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探究

2024-10-17周丽梅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5期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坚持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等,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法去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英语。本文将从四个角度,即划分学生层次、设计分层目标、组织分层辅导、布置分层作业,阐述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周丽梅,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中学。

受成长环境、领悟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较大差距,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因为悖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动机、学习自信,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难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不利于培养出多元化、个性化的优秀人才。“双减”政策要求科学压减作业总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求学校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现减负提效。分层教学主要是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进行层次划分,并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布置作业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突出生生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需求,将科学地减缓教学坡度、摒弃“超标教学”行为。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减负提效,初中英语教师可设计分层教学活动,科学划分学生层次,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组织分层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使每一层学生都能在轻松的状态下主动学习英语。

一、构建学生分层,把握学情特点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划分不同层次,突出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由此调整具体的学习内容、任务、情境等,使得各层学生都能主动学习英语,使其能够顺利展开英语探究。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综合分析各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综合分析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各类因素、把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个性特长,科学划分学生层次,为后续的分层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本班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所显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学习特点等,笔者将本班学生划分成了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特点如下:

第一层次:

本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能够灵活、自由地跟上学习进度,且能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自主整合英语知识、预习新知或者是搜索英语学习资料,也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普遍具有学习自觉性、计划性与能动性。在各类英语考试、竞赛、作业等活动中,本层次学生的答题正确率比较高,所以普遍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效能与自信心,在英语课上主动回答问题、展示学习成果等学习表现也比较理想。针对本层次学生,教师在组织英语活动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等学习能力,还要提供给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与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思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

第二层次:

本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普遍能够跟上学习进度,但是学习自主性、探究能力,以及在各类英语测试中的答题正确率落后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本层次学生在学习中比较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但是因为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方法得当等原因,顺利打牢了英语学习基础,能够按照具体的学习计划背诵英语知识,只是在实际情境中对英语知识的应用、整合能力较差。本层次学生普遍能够独立完成各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针对本层次学生,教师除了要继续引导学生打牢学习基础之外,还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反思能力等,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使其能够逐步学会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学习英语。

第三层次:

本层次学生是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尚未打牢知识基础、普遍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在各类英语测试与评价中也难以达到班级平均水平,且错题较多的学生群体。本层次学生因为学习效益低下而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能,因为生生之间的差距过大普遍存在自卑、受挫等情绪,所以学习英语时积极性较差、主动性不足,oAGiyILF5ZaHNZ2q09+/URmAZ1NLCZYCPrzqMLIGHAw=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自暴自弃、机械应付的消极心态,需要教师应用积极心理学知识、赏识教育等使其重塑学习自信。

确定了学生的层次之后,初中英语教师便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发展需求去设计相应的分层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英语认知状态与学习能力,使其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各层次学生的英语认知状态、学习效益等是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所以为了更科学地落实分层教学实践,教师应及时更新各层学生的学情信息,还要灵活调整学生的层次,以便更精准地面向各层学生组织分层教学活动。

二、设计分层目标,体现生生差异

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组织分层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认知进步,使学生以异步发展的方式实现共同进步。其中,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具有指导与激励作用,应反映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之后所能达到的认知水平、知识掌握程度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分层结果科学设定分层教学目标,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支持各层次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策略等,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主动地学习英语。

例如,在“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单元教学中,笔者便根据本单元的语言知识与应用问题设计了分层教学目标,分别对应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层目标:

掌握get up、dress、get dressed、brush、tooth、shower、usually等单词的拼写、意思与用法;

能够理解并认读“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I usually...”“When do you go to work”“He has...”等句型的结构与意思;

能够模仿教材中的对话与短文等使用when与what tim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时间,学习时间的表达方式。

巩固层目标:

能够掌握并应用本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等知识描述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

能够主动地对他人的问话做出合适的回应,且能使用合适的英语句型询问他人的时间安排。

提升层目标:

灵活地使用英语描述学习、生活等时间安排与具体活动计划,并且学会使用英语设计和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上述几个教学目标虽然都围绕“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单元的词汇、词组与句型知识设定,但是在难度上不同,教师不仅要优化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还要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英语知识进行自主表达。因此,基础层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且是第三层次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巩固层目标则是面对第二层次、第一层次学生,第三层次学生可尝试在单元学习中进行英语交际、自主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层目标学生则主要是为了锻炼第一层学生的知识整合、语言运用能力所设计的,但是其余层次学生如果感兴趣或者有需求也可主动围绕相应目标去制定具体的英语学习计划,但是不强求。这样一来,便可为在英语课程中落实分层教学活动开个好头。教师应学会用差异性的眼光去观察各层次学生的英语认知行为与学习效果。

三、组织分层辅导,兼顾学生需求

分层目标的设计与划分学生层次都是在前期准备阶段进行的,要想真正落实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分层辅导活动,根据各层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与重点,促使各层次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具体来说,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分层辅导活动: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各层次学生的英语认知状态、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根据各层次学生所暴露出来的认知瓶颈与知识盲区等去设计分层辅导活动,有重点、有目的地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英语学习计划与策略,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其次,在课外通过面对面、线上答疑等方式组织分层辅导活动,促使各层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积累有效的英语学习经验。

例如,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单元教学中,学生需继续学习使用一般过去时去谈论假期生活,还要自主梳理、整合关于介绍人物名字、地域文化等的英语知识,使用英语谈论不同的度假方式。其中,针对第三层次学生,笔者则通过耐心讲解词汇、分析句型结构等方式去引导学生梳理语言知识,还会汇总常见动词的过去式形式、一般过去时的时态特点等语法知识,结合听力材料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其能够及时拓展语言知识,也能够用英语分享自己的度假方式。针对第二层次学生,笔者则会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去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其能够自主思考并探究单词、一般过去时、动词过去式等知识的用法,围绕假期生活进行自主表达。针对第一层次学生,笔者则增加了写作指导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利用单元知识进行日常交际,还可通过书面表达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通过分层辅导,各层次学生均可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拓展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初步形成良好的英语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则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了课外辅导活动,围绕第三层次学生难以掌握的时态知识、难以理解的句型结构等设计了分层辅导活动,还会面向第二层次、第一层次学生设计阅读和写作指导活动,通过课外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第三层次学生,笔者会设计更细致的分层辅导计划,待学生打牢了英语知识基础之后再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读写活动之中,通过长期辅导逐步缩小生生之间的差距,久而久之,便可促使学生增强英语学习自信,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设计分层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组织分层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要在课堂实践中科学划分学生层次、组织分层辅导活动,还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学习特点等布置分层英语作业,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且能够通过作业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关键能力。这与“双减”政策关于作业减负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设计分层作业,优化各层次学生的英语认知状态,科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其在分层作业活动中打牢英语知识基础。

首先,设计分层次的纸笔作业,使得各层次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优化学生的英语认知状态,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例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单元教学中,笔者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设计了分层书面作业。针对第三层次学生,笔者围绕频率副词的用法、本单元的单词与句型知识等设计了选择题、语法填空题、句子仿写题、语法改错题,以及一到两篇阅读理解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作业活动巩固所学知识;针对第二层次学生,笔者围绕运动频率、生活方式等主题在第一层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篇阅读理解题、小短文写作练习题,由此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针对第三层次学生,笔者增加了一到两篇阅读理解题,还添加了听力训练题,综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设计分层非纸笔作业,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推动其健康成长。依然以“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单元教学为例,笔者根据本班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设计了分层口语训练题。针对第三层次学生,笔者设计了“介绍你的运动频率与喜好特长”这一口语作业,学生需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运动频率、运动特长等;针对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学生,笔者设计了小组对话类口语交际作业,即学生需在小组内灵活地利用所学句型询问其他同学的运动频率、运动喜好、运动特长等,还要及时对其他同学的问话做出回应。另外,针对第三层次学生,笔者还专门设计了拓展作业,即学生需在现实生活中主动用英语宣传科学的运动方式,要主动记录、描述自己的运动频率与经历,由此综合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组织分层教学能够充分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引领全体学生成长与发展,将真正地促使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主动设计分层教学活动,要综合、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英语认知特点与学习能力,科学划分学生层次,据此设计分层目标、组织分层辅导、布置分层作业,使各层次学生均可积累有效的英语学习经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飞.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4(3):43-45.

[2]李菁.浅析“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7):82-83.

[3]陈云梅.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以仁爱版英语八上“What Mothers Saidto Eat”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2):63-65.

[4]周素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校园英语,2024(5):145-147.

[5]孙静齐.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校园英语,2024(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