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理念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

2024-10-17吴艳梅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5期

摘 要:为了切实践行“五育融合”理念,作业的教育功能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五育融合”理念为支点,分析“五育融合”理念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的内涵、特点以及设计原则;并且,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教材为例,在单元主题的指引下,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与“五育融合”理念二者之间的融合点,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以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育融合”理念;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

作者简介:吴艳梅(1988-),女,河南周口人,亳州市第三十一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研。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的现象,忽视作业量太大、作业设计方式单一等问题。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提升作业设计质量迫在眉睫。基于上述背景,笔者为学生专门设计英语实践类作业,并积极渗透“五育融合”理念,旨在通过设计多样化作业,切实达到提质减负增效的目标,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五育融合”理念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分析

英语实践类作业,是指运用英语完成一些实践任务,比如调查问卷、演讲汇报、社会实践等;其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涉及跨学科知识,也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展开互动和创新。“五育融合”理念下,实践类作业的模式、主题以及内容更加丰富,充分渗透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教育,弥补了以往作业中仅仅注重智育的不足,促进学科育人目标有效实现。

(二)特点分析

英语实践类作业,是指将单元知识作为整体,通过探究与拓展活动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往往具备整体性、联动性、拓展性的特点。首先,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实践类作业的主题往往以教材单元知识为主,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夯实;其次,联动性大部分围绕着学生既有经验与学科知识的联动、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动,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其他学科知识;再次,拓展性则着重体现在活动的形式和渠道上。传统的课内学习、英语测验以及简单对话已经不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以课后实践活动为载体,从个人独立完成向团队合作拓展,从家庭活动向社会活动拓展,丰富实践渠道。

二、“五育融合”理念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原则

(一)坚持统一人本理念与“五育融合”理念

人本理念强调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设计实践类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合理把握作业的强度、难度以及复杂程度;并且,教师应当从多样性入手,依托“五育融合”理念,推动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坚持统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反复机械性地执笔巩固练习基础知识,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作业的情绪。在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当坚持统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深入钻研教学素材,使英语教材知识与生活知识、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的行业发展需求对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文本内容,促进学生实现知能互换,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坚持统一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

静态思维通常是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为主,尤其体现在学生背诵单词、语法、课文的过程中;而以静态思维为依托设计的实践类作业,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听懂、会说、能读、敢写。动态思维则是在不同语境、环境、场景下随机应变产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实践类作业时可以加入更多灵活性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五育融合”理念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策略

(一)德育元素在实践类作业设计中的融入

德育理念除了需要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要体现于实践类作业设计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实践类作业设计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环境”“污染”“保护”的知识点;2.学生能够在分析教材中相关知识的同时,收集相关信息,运用英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类作业设计内容如下:学校征集日常生活中与环境污染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并举办主题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控”的英语演讲活动。学生需要完成如下作业:1.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社会实践的方式调查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选择其中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拍摄视频或者照片;2.采取问卷调查或者当面访谈的形式,调查并分析污染问题的成因;3.探究处理污染问题的具体方法,撰写英语报告;4.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以图片或者视频支撑PPT,运用英语进行演讲汇报。实践类作业的设计应当围绕教材单元内容,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契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及自主探究的机会,有效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目标。

(二)智育理念在实践类作业设计中的融入

实现智育目标是发挥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尤其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教师可以在实践类作业设计中增加学习工具的应用,帮助学生灵活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拓展性阅读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作业类型,而在拓展性阅读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性,则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课外阅读的主题、内容和核心思想,还需要明确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辅助学生完成课后阅读作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文本,然后依托思维导图理顺文本大意,比如可以按照故事六要素进行划分,自主学会并掌握大体量文本的阅读方式。借助思维导图,学生探寻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在复杂信息中提取重点;然后,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读后复述,梳理文本内容,内化语言学习目标。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实施逆向教学,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阅读学习之后,为学生制作不同故事的思维导图,展现故事的整体框架和中心思想。在这种框架的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能力、生活经验,完成对情节和细节的补充,将简单的思维导图转换成大篇幅的文章,从而实现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诸如此类的方式还有猜词游戏、场景对话匹配等,将英语学习转换成一种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利用课后的碎片化时间实现与文本的互动,使学生在每一次的实践活动中迸发新想法、拓展新思路、学习新技巧。

(三)体育理念在实践类作业设计中的融入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部分单元内容以“维持健康”为主题,可以作为实践类作业设计的载体。教师应当对作业文本进行语境化处理,主动融合课程内容与作业情境,并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中。例如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一单元具体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干净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及保持生活环境干净对于自身健康的价值。

首先,储备知识。研读单元知识,设定单元作业目标为:1.识别与熟记单元重点词块;2.学会使用单元词汇,并认识到运动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价值。前置作业需要利用总结词汇与知识点,使学生利用识别、总结及研究方法,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保证知识学习的连贯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前置作业,引导学生提前预习下一个单元知识。有关前置作业如下:首先,按照句意以及所给首字母提示,补全句中所缺的单词。

(1)Li Lei never drinks orange juice and n___do I.

(2)I h ____ bread and noodles,so I never eat them.

(3)W___ I'm playing the piano,my sister is listening to music.

(4)My book is on the desk.Please p ____ it to me.

(5)David always b____things from me,tbut he doesn't give them back on time.

其次,体验感知。学生每天都要在室内或者室外开展体育训练,然后详细记录训练情况,记录方法以表格、柱形图为主。在实践类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传授学生正确的运动技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运动方案,设置一段自定义时间,记录运动日记,并生成运动报告。

最后,互换知能。学生将储备知识与体验感知结合起来,记录运动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运用已学知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描述,完成自身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之间的互换。

(四)美育理念在实践类作业设计中的融入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及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将美育融入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初中生正处于审美标准初步形成的阶段,教师应利用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类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比如,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单词完成单词填空:

(1)Which class (win)the first prize in your school singing competition last week?

(2)Tom (leave)the house without saying a word yesterday.

(3)When I woke up this morning,I (realize)I was late for school.

(4)Lily was (make)her way to school when it began to rain.

(5)What (happen)to your brother?

这是一个关于天气主题的教学单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者自主绘画的方式主动开展学习活动。多数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对于画画非常热衷,在完成上述实践类作业中,学生可以利用绘画的方法识记词汇及词组,通过绘画促进审美能力的培养。此类英语实践类作业以美育作为导向,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美的美好向往。

(五)劳育理念在实践类作业设计中的融入

以劳动教育为出发点进行英语实践类作业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分析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动意识培养的具体需求,然后选择与之相关的英语知识点进行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劳动实践活动,打破英语学习与劳动教育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劳动意识、生活观念。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的教学为例,教材文本中介绍了“烤火鸡”的具体制作方法,并且借助“烤火鸡”使学生感受到感恩节的节日气氛;其中不仅渗透了关于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知识,也渗透了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内容,那么教师可以围绕着美食制作带领学生展开实践创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一道自己喜欢的美食,全程参与到食材准备、烹饪、料理、打扫等各个环节中,总结自己的体会、学到的技巧;然后,学生模仿教材中文本的描述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成一篇英语短文,独立完成美食制作、体验、品尝;最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借助校内的课后延时服务、文化交流活动等,呈现自己的作品,分享参与劳动过程的感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也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到劳动中,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然后教师可以向劳动精神层面拓展,实现从劳动实践到劳动意识的升华。

四、结语

“五育融合”理念下,教师应当仔细、深入地解读教材文本内容,将“五育”作为重要支点,才能基于单元整体有效设计英语实践类作业。在设计英语实践类作业时,除了需要增强作业的情境性、多样性及趣味性以外,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春吾.“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项目式作业设计路径:以初中英语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15-20.

[2]卞学华.“五育融合”理念下英语学科中的劳育渗透[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7):52-55.

[3]彭霜,严婷,熊英姿.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小小纹样设计师”之“情系湘疆”项目为例[J].湖南教育(D版),2021(8):27-28.

[4]李依婷,张娟.初中英语学业评价中进行五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2021(3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