乡村本土文化提升农村学生的归属感,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豪感,促进文化进步与创新。

3.耕读教育新型课程开发原则

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将耕读教育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中华千年文化凝练出的耕读魅力。师生共同挖掘耕读教育深层含义,进一步思考耕读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以“自然、乡土、情怀、继承、创新”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将耕读与乡村教育相结合搭建校内乡村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乡村教育与乡村资源如何得到活的转化,科学利用乡土资源中所蕴含的耕读元素,加强学生对乡村社会文化的认同感。

4.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原则

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针对耕读教育的创新展开设置专门的教师培训方案,针对学生、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配备专门教师,科学配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搭建学校联合乡村的桥梁,培养能下得去的乡村教育人才,建立乡村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提升专业教师与耕读教育制度创新的契合度。

(二)乡村“根师”培育的策略

1.开展阶段性联合实践教育

构建以人民为本、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教育模式,结合学前教育特点,整合学校、园所、企业等社会资源,形成联合培养模式。第一阶段,学生了解专业特征及背景,将耕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到周边幼儿园见习;第二阶段,学生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部分技能,进行实践活动,理清理论与实践关系;第三阶段,学生深入理解专业课程理论与技能,进行岗位实习,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完成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设计开发“根师”教育课程

打造耕读教育课程资源,注重乡村、耕读与实践育人方式,深挖其核心内涵。利用耕读和乡土文化,构建实践育人模式,将智慧教学、信息化教学、美育、德育融入乡村教师的培养实践中。将耕读和乡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开设“根师”课程,结合周边农村的社会经济情况,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对接乡村教育,形成特色“根师”课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最终培养一批认同乡村教育和文化的教育人才。

3.建设“根师”培育实践基地

构建以耕读文化为核心的“根师”实践基地,配备专门的教材、教资。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开展多形式的“根师”实践活动,结合农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教育现状等现实因素,针对乡村教育发展及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现状,深化实践育人、产教融合的“根师”培育实践活动。针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拓宽内涵和外延,创新“根师”培育模式。

4.打造耕读教育校园文化

将耕读文化的核心内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耕读教育是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本意是农耕和读书也可以理解为物质需求与精神满足。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大师讲堂”“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从精神、物质、制度、个人的维度打造耕读教育实验平台,打造耕读学园;学园文化包含的是幼儿教育的理念及价值,孕育耕读学园对于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利用文化教育、耕读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坚持“耕以养身,读以明道”,注重文化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感受到耕读文化、非物质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榜样的作用,评选耕读实践优秀学员,激励学生从校园文化中体会“勤耕重读”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一批对乡村、乡村文化有归属感、认同感的乡村教育人才。

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和独特的耕读文化。教育贴近生活,使人更明白教育的内涵。然而,研究发现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文化特色正在消失,反映出乡村教育的困境和对模式的反思。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需要教育振兴,关键在于教育人才的培养。本文从耕读教育出发,分析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探讨“耕”与“读”并行的核心内涵,抓住耕读教育与乡村教师培养的关键,培养“下得去”、具有实践能力、适应乡村特点的教育人才。通过劳动教育、阶段教育、实践教育等方式,培育认同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的乡村教育人才,这是乡村“根师”培养的本义。

参考文献

[1]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叶妮.耕读教育与“耕师”培育的分析和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重庆科技职业学院,2023:3.

[3]林熙译,陪伴孩子成长的国学经典 论语 彩绘注音版[M].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叶妮(1994— ),女,汉族,重庆人,重庆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蔡湘文(1981— ),男,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文理学院关蓉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郭磊(1994— ),男,汉族,重庆人,重庆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乡村卓越根师泛实践育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SKGH6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