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简析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方法
2024-10-17陈晶晶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设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评价体系,这不仅有利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进行概述,深入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中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课堂
作者简介:陈晶晶,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四小学。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还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提问作为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索。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借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需求。
一、“教—学—评”一体化概述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来说,它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系统和丰富,还能让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还要据此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同时还能在分析、合作和探索中对相应的知识点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为了加快教学进程,在教学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过于重视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观念陈旧,提问形式单一,缺少新意,使得提问缺乏效果。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自主学习意识薄弱,习惯性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缺乏独立性思维,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不能深入思考,甚至部分学生直接等待教师揭晓答案,没有进行自主思考,导致课堂提问无法发挥作用。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一)明确提问目的,优化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时,可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并由此来明确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比如,教师在开展读写教学活动时,可以在读前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然后将其与新知识进行关联,以此来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读中环节,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精读、略读等策略,使学生能够对文本内容和结构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在读后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主题开展相应的探究讨论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进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高。为了能够将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价值体现出来,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提问方式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比如,在学习动名词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详细讲授do与doing的差别,然后联系某种行为提出恰当的问题。例如,“Boys and girls.Now can you tell me,what is eat? And what is eating? ”“What is sleep? And what is sleeping? ”“What is read? And what is reading? ”“What is drink? And what is drinking? ”。对此类问题加以提问,使学生能够掌握动名词相关知识,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地引导,促使学生掌握动名词的用法。比如,在学习“How man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如此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提问。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说出“How many?”即可。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联想花园中有几种花朵,并尝试用英语表达出不同的数字;还可以让其用英语表达出花朵的颜色甚至是名称等,从而使其高阶思维得以良好发展,充分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的方式,提供学生思考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明白提问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问,使问题始终围绕知识重难点,明确提问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随机提问。有效的提问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设计教学方案,预设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问题。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提问,利用提问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是吸引学生注意的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尺度,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过困难,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开放性问题,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提出开放性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不仅仅是追求“正确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信表达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支持,以促进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讨论,优化学习体验。此外,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的方向,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发挥启发性问题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根据教学内容找到问题设计的方向,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课堂中融入趣味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如采用趣味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出问题,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突出提问的价值,利用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把握其中的本质内容。其次,教师要突出提问的层次性,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设计阶段性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知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设计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现阶梯性学习,逐步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三)设计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向
引导性问题通常起到指导学生思考和研究的作用,引导他们发现答案,这类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假设、独立思考,并寻找信息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同时引导性问题可以用于各种学科和主题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和培养其探索精神。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引导性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My school”这一单元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入主题“My School”,并呈现一些与学校相关的图片、资料或简短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带领学生了解有关学校的词汇和英语表达,如school、classroom、teacher、student、playground、library等。其次,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How do you think our school can become better?”,激发学生思考学校发展现状和可能的改进之处。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学校改进的想法,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鼓励学生写下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将思考结果用英语表达出来。通过此类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关于学校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How do you think our school can become better?”,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这个问题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境相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实际运用价值。
(四)设计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展开自主探究学习。一方面,趣味性提问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心情更加愉悦,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有趣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是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使其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此外,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评价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为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适当的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激励评价:第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激励评价的原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会表现不同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回答问题状态等,并给予态度积极的学生肯定,增强其学习信心。如在提出问题以后,某些学生总是能够积极举手回答,哪怕答案不正确,他们也有举手参与的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肯定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激励评价:“You are really wonderful”,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获得进步。将评价渗透到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五)明确问题类别,提高课堂提问价值
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动、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学知识的类别不同,所涉及的问题类别便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别,教师的提问方式必然要有所差异。有些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有些问题又是开放性的答案,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然后教师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主动思考。在明确了课堂的问题类别之后,就需要教师对课堂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课堂的各个环节,教师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My friends ”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照片,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特征,学习本单元的单词,如tall、strong、friendly等。接下来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或单词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教师要做好提示和引导。以上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课堂提问的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磊青.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研究[J].华夏教师,2023(8):79-81.
[2]徐大梅.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3(10):106-108.
[3]王慧.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分析[J].校园英语,2023(21):106-108.
[4]韩敏.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J].校园英语,2023(48):79-81.
[5]李飞.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研究[J].校园英语,2024(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