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2024-10-17郭珍玲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5期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小班化教学就是基于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本文首先概述了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及其教学优势,之后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从多角度探讨了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初中英语;小组合作

作者简介:郭珍玲,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方式,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在小班化教学的英语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要点和重点,然后结合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特征多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夯实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及其教学优势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其是课堂教学人数少于正常授课人数的教学方式的统称。与一般课堂教学活动相比,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更具针对性、课堂教学更为高效等方面。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数量少于正常的授课人数,所以教师更易于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和参与情况。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表现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且这种教学指导和管理措施能够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其教学优势是传统大班授课所不具备的,其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

除此之外,小班化教学在教学质量方面也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学生学习质量较低的主要因素源自课堂教学活动方面。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加上学生自身学习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干扰,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和管控。小班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动态化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以及教学流程,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调整学生座位的顺序,以圆桌式、分桌式等形状进行座位排列,更好地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要点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双向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小班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都需要基于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综合分析和进行系统设计,以此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而言,在实际落实环节要注重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课前阶段明确要求,奠定基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小班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都属于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学生可能陷入无序化学习的状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质量。基于此,在小班化教学的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提前做好教学预设和规划工作,明确小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然后有序落实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

课中阶段细化活动,高效落实。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围绕基础的词汇、句型等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与应用平台,引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和表达,以此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课中阶段,教师还要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环节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以此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三,课后阶段注意总结,提高实效。课后阶段作为学习活动的收尾阶段,许多教师都会忽视这一阶段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教师在小班化教学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课后总结工作。在学生完成相应的小组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学科知识的同时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并借助有效的教学评价进一步驱动学生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三、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践策略

(一)设定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合作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目标的引领,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能够积极展开学习和互动,并在目标的引领下自觉规范课堂学习行为,以此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此,在小班化教学的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角度入手,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规划工作。

例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Looking different”Topic 2“What does she look like?”时,教师可围绕Kangkang和Michael的对话引入新课知识。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询问国籍以及描述人外貌特征的一般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颜色类词汇和描述外貌特征的其他表达方法,如“We have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We don't look the same.”。同时,还要学习以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用于询问颜色。基于对新课的知识内容梳理,结合上一节课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设定如下:第一,熟练掌握本课时所学表示颜色的单词,如color、black、blue、pink、purple等;第二,结合课本中的对话场景,能够应用所学颜色类词汇和上一节课所学表示外貌的词汇讨论人物的外貌特征;第三,熟练掌握由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并将其应用于人物外貌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之中。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围绕这些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话练习和课堂应用切实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夯实课内学习的基础。

(二)依托学情做好教学分层,保障合作学习顺利推进

在小班化的英语课堂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方面依托于教师的细致引导,从学生语言能力以及词汇和语法知识视角入手,做好教学组织和规划,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深入参与课堂学习互动,学生应在自主探究与互动的课堂逐步内化所学知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可切实保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存在差异,在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分层教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有所收获和提高。

仍以“What does she look like?”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习小组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层次化的教学流程,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搭建平台。例如,在对新课知识进行有效教学之后的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差异化特征的角度入手,预设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活动。首先,针对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重点掌握本课时的新词汇以及并列连词and和转折连词but的用法。在夯实词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他们熟读课本中的对话,具备选词填空、补全对话的能力。其次,针对学习基础较为扎实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注重对其应用迁徙能力的培养,要求他们能够从课本基础对话中延伸出不同语境下的对话场景,并熟练应用“What color is...?”“It's...”“Does he/she have...”等句式进行对话和交流,提高对人物外貌以及衣服颜色进行描述的能力,具备语言沟通和交流的素养。

(三)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综合了众多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这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要素。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并没有太多英语语言沟通和应用的机会,所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较少,这会加剧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而跨文化学习的课堂活动也无法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基于此,基于小班化教学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构建对话情境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课内教学的内容,便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以此进一步推动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The season and the weather”Topic 3“Let's celebrate”的内容主要围绕“节日庆祝”这一主题展开,课本内容融合了中西方不同的传统节日,如The Spring Festival、Christmas等。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在习俗以及庆祝方式方面有许多不同点。基于此,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视频,让学生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庆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使其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在跨文化学习的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意识、思维水平以及跨文化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在对话交流与表达中全面发展语言素养。教师还可以从文化自信等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看待当前洋节日盛行这一现象。在多样化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也有所提升。

(四)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融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保障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的评价和总结,在梳理与总结中进行查缺补漏,切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评价对学生合作学习的促进和导向作用,教师要在原有教学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有效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拓展评价内容。在以往的学习评价环节,教师大多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入手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过度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量,而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学习积极性并没有进行过多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学生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评价关注的重心转向学生的学习过程,结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此形成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协同统一的评价机制,为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和课堂学习质量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扩大评价主体。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成为各学科教学关注的重点。在小班化英语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学评价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课堂学习的评价活动,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和反思的学习方法,以期提升学生学习评价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组间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基于这种多个评价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将教学评价的覆盖范围延伸至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以期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四、结语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小班化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互动中,可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现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乐.“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听说课堂小班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2):78-80.

[2]曾银花.“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1):110-112.

[3]杨瑞瑞.合作共赢,谁与争锋: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4(8):116-118.

[4]吴国成.初中英语教学中互动学习方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研究[J].校园英语,2024(4):52-54.

[5]于菲.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初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188-190.