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2024-10-17谢燕青
摘 要:实践证明,将语篇分析融入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可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解决读写分离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以读促写、以读悟写等多种方式,发挥语篇分析在读写教学中的优势,帮助学生理清读与写的逻辑关系,增强学生的英语素养能力。另外,将语篇分析应用到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也符合新高考的趋势,研究价值较大。基于此,本文将对语篇分析、读后续写的概念进行解读,并提出目前读后续写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基于语篇分析视角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借此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关键词:读后续写;高中英语;语篇分析;教学路径
作者简介:谢燕青,北海市北海中学。
语篇分析比较重视宏观层面上对篇章的理解,希望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整体思路是借助语篇分析理论,帮助学生实现续写文本与原文的情节协同和逻辑协同,在此基础上,实现读写创新融合,提高读后续写教学质量。
一、相关概念解读
(一)语篇分析
目前国内对于“语篇分析”的定义还未统一,笔者比较赞同的一种说法是:语篇分析是一种高效的语言研究方法,通过对衔接、连贯、句子等内容的研究,可形成完整的分析平面。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侧重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借此保障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语篇分析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强化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读后续写
王初明教授认为,语言能力在互动的环境中很容易有所提升,协同是互动内在属性,而“续”是互动的源头。简单来说,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语言学习者可借助续写的训练方式,深刻掌握语言,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读后续写属于高考英语的写作题型,多以记叙文故事类文章为主,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发挥创新思维预测文章发展。目前,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受到关注,很多师生无法理解其本质,导致读后续写教学不理想。基于此,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可尝试渗透语篇分析理论,优化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效果。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注重结构而忽视内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保障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教师会更加重视分析文章结构,而忽视文章的衔接,这是造成教学效果偏颇的最直接原因。想要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高中英语教师需转变过去的读后续写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注重续写文本的内容、语言和逻辑与原文保持协同。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增强,学生的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和连贯,发挥语篇分析最大优势的同时,保障了学生优质的学习体验。
(二)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没有体现出来
读后续写对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要求极高,许多学生面对英语读后续写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陷入误区,单方面注重读或者写能力的培养,没有将读后续写的协同作用体现出来。正确的教学思路是在续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展合理的引导,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的叙事风格、人物心理情绪变化等,实现语言形式和语境的衔接,使续写文本无论是从语言风格,还是从内容方面来看,都与原文保持一致。并且在内容创作上,还要引导学生弘扬正能量。
基于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语篇分析理论,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章分析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掌握文本的内部逻辑和语言表达习惯,借此提升续写文本的连续性,科学规避续写文本内容突兀和风格怪异的问题。
三、基于语篇分析的读后续写教学设计
为研究语篇分析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将学生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法,在教授读后续写方法时,将教学重点放在词汇替换和升级上,同时注重学生对句子结构的学习。实验班的读后续写需要贯彻语篇分析理论,保障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主要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以读促写
读后续写对上下文的连贯性有较高的要求。为规避续写内容突兀的问题,需要实现上下文逻辑和语言风格的紧密衔接。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3“Sports and fitness”的教学中,该单元阅读文本主要介绍了两位运动员,这两位运动员不仅有着出色的体育成就,同时个人魅力也较强。整篇文章属于平缓的记叙文类型,主要是对两位运动员的传奇故事进行介绍,文本结构清晰。基于语篇分析教学理念,学生要深度理解该文章的语言逻辑结构,科学把握语言逻辑层次。英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大众传播媒介——杂志的风格和语言表达特点。例如文章中采用了“As a player...”“...As a coach...”“...As a person...”的排比结构,这种语言结构可以用较为精简的语言全面概括人物成就,并且还可以很大程度增加文章感染力,牢牢抓住读者眼球。文章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描绘性语言,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如“time seemed to stand still”等表达,可直接体现作者的写作情感。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杂志中人物介绍的语言表达习惯,在仿写此类文章时学生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总而言之,在基于语篇分析的读后续写教学中,为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明确分析文本特色,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整理归纳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读后续写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运用和迁移。
(二)以读悟写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英语句型,可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以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授学生如何赏析语言特色,并将文章中的语言特色延续到续写中,灵活运用英语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度理解文章的同时,挖掘文章重点句型,促进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4“History and traditions”Reading for Writing 板块的内容主题较为新颖,让学生“描述喜欢的地方”。为此,教学中,教师可以“Describe a place that you like”为话题,让学生进行读后续写练习。该文章的作者在描写时,从旅行者的角度对旅游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分享,分别从视、听、嗅不同的感官出发,对爱尔兰乡村的美景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整篇文章风格较为浪漫,弥漫着文化气息,可以给人较强代入感。为了让学生掌握此类文章的续写技巧,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将作者的描写技巧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以感官体验为主线介绍喜欢的地方,突出文章写作特点的同时,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开头句和结尾句进行品读,讨论描写一个地方时应该怎样以吸引读者眼球的方式开场才能引人入胜,以及如何结尾能够提高写作质量,从而实现读与写的结合,强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衔接手段等,引导学生科学构建文章框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读后续写训练,从而提升训练效果。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下,学生可以有效理清写作思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
(三)读写融合
读后续写要求包括内容、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三个方面,具体是指:1.文章续写的质量。需要保障续写文本的完整性,同时要确保续写文本与原文情境有一定的融洽度。2.续写文章的语法使用。续写文本要使用准确且清晰的语法结构,保障语言表达的恰当性和多样性,规避语法使用生硬和错误等问题,提高续写文本的质量。3.上下文的连贯性。为规避续写内容过于突兀,需要保证续写文本与原文的连贯性,保证续写文本与原文的逻辑和语言风格一致。
基于上述提到的读后续写要求,主要教学思路如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语篇分析,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精准提炼出其中的主题句,并对各段大意进行总结概括,从而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2“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语篇分析方法,实现以读悟写的教学目标。该语篇主题是人与自然,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为此在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主要介绍了珍稀野生动物藏羚羊的现状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文章作者在描述藏羚羊保护故事时,选择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解,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此外,文章结构完整,应用了一些高级而又优美的词汇,介绍了作者的所见、所闻。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该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有点接近于日志体文章。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侧重对日志体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逐渐掌握其语言特征,以提升学生的续写能力。本文共七个段落,各个段落之间衔接紧密,且文章层次分明,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掌握文章语句间的衔接关系,教师可在教学中可设置分析和推断等实践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分析结构,提炼段落主题,以较快的速度掌握作者的写作思维逻辑。“Wildlife protection”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表达了作者个人观点,同时也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学生在后续写作中可以借鉴此种技巧,提高写作质量。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多设置一些拓展性写作任务,发挥语篇分析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优势,实现阅读到写作的合理过渡。研究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技巧、阅读技巧可以得到较好提升,促进学生思辨能力、探究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可帮助学生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四)分析与讨论
通过了解发现,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静态语言输入无法适应动态语言输出的问题,无法实现续写中内容创造和语言模仿的有机结合,此种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读后续写教学效果。为了有效发挥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教师可基于语篇分析理论开展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叙事意象来确定文章主题、借助识别叙事文本的语言逻辑来明确写作风格,利用多场景转换丰富写作内容,借此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例如,在教学中,可围绕某一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问自答,找出文中的故事冲突、主要矛盾,从而打开学生的续写思路。综上可以看出,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得挖掘。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为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可将语篇分析理论合理应用到现实教学中,借此有效发挥出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读后续写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主位推进模式、衔接与连贯理论和叙事结构的有效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精讲续写语篇,以及强化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可实现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文博,董素珍.培养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外语教育,2024(1):79-86.
[2]张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探究[J].英语教师,2024(2):157-159.
[3]潘廷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教学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2):33-34.
[4]刘芹利.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多轮续写教学实践[J].英语学习,2023(12):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